在我們的身邊,有一些人,他們在生活當中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表現,比如一定要在保溫杯里加枸杞、面色蒼白如林黛玉、雖然是包租婆卻活的像個黃臉婆、甚至總帶著一副黑眼圈,貌似永遠也睡不醒、還有人連過個馬路,也要跟紅燈比比誰臉紅、更有甚者寧愿喝比藥還難喝的“健康水”來炫耀自己活的精致。而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危險因素——胃病,而這種看似普通的胃病卻暗藏癌變風險。
專家告訴我們,我們國家每3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胃癌,是世界上胃癌死亡率的2倍,胃癌是所有腫瘤中僅次于肺癌的腫瘤。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不得當或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進一步發展成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如果這時候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或者調養,進一步發展出現胃黏膜的腸上皮化生,但它本身還是一個正常的組織;如果這時候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干預,沒有截斷,它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異型增生,這就是癌前病變;這時候不能阻斷其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胃癌了。
如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話會降低發生胃癌的風險,所以特別強調早期的干預,早期的診斷,早期的治療,同時要定期進行監測。
癌前疾病≠癌前病變。慢性萎縮性胃炎又叫癌前疾病,比如有息肉、腸胃炎、潰瘍病等都叫癌前疾病,有癌前疾病的人發生癌的幾率比一般情況要高。
脾虛
保胃防癌三大隱患
我們經常說的百病之源就是脾胃虛弱,著名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不分家,養好脾的同時也要養好胃。
脾胃虛弱的面部特征
面色黃、慘白無華,舌頭胖大,邊有齒痕
【脾虛的表現】
易疲勞,吃完飯就肚子脹,吃飯以后眼皮都睜不開,虧氣,站不起來,動一動都喘,很容易拉肚子。
【造成脾虛的原因】
平時飲食不注意,想得太多(過思傷脾),情緒激動,吃的藥物,居住的環境過于潮濕。
脾主升,胃主降,只有脾胃協調好,人體才在一個正常的狀態。如各種原因造成的脾胃的損傷,就會出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胃也需要靠脾胃化生的氣血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功能狀態。
隨著年齡的增大都會有一些脾虛的情況,而且胃癌的發病也隨著年齡上升,適當的健脾有好處。
【材料】
薏米30克:健脾化濕,防癌抗癌
鐵棍山藥30克:健脾補腎
陳皮10克:化濕,消食理氣
【制作方法】薏米、陳皮用水浸泡,薏米浸泡久一點,充分浸透后再煮,陳皮連著浸泡的水一起煮,山藥可以用鮮山藥,再根據具體情況加點粳米熬粥即可。
【功效】補益脾氣。
【專家提示】不同的炮制方法藥用是有所區別的,炒薏米重在健脾,補脾氣,生薏米重在祛濕。
毒
保胃防癌三大隱患
毒往往在脾虛的基礎上出現,而這恰恰是一個病理產物,能造成胃的損傷。醫學上對毒有一個廣義的概念,只要產生的對人體無益的有害的東西都叫毒。
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把有用的東西吸收,沒用的東西排出去。脾還運化水濕,脾胃受損后,水濕代謝異常,水變成濕,濕有黏糊,黏滯不動的特點,濕寸體內日久就會成熱,濕和熱結合在一塊兒就是濕熱,濕熱不去除就會化熱,變成熱毒,濕、熱都是毒。
外濕可以侵襲機體,幽門螺桿菌在中醫里就是一種濕熱之毒,幽門螺桿菌是從外侵襲的,屬于外毒,外毒侵襲的前提是脾胃虛弱,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把幽門螺桿菌定位一類的致癌因子。
體內有毒的面部特征
臉上油膩,長疙瘩,黃膩苔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為名貴中草藥,主要生長于我國云南、廣東等地,性甘淡涼,是臨床上常用的藥,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作用就是清熱解毒,也有一定的助消化的作用。
苦參
苦參是清熱燥濕的藥物,還有殺蟲,抗腫瘤的作用,“濕聚則生蟲”,當臉上長疙瘩看皮膚科的時候經常會用,外用內用的效果都很好,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方法。苦參入胃經、大腸經,在預防胃癌的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藥材】白花蛇舌草20克、苦參10克
【制作方法】兩種藥材一起泡水或煮水都可以,適當加一點糖也沒有問題。
【功效】清熱燥濕,祛瘀解毒。
【溫馨提示】以上的克數是每人每天的量。
注意:藥物服用謹遵醫囑!
瘀
保胃防癌三大隱患
當血行慢,不流暢的時候叫瘀滯,當它停下來的時候就成了瘀血,離經之血也叫瘀血,中醫講久病入絡,疾病久了都會產生瘀血。脾虛則氣滯,
體內有瘀的面部特征
臉色發暗發黑,嘴唇青紫,舌頭青紫
【體內有瘀的典型癥狀】
胃疼一般是晚上疼痛,而且是針扎樣的刺痛,疼痛位置是固定的,肌膚甲錯,皮膚跟魚鱗似的,舌頭不單是舌上發暗,而且還有一點點的斑,設下靜脈又粗又大還彎曲狀,身體發緊,渾身疼。
【藥材】
三七粉3克:活血化瘀
當歸5克:補血
【制作方法】當歸泡1.5小時,浸泡過的水也留著,煮水后用三七粉把它沖在湯里,先用少量的水把三七粉調成糊狀,再和到當歸煎出來的湯里。
專家告訴我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情緒不好的時候第一損傷的就是脾胃,情緒的調理對保護脾胃很重要。
專家出診信息
張聲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
周二下午專家門診
周三下午特需門診
備注: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