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腫脹、活動受限和畸形等,較常累及腰椎、手指間關節以及下肢負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等,臨床上以膝關節發病率最高。
50歲以上的人,約50%的人發生了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35%的人出現了臨床癥狀,如膝關節疼痛、髖關節疼痛等。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了軟骨磨損,這和體重過重、關節畸形、不當運動等都相關。
關節與關節之間的軟骨對人體關節來說至關重要。正常人的關節軟骨為2mm左右,它存在于兩個骨面,非常光滑,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如果沒有了這個軟骨,人就不能運動,形同“癱瘓”。小孩子的軟骨水分較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水分會慢慢減少,加劇磨損,很多骨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就是因為軟骨組織的減少,這也增加了致殘的風險。
如何延緩骨關節炎的發生?當你的膝關節冷颼颼、或者出現疼痛的時候,應適當減少爬山、爬樓梯等易損傷膝關節軟骨的運動,可以做些增強腿部肌肉的運動,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另外,關節對溫度很敏感,所以平時要做好關節的保暖工作。此外,還要適當補充營養,延緩退化。
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聯合應用2年以上具有顯著改善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結構的效果,可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氨糖是內源性關節軟骨營養物質的替代物,是用來構建軟骨支架的,就像是房子的框架結構。它能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膠原纖維和蛋白多糖,補充軟骨基質,修復受損軟骨。食物中很難攝取到氨糖,最簡單的是口服專業的氨糖營養素補充劑。人體內的氨糖從30歲開始就會逐年減少,45歲以后體內氨糖的含量僅為18歲的18%。所以,在關節軟骨形態完整時,科學補充氨糖十分必要。一般40歲以后開始吃效果是最好的。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有關節運動損傷和有骨關節炎的成年人,每天氨糖補充應達到1500mg。
軟骨素是人體結締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優先進入軟骨組織,還能刺激軟骨細胞形成新的軟骨組織,起到修復損傷軟骨的作用。研究證明,如果將氨糖與硫酸軟骨素聯合使用,對預防軟骨磨損、延緩軟骨退變、促進損傷修復的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