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一開始,主持人拿出了一張曲線圖,這是某一年因胸痛呼叫急救車的數據圖,我們可以看到冬季是最高的,6月和9月是最低的,可是7、8這兩個月反而呈低谷上揚的趨勢。胸痛中最可怕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疾病,就是急性心梗。究竟夏季心梗為何高發?里面存在著哪些誤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陳主任告訴我們,導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血流供需失衡了,那么,什么時候會導致供需失衡呢?
一種是冠狀動脈堵塞了,影響到供血;另一種情況是,冠狀動脈沒有問題,其他原因引起的供血失衡,比如嚴重貧血的時候,雖然冠狀動脈沒有狹窄,但是血色素減少了,承載不了很多的營養,當心臟需要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供血的時候也供應不了。
在正常情況下,心臟的工作負擔加重,供血馬上也會增加;當心臟出現問題的時候,供血能力不足,不能馬上增加供血,身體就容易出現問題。夏季誘發心梗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病例:一個70多歲的老爺子,在夏天的下午,四五點去買菜,回來感覺特別熱,就吃了三個冰鎮的桃子,沒有洗直接剝皮吃了,不一會開始鬧肚子,就吃了胃腸炎的藥,兩小時后出現拉肚子、惡心、嘔吐,感覺沒勁、口干、冒冷汗的情況,去醫院發現是急性心梗。
專家告訴我們,冰鎮的桃子本身不會引起心梗,老爺子的急性心梗是因為他本身有三高等基礎病,加上沒有洗干凈就吃了桃子,一下子引發急性胃腸炎,誘發了急性心梗。
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在夏季一定要注意胃腸疾病的發生。有時候老年人的心梗也會表現為一些消化道的癥狀:惡心、嘔吐、腹瀉等。
腹痛、腹瀉使胃腸道和全身對血流的需求增加,也增加了心臟的工作負擔,對原有冠心病的患者,腹瀉就成了導致心臟血流供需失衡的原因。
腹瀉還可導致體液丟失,大量電解質失衡,容易導致低血鉀,誘發心律失常,比如心動過速,患者可能會出現心慌、胸悶癥狀。嚴重心律失常可導致低血壓、意識喪失,甚至猝死。心律失常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急性心梗。
夏季瓜果很多 如何正確清洗,避免胃腸疾病呢?
用鹽水、小蘇打或者淘米水清洗都是可以的,只要把水果上面的臟東西洗干凈就好,但是要注意濃度不要過高,浸泡時間也不要過長,最后一定要用清水沖洗干凈。
夏季飲食建議:
①冰箱里的水果過涼,會刺激胃腸,不宜直接食用,放置一段時候再吃。
②食物超過保質期不要食用。
③飲食要有規律。
病例:一位體型偏胖的阿姨,有糖尿病,平常不愛動,大熱天的時候基本一天到晚開著空調,某次外出,在外面又熱又擠又渴,回來發現沒有關空調,覺得不夠涼,又把溫度調低了幾度,不久之后,出現胸悶胸疼、大汗,昏迷,家人急忙送往醫院,發現是急性心梗。
專家告訴我們,這位患者在外面的時候又熱又擠又渴,和她平時的空調環境不一樣,心臟負擔已經加重了,勉強保持在平衡狀態,一回到冷的環境里,無異于雪上加霜,導致了冠脈痙攣,斑塊破裂,造成血栓堵塞冠狀動脈,形成心肌梗死。
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室內室外的溫差過大。室內室外溫差過大會導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全身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引起心肌缺血、血管內斑塊變得不穩定,這種反復的忽熱忽冷的環境變化,可能導致冠狀動脈內已形成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誘發心肌梗死。
很多老年人會把中暑和心絞痛的感覺弄混,從而耽誤了就診時間,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專家告訴我們,心絞痛不是一般意義上理解的疼痛,典型的心絞痛是一種憋悶感、緊縮感、壓榨感,并不一定是很痛的感覺。
陳主任提示我們中暑和心絞痛的區別在于:引起胸悶誘因不同;胸悶緩解方式不同。
中暑的誘因是長期在高溫高濕環境中,當然高溫高濕也可能引起心梗,但是心梗的發生不一定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
心梗主要癥狀:胸部出現憋悶感,緊縮感,一般不會有頭暈、惡心、發熱的癥狀。
中暑的主要癥狀:頭暈、頭疼、口渴甚至發熱、抽搐。采取適當降溫措施可緩解中暑癥狀,但是無法緩解心梗癥狀。
如果是心絞痛,可以含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緩解心絞痛的;如果無效,則說明不是心絞痛,或硝酸甘油失效。
硝酸甘油使用的注意事項如下:
①盡快含服。如果喝水吞服會使藥物被肝臟降解,有效成分大打折扣。
②連續含服不超過2片:正確的做法是舌下含服,兩三分鐘即可起效,隔5分鐘可再含服1片,如果連服2片仍不見效,不能繼續服用,應立即就醫或呼叫急救車。
③極個別人服用硝酸甘油會出現頭疼的現象,但很快會緩解,所以不要有顧慮。
④不能與萬艾可,也叫西地那非合用,可導致頑固性低血壓。另外,青光眼,特別是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要慎用。
硝酸甘油保存不當會失效,日常保存要注意這幾點: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下心肺復蘇,在危險發生時,贏得搶救時間。點擊下方視頻,跟著專家一起學習心肺復蘇。
專家出診信息
陳 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
周二下午和周三上午 特需門診
備注: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