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行善的格言
本文轉載勵志網
1、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禮記》
2、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已,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3、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明)朱熹《近思錄》
4、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積眾善,而鳳皇圣人皆來至矣。——《呂氏春秋》
5、崇其美,揚其善,違其惡,隱其敗,言其所長,不稱其所短。——《荀子》
6、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書》
7、為善不直,必終其曲;為丑不釋,必終其惡。——《說苑》
8、為善者賞之,為不善者罰之。——《墨子》
9、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禮記》
10、國君諸侯之不可以不執善承嗣輔佐也。——《墨子》
11、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2、為人父母;善因望報,回頭但看爾兒孫。——(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13、一日行善,天下歸仁;終朝為惡,四海傾覆。——(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4、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荀子》
15、仁人事上竭忠,事親務孝,得善則美,有過則諫,此為人臣之道也。——《墨子》
16、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孟子》
17、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
18、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說苑》
19、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next88)。——(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20、內外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左傳》
21、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22、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明)朱柏廬《朱子家訓》
23、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24、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
25、樂與人善,即只字片語,皆為良藥。——(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26、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易經》
27、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若小人之自新。——(明)洪應明《菜根譚》
28、為善者天報以德,為不善者天報以禍。——《說苑》
29、觀其行,順天之意,謂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謂之不善意行。——《墨子》
30、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明)洪應明《菜根譚》
31、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
32、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33、大以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為善者勸,為暴者沮。——《墨子》
34、夫帝者,為善為惡,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35、為善者得道,為惡者失道。——《說苑》
36、善人賞而暴人罰,則國必治。——《墨子》
3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8、見人不是,諸惡之根;見己不是,萬善之門。——(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39、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明)《增廣賢文》
40、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41、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呂氏春秋》
42、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
43、聞一善言,見一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
44、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明)洪應明《菜根譚》
4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易經》
46、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47、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48、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49、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
50、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荀子》
51、善人未能急親,不宜預揚,恐來讒譖之奸。——(明)洪應明《菜根譚》
52、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惡。——(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53、故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后惡。——(明)朱熹《近思錄》
54、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尚書》
55、君子服善則益恭,細人服善則益倨。——《說苑》
56、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污漫淫邪貪利之行也。——《荀子》
57、言人之善,澤于膏沐;言人之惡,痛于矛戟。——《說苑》
58、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59、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墨子》
60、為惡畏人知,惡中尚有轉念;為善欲人知,善處即是惡根。——(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61、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春秋》
62、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明)《增廣賢文》
63、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64、幼時不擇善人教之,使至于為逆。——(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65、孝莫辭勞,轉眼便善體黎庶情,此謂民之父母。——(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66、談人之善,澤于膏沐;暴人之惡,痛于戈矛。——(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67、心本善,發于思慮則有善有不善。——(明)朱熹《近思錄》
68、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說苑》
6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70、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經》
71、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尚書》
72、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
73、吾聞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妖者禍之先者也,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呂氏春秋》
7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
75、賞善罰惡使不至天亂,斯可謂之君矣。——(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76、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禮記》
77、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78、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
79、以作善降祥為受用,以樂天知命為依歸。——(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80、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譽。——《荀子》
81、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明)洪應明《菜根譚》
82、言善毋及身,言惡毋及人。——《說苑》
83、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經》
84、既知恥惡,則善心將生。——(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85、性待漸于教訓而后能為善。善,教訓之所然也。——《呂氏春秋》
86、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明)洪應明《菜根譚》
87、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書》
88、遷善改過,其象為益,得力在一悔字。——(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8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90、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禮記》
91、善教子孫,后嗣昌大,是取決于人。——(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92、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荀子》
93、觀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純謹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榮矣,所謂吉人也。——《呂氏春秋》
TAG標簽:
本文轉載勵志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行善”格言320句
勸人行善名言警句
格言聯璧 清金蘭生撰
格言聯璧 | 清金蘭生撰
《易經》——中國文化的源頭智慧:雜篇(下)
博文:格言聯璧之(一至十)[清]金蘭生先生編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威信县| 页游| 宣化县| 郯城县| 武夷山市| 景德镇市| 广南县| 广灵县| 长葛市| 郑州市| 连山| 理塘县| 句容市| 仙桃市| 称多县| 长治县| 阿荣旗| 莲花县| 高青县| 宜昌市| 宜兰县| 桂平市| 道真| 淮滨县| 北流市| 邓州市| 余干县| 芜湖县| 沙雅县| 承德县| 武强县| 皮山县| 广河县| 民县| 揭东县| 太康县| 准格尔旗| 克什克腾旗| 五家渠市|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