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交流會上,我說:高血壓其實就是血被凍住了!解凍血壓就正常!卻被同行嘲笑,后來我明白:當利益的開始,慢性病就再無康復可能!
我時常去參加一些中醫內部交流會,不僅僅是為了開拓眼界,更是希望自己的醫術更上一層樓。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講座,就是創辦人希望我們醫者拿出最驕傲的方子,一起分享,最后評選出前三名!
那次,我拿出了高血壓的方子,因為我覺得現在的醫者面對高血壓時,總是讓患者服用降壓藥,這種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只是錢花了,病痛卻絲毫沒減!還不如吃幾劑中藥解決呢!
這時就有很多的醫者對我說:你別犯傻了,拿這張方子上臺就是挨罵,我勸你趁早換一張吧。
我聽到他們說的話,一頭霧水,這怎么會被罵呢?我這是拿出自己誠心誠意的東西分享,為何會被罵?
于是我便沒有理會他們說的,反倒是接著拿著這張方子上臺去說。我說:高血壓其實不用降壓藥維持,因為這就是血被凍住了,解凍,血壓就正常了……
這時臺下的同行哄堂大笑,仿佛用看傻子的眼神盯著我。期間還聽見他們稀稀疏疏的說:不用維持的藥,我咋買房買車?他是真蠢還是假蠢?不維持,拿來的利益可以源源不斷……
后來我才明白,當初嘲笑我的同行是為何?
降壓藥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可是有患者的地方就會有利益!因為經過一些宣傳,所以人們有了高血壓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降壓藥。
而降壓藥真的有效嗎?其實這不過就是擴張血管壁的一種東西而已,長期的服用,血管壁早就被擴張到很大,這就和皮筋一樣,皮筋失去了彈性,怎么也不會有松緊的感覺。
所以降壓藥自然越吃越沒用,只是錢砸進去的多了些罷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患者,越服用降壓藥,越沒有效果的原因了。
隨便說一位患者吧。
他高血壓8年了,起初高壓僅僅145,總是不降,于是便開始吃降壓藥來控制自己的血壓,而且也會吃一些對身體好的瓜果蔬菜,起初血壓還能控制住,可是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便都不起作用,而且一旦停藥,血壓就會立馬上升。
除此總是精神不好,大便溏、夜尿多,怕冷,尤其是到晚上,就容易四肢發涼,而頭腦眩暈的現象也會加重。
刻診,舌質淡,舌苔薄白而滑。脈象沉細。了解到情況后,便給他開方:麻黃、附子、細辛、山楂、牛膝、葛根
結果,他服藥3劑之后,肢體暖和,畏寒減輕,精神振作,食欲增加。高壓150,低壓90。接著服用15劑,血壓正常,眩暈等一系列不適感完全消失。而且,隨訪1年,未曾復發。
這究竟是為何?
說簡單點,高血壓就是血被凍住了,上面的血下不來,下面的血上不去,于是血壓才會高。
而我們的血液也是需要溫度的滋養,才能夠流通,這就像是一條河流一樣,冬天溫度低,那么河水就會被凍?。欢奶鞙囟雀撸铀蜁鲃?,是同樣的道理。
體內的溫度,其實就是陽氣!陽氣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團陽氣。因此說,陽氣對于我們非常重要,養生要養陽,治病也要養陽。
沒有了陽氣,溫度自然就低了,體內的血液自然也就出現問題了。而'血遇寒則凝’,這時血液輸送就出現問題了,那怎么辦呢?
血肯定就要加把勁兒地往前涌啊,這樣才能保證全身的血液流通,對不對?可這樣一來,血管壁就承受了較大的力道,就像是水管的水水速過快,水壓也就較高。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高血壓!
而他脈沉細、舌質淡,苔薄白而滑,夜尿多、大便溏,渾身乏力畏寒。這是典型的陽虛。陽氣虧虛,脈道不充,所以脈沉細。陽氣不能養舌,所以舌淡。陽氣不能運化水濕,所以舌苔滑。
腎陽不足,膀胱開闔失當,水液不得輸布而直驅于下,于是夜尿多。脾陽虧虛,運化失常,后門關不住,所以便溏。陽虛,身體熱量就少,所以他畏寒怕冷。
由此都可以看出他陽虛的表現,所以,這就需要將陽氣補足。寒邪沒了,血解凍了,血液運行通暢了,那么血壓,自然就恢復正常。
而這幅方子中:
1. 補充陽氣——麻黃、附子、細辛
麻黃可以散外寒。附子可以溫真陽。細辛既可以輔助麻黃解表散寒,又能輔助附子溫固腎陽。
如此一來,陽氣得到補充,體內血液有了溫度,自然就解凍了。就不需要費力的沖出血管壁了。
2. 行氣活血——山楂、牛膝、葛根
山楂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牛膝引血下行,讓血壓降低。
葛根擴管,讓血管的血液流通正常,可以理解為天然的降壓藥!
盡管這幅方子藥少,但卻能真真實實的擊退病根,病根沒了,那還怕血壓會復發嗎?
我時常在感嘆,這些年來,醫者究竟怎么了?怎么都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明明一個小問題,非要搞得復雜化,難道沒有降壓藥以前,這個病就治不了了嗎?
行醫這么多年,雖然很窮,但是我覺得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有功德才能夠流傳!我常常再說:當利益的開始,慢性病就再無康復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