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病癥名稱之對照
(1)潰瘍病——胃瘍、胃脘痛
(2)胃炎——胃脘痛、痞滿、納呆、食心痛
(3)慢性胃炎——胃脘痛、痞滿、納呆、飲心痛
(4)小腸功能亢進或十二指腸炎——積心痛、熱實結胸
(5)胃腸功能失調——傷食
(6)結腸炎或結腸功能亢進——腹瀉、腹痛、大瘕泄
(7)慢性結腸炎或結腸功能減——腹瀉、腹痛、
(8)膽囊炎(膽結石)——―脅痛、黃疸
(9)慢性肝病或慢肝活動期——黃疸、脅痛、積聚、虛勞
(10)脂肪肝——肝癖、肝痞
(11)脊椎骨質增生——龜背風、腎痹、骨痹、竹節風
(12)骨質疏松——
(13)腰背部軟組織病——腰腿痛、腿股風、環跳風
(14)脊椎綜合癥——龜背風、腎痹、骨痹、竹節風
(15)急性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痹癥、歷節風、痛痹
(16)風濕活動期——痹癥、歷節風、行痹、走注
(17)慢性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痹癥、歷節、著痹
(18)前列腺增生——癃閉、淋癥、精癃、精濁
(19)前列腺增生傾向——癃閉、淋癥、精癃、精濁
(20)急性尿路感染——淋證
(21)慢性尿路感染——淋證
(22)附件疾病(女)——帶下、腹痛、發熱
(23)子宮肌瘤——石瘕、痃癖
(24)子宮肌瘤傾向——瘕聚、血瘕、痞塊
(25)冠狀動脈缺血——胸痹、真心痛
(26)可疑冠狀動脈缺血——胸痹
(27)心血管功能性異?!募隆⒄纭⑺[、痰飲、心痹
(28)心血管功能性異常(女) ——心悸、怔忡、水腫、痰飲、心痹
(29)肺心病——喘證、痰飲、心悸、水腫
(30)動脈硬化、血壓不穩——風眩、眩暈、頭風
(31)呼吸系統急性過敏性疾病——肺咳、哮病、肺熱病
(32)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咳、哮病
(33)呼吸道炎癥——肺咳、哮病
(34)更年期綜合征——絕經前后諸征
(35)內分泌失調——虛勞、
(36)自律神經失調——神思間病
(37)精神活動增加(有心理壓力)——解亻亦
(38)精神活動下降(疲勞,情緒抑郁)——郁癥
(39)免疫機能亢奮(排除炎癥、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40)緊張性頭痛或偏頭痛——偏頭風、偏頭痛
(41)腦血管循環障礙——腦絡痹、健忘、眩暈
(42)甲狀腺機能亢進——癭氣、癭病
(43)甲狀腺機能減退——癭勞
(44)糖尿病——消渴
(45)乳腺小葉增生——乳癖、乳核、乳痰、乳栗
(46)泌尿系統結石——石淋、血淋
糖尿病――消渴
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癭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胸痹、真心痛
高血壓病――風眩、眩暈、頭風
心律失常――心動悸
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腫、痰飲、心痹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悸、眩暈、厥證
風濕性心臟病――心痹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喘證、痰飲、心悸、水腫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脹
急性肺部炎性病變――肺熱病
氣管,支氣管炎――肺咳
支氣管哮喘――哮病
肺膿腫――肺癰
肺結核――肺癆
胸腔積液――懸飲
肺性腦病――肺厥
胃潰瘍――胃瘍、胃脘痛
胃炎――胃脘痛、痞滿、納呆
胃下垂――胃緩
胃石――胃結石
幽門梗阻――胃反
潰瘍性結腸炎――腹瀉、腹痛、大瘕泄
腸結核---腸癆
習慣性便秘――脾約
急性胰腺炎――胰癉
慢性胰腺炎――胰脹
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脅痛、積聚、虛勞
肝硬化――肝積、脅痛、積聚、膨脹
肝硬化腹水――膨脹
肝膿腫――肝癰
肝結核――肝癆
脂肪肝――肝癖、肝痞
肝昏迷――肝厥
慢性腎盂腎炎――腎著、淋證
腎病綜合征――腎水、水腫
急性腎小球腎炎-――皮水、水腫
慢性腎小球腎炎----石水、水腫
慢性腎功能衰竭――關格、虛勞、水腫、嘔吐、癃閉
腎結核――腎癆
尿潴留――癃閉
再生障礙性貧血――虛勞、血證、髓勞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病
神經性失眠――不寐
三叉神經痛――面風病
癲癇――癰病、癲癇
腦血管性癡呆――癡呆、呆病
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風、偏頭痛
腦動脈硬化癥――腦絡痹、健忘、眩暈
面神經麻痹――口僻
帕金森病――顫病、腦風表
腦血栓――中風、偏枯
腦出血――中風
高血壓腦病――厥頭痛、真頭痛
過敏性休克――風厥
流行性感冒――時行感冒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春溫
流行性乙型腦炎――暑溫
外 科
腎結石――石淋、血淋
泌尿系結石――石淋
膽石病――脅痛、黃疸
膽囊炎―― 膽脹
急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腸癰
腸梗阻――腸痹
胰腺炎――胰脹
乳腺炎――乳癰
前列腺增生――癃閉、淋癥、精癃
前列腺炎――精濁
血栓性靜脈炎――脈痹、股腫
睪丸炎、附睪炎――子癰
附睪結核――子痰
隱睪――子隱
龜頭炎――龜頭癰
男性不育――不育
風濕骨病中西醫病名對照表
序號 西醫病名 中醫病名
1 風濕熱 行痹、熱痹
2 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熱痹、熱痹
3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風寒濕痹、寒痹、著痹
4 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 心痹
5 類風濕性關節炎 歷節、白虎歷節風、痛痹、頑痹、尪痹、瘺痹(后期)
6 系統性紅斑狼瘡 周痹(周身之痹)、常伴內臟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腎痹、腸痹、胞痹、三焦痹)
7 盤狀紅斑狼瘡 蝴蝶丹、陰陽毒、赤丹等
8 硬皮病 皮痹、腸痹、食痹
9 皮肌炎、多發性肌炎 肌痹、肌膚痹、瘺癥
10 干燥綜合癥 燥痹、燥病
11 結節性多動脈炎 脈痹、血痹
12 多發性大動脈炎 脈痹、無脈痹
13 早期閉塞性脈管炎 脈痹
14 末梢血管炎 血痹、脈痹
15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混合痹、復合痹
16 成人斯蒂爾病 寒熱痹、熱痹
17 結節性紅斑 風雪痹、瓜藤纏、濕毒流注、梅核火丹
18 白塞病 孤惑
19 銀屑病性關節炎 銀屑病
20 腸病性關節炎 腸痹
21 骨關節炎
22 頸椎病 頸肩風
23 腰椎肥大性關節炎 腰腿痛、腿股風、環跳風
24 腰關節肥大性關節炎 著痹、骨痹、腰痛、鶴膝風
25 手指退行性關節炎 雞爪風
26 跟骨骨刺增生癥 足跟風
27 髖關節肥大性關節炎 環跳風
28 膝骨關節炎 骨痹、鶴膝風
29 膝關節滑囊炎 鶴膝風
30 多發性肋軟骨炎 軟肋痹
31 強直性脊柱炎 龜背風、腎痹、骨痹、竹節風
32 慢性纖維織炎 著痹、腰痹、腎著
33 肌腱炎 筋痹
34 痛風 痛風
35 痛風性關節炎 痛痹、熱痹、著痹、凍爛瘡
36 大骨節病 骨痹、歷節
37 脂膜炎 惡核腫、丹毒、痰核、凍爛瘡
38 巨細胞動脈炎 脈痹、偏頭痛
39 雷諾綜合癥、紅斑性肢痛癥 脈痹、血痹
40 骨質疏松癥 骨瘺、骨痹
【一】 內 科
*糖尿病(消渴)
*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癭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胸痹、真心痛)
*高血壓病(風眩、眩暈、頭風)
*心律失常(心動悸 )
*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腫、痰飲、心痹)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悸、眩暈、厥證)
*風濕性心臟病(心痹)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喘證、痰飲、心悸、水腫)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脹)
*急性肺部炎性病變(肺熱病)
*氣管——支氣管炎(肺咳)
*支氣管哮喘(哮病)
*肺膿腫(肺癰)
*肺結核(肺癆)
*胸腔積液(懸飲)
*肺性腦病(肺厥)
*胃潰瘍(胃瘍、胃脘痛)
胃炎
胃脘痛、痞滿、納呆
胃下垂
胃緩
胃石
胃結石
幽門梗阻
胃反
潰瘍性結腸炎
腹瀉、腹痛、大瘕泄
腸結核
腸癆
習慣性便秘
脾約
急性胰腺炎
胰癉
慢性胰腺炎
胰脹
乙型病毒性肝炎
黃疸、脅痛、積聚、虛勞
肝硬化
肝積、脅痛、積聚、膨脹
肝硬化腹水
膨脹
肝膿腫
肝癰
肝結核
肝癆
脂肪肝
肝癖、肝痞
肝昏迷
肝厥
慢性腎盂腎炎
腎著、淋證
腎病綜合征
腎水、水腫
急性腎小球腎炎
皮水、水腫
慢性腎小球腎炎
石水、水腫
慢性腎功能衰竭
關格、虛勞、水腫、嘔吐、癃閉
腎結核
腎癆
尿潴留
癃閉
再生障礙性貧血
虛勞、血證、髓勞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紫癜病
神經性失眠
不寐
三叉神經痛
面風病
癲癇
癰病、癲癇
腦血管性癡呆
癡呆、呆病
血管神經性頭痛
偏頭風、偏頭痛
腦動脈硬化癥
腦絡痹、健忘、眩暈
面神經麻痹
口僻
帕金森病
顫病、腦風表
腦血栓
中風、偏枯
腦出血
中風
高血壓腦病
厥頭痛、真頭痛
過敏性休克
風厥
流行性感冒
時行感冒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春溫
流行性乙型腦炎
暑溫
【二】 醫 病 名
西 醫 病 名
喉痹(風熱型、風寒型等)
急性咽炎
喉痹(陰虛型、陽虛型、簾珠喉痹等)
慢性咽炎(單純性、肥厚性、萎縮性)
乳蛾(風熱型、風寒型、爛乳蛾等)
急性扁桃體炎
乳蛾(陰虛型、陽虛型、死乳蛾等)
慢性扁桃體炎
石蛾
扁桃體肥大
喉關癰、騎關癰
扁桃體周圍膿腫
里喉癰
咽后壁膿腫
會厭癰
會厭膿腫
頜下癰
咽旁膿腫
陰虛喉癬
咽、喉結核
喉 部
喉喑(暴喑、卒喑)
急性喉炎
喉喑(久音、久無音、久病失音、聲喑、喑?。?br>慢性喉炎(包括慢性單純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聲帶結節、息肉等):
急喉風
急性喉梗阻
梅核氣
咽部神經官能證、癔球
骨鯁、鯁喉
咽、喉異物,食道異物,氣管異物
白喉(白菌、白纏喉、喉白等)
白喉
咽喉損傷
咽喉部的各種外傷
咽、喉瘤
咽、喉部良性腫瘤(包括乳頭狀瘤、息肉等)
咽、喉菌
咽、喉部惡性腫瘤(包括軟腭癌、扁桃體癌、喉癌等)
失榮、石上疽、瘰癘、真頭痛等
鼻咽癌
會厭痰包
會厭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