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一盆多肉回家,靜靜欣賞,與它共經雨霜風露,這種經歷看似陽春白雪,卻少了一些養肉的專屬樂趣。如果未曾體味過親手繁育一株多肉的彷徨、欣喜,難免有抱憾之感。但別以為繁育只是園藝師的工作,其實它可以很簡單,比如說葉插。
葉插,簡言之就是通過葉片生根,大植株“生”小植株的過程。在植物界,葉插是種常見又普及的繁育方法,但真正將這種方法發揚光大的卻是景天科多肉。
想不到吧?多肉不用播種就能快速擴充家族的勢力?看似不可思議,但等你一旦嘗試,恐怕就會癡迷于這其樂無窮的造“肉”過程。
葉插的原理
于是,這第一個問題就來了,葉插的原理是什么?為何多肉更容易葉插成活?
其實葉插關鍵在于生根和發芽,這個過程需要依靠植物激素調節。當植物體內失水(葉片可能會塌縮或發皺),激素濃度提高,就會和生長素等植物營養一起向葉片的生長點移動,生根發芽,原來的葉片便逐漸萎縮。
多肉植物葉片厚實,存儲的水分和養分更多,所以相對其他植物葉插效果更明顯。
什么品種成功率更高?
景天科景天屬、擬石蓮花屬、風車草屬的大部分品種都很適合葉插,代表選手有白牡丹、黃麗、朧月、虹之玉等,葉插起來分分鐘爆盆給你看!
但是那些根系較大、葉片較薄的多肉品種,則成活率很低,例如法師系和東云系的多肉。
葉插的最佳時間
春秋季是最適合葉插的時節,天氣不冷不熱,但像云南那樣的開掛區可以忽略季節問題。
20-25°C的溫度最適宜發芽,但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
關于配土
配土的關鍵在于適當保濕。針對養多肉的新手,特奉上一份較為保險的配土比例,德國泥炭:蛭石:稻殼灰:珍珠巖=1:2:1:1。
土配好后,用噴水壺輕輕噴在土面上即可,不用像播種時一樣浸泡。
葉插6部曲
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后,我們就進入葉插的重頭戲階段了。
1. 擼葉。選擇接近底部的健康葉片輕輕搖晃,不要硬掰,以免葉與莖相連部分的生長點被破壞,降低葉插成功率。
2. 曬葉。摘下葉片后,放置于散光通風處,待其傷口愈合。2-5天就好,時間過長會導致葉片發生卷曲,不利于葉插。
3. 插葉。既然叫插葉,是不是一定要插入土中呢?其實不然,只需將葉片仰天朝上、背朝下放在土上即可。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發芽,少澆水,少見太陽。
4.生根發芽后。快則一周,慢則一月,葉片總會生根發芽的。這時開始慢慢給水、給陽光,讓多肉們“重見天日”。
5. 長出葉盤。兩個月左右,小幼苗就能長成完整的葉盤了,這時繼續增加光照和澆水頻率。
6. 移盆。到了葉盤階段,為了植株能有更大的生長空間,移盆就可以安排上了。但植物總歸喜靜不喜動,如無必要,盡量就不再頻繁換盆了。
一片葉子就能帶來新生命,想想心里就樂開了花。作為多肉界小白的你,還不快來試試?
部分圖片來自微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