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古都,大概無有爭議。從六代繁華到大明定都,再到近代飄搖,南京在華夏文明的進程中從未缺席。
朱自清寫南京:“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比绻@個假期你來到南京,請記得從博物館開始。
如果你在網(wǎng)上問到南京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十個南京人里有十個會告訴你:一定要去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與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并稱為中國三大博物館。南博館藏之豐富,當屬全國前列。
南京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錯銀銅牛燈
因為收藏的文物太多,沒有充足的地方進行展示,很多只能保存在庫房里,輪班出來與大家見面。常設(shè)展的文物中,有一些也只能“委屈”地擠在一個展柜里。
南京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西漢金獸
早期的南博只有歷史館和藝術(shù)館,館內(nèi)觀者寥寥。多年前我第一次參觀南博時,一個人站在堆滿無數(shù)瓷器的展柜前,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那一刻,仿佛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化作實體的洪流,浩浩湯湯撲面而來。
2009年南博暫時閉館,開始為期四年的擴建。標志性建筑老大殿被抬高,與身后的紫金山相得益彰。待到2013年南博擴建完畢,重新開放,新建的民國館一躍成為網(wǎng)紅拍照打卡點。
走在民國館的街頭巷尾,仿佛瞬間穿越到民國劇的片場。你可以在這里的每一棟建筑上找到南京城的縮影:大華戲院、浦口火車站、交通銀行等等。
到了民國館可別光顧著拍照,里面其實還藏著一個老茶館,時常有昆曲、白局等傳統(tǒng)劇目演出。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和二三好友在老茶館點一壺茶,再來幾盤瓜子茶點,慢慢欣賞臺上的表演,體驗一把老南京人的生活。
此外,南博的小劇場每周都有京劇、木偶戲等傳統(tǒng)劇目表演,現(xiàn)場還有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近距離體驗?zāi)九急硌莸目鞓贰?/p>
除了大熱的歷史館、特展館和民國館,推薦大家去數(shù)字館體驗一下互動版的《南都繁會圖》?!赌隙挤睍D》描繪的是明代南京秦淮河兩岸的市井生活,被稱為明代的“清明上河圖”。在南博的數(shù)字館里,《南都繁會圖》中的每一個小人都活起來了,隨手打開一扇小窗,就能看到里面藏著的小人正在專心做事。
很多初到南京的游客容易把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館搞混淆。
南京市博物館是市級博物館,館址在新街口附近的朝天宮。在網(wǎng)上搜索朝天宮,出現(xiàn)最多的關(guān)鍵詞是玉蘭花、銀杏、紅墻,每逢春秋之際,這里都會有大批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打卡。拍完照后先別急著走,旁邊偏殿中的展覽非常值得一逛。
雖然市館的名氣遠沒有南博大,但是它的館藏可不容小覷。鎮(zhèn)館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是國寶級文物,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館內(nèi)的常設(shè)展中,我最推薦“龍盤虎踞——南京城市史”和“云裳簪影——宋明服飾展”。如果你想了解南京,那么一定不要錯過前者。
不同于南博“大通鋪”式的陳列,這里的文物都住上了“單間”。在這里可以看到明故宮極其精美的石構(gòu)建和大報恩寺的地宮琉璃門。位于崇圣殿內(nèi)的“云裳簪影——宋明服飾展”,我相信沒有一個女孩子能不愛。殿門左右兩側(cè)分別陳列宋明兩代的珍貴黃金首飾,做工之精美讓人嘆為觀止,其中一些款式還曾被商家復(fù)刻過。
正殿中陳列的是宋明時期的服飾。為了保護嬌貴的服飾不受強光破壞,整個展區(qū)非常昏暗,幾乎沒有光源,所以千萬不要打開手電筒,更不要開閃光燈,還是用眼睛將這些服飾的美好記錄在腦海中吧。
很多人到南京必打卡的一個景點就是總統(tǒng)府,其實在總統(tǒng)府旁邊還藏著一個小眾博物館——六朝博物館。如果要列一個最能夠代表中式美學的博物館清單,我首先提名六朝博物館。
歷史上,南京曾經(jīng)是東吳、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的都城,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因考古學者在總統(tǒng)府隔壁進行勘探時發(fā)現(xiàn)了一段六朝時期的城墻遺址,于是在遺址的基礎(chǔ)上建造了一座專門介紹六朝歷史的博物館。
六朝博物館是知名的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之子及其團隊設(shè)計,總共分為四層:負一層保留了六朝時期的城墻遺址,在這里能清晰地看到六朝、唐、宋、明時期的地層結(jié)構(gòu),也可以通過大量文物了解當時居民的日常生活。當然千萬別錯過一整面墻的人面瓦當,這些表情各異的瓦當可以說是古代的“表情包”了吧。
一層主要是臨時特展和休息區(qū),今年的特展是“希臘時代彩陶及普利亞藝術(shù)文化特展”。二層是整個博物館中最具中式美學的一層,也是最適合打卡拍照的地方。
六朝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青瓷蓮花尊、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
展區(qū)內(nèi)沒有明顯的實體墻,以竹子、荷葉、屏風等裝置將各個區(qū)域軟隔斷,整個空間非常通透。路面也是借用了流觴曲水的意象,與中庭的《蘭亭集序》遙相呼應(yīng)。
昏暗的空間里,竹子的身影在幕布上影影綽綽,與旁邊的六朝文物共同營造六朝時期特有的文化氛圍。來到三層,首先看到的便是釘滿整面墻板上的箭矢,靈感取自于著名典故“草船借箭”。
三層是六朝人杰區(qū),主要介紹六朝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等。課本中一帶而過的元嘉草草、淝水之戰(zhàn)、永嘉之亂等等,在這里都有詳細的介紹。正所謂“無六朝,不南京”,可以說六朝的歷史塑造了南京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氣質(zhì)。
南京的博物館有很多,這兩年新晉的網(wǎng)紅當屬南京城墻博物館。
該館位于中華門甕城旁邊,緊靠著明城墻。館內(nèi)的常設(shè)展以南京城墻的發(fā)展脈絡(luò)為主線,通過文物展示、沙盤模型、3D技術(shù)等等多種手段,詳細介紹南京城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以及與南京城息息相關(guān)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
城墻博物館內(nèi)最有名的自然是城墻磚。
每塊城磚銘文上都有很多有意思的記載,比如有些上面刻著女性的名字,證明古代有女性參與了南京城墻的建造。大家去逛的時候,記得看一看那塊刻有“劉德華”的網(wǎng)紅城墻磚。
徜徉在城墻博物館內(nèi),能深刻感受到布展的水平很高,邏輯清晰、介紹詳實、形式多樣,尤其是這里的燈光沒有頻閃,這點對于喜愛攝影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雖然城墻博物館建館時間比較短,但它舉辦過的兩次特展——去年的圓明園獸首展和今年的永樂世界遺產(chǎn)展,皆是刷爆全城各大社交平臺的重磅展覽。
南京僅存的一頁《永樂大典》(原件)
如果你在國慶假期來南京旅游,還能趕上永樂世界遺產(chǎn)展的末班車。
南北朝詩人謝朓曾在《入朝曲》中這樣介紹南京:“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南京這座六朝古都,擁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博物館,每一家都獨具特色,共同傳承著江南古都特有的歷史脈絡(luò)。這個國慶假期來南京旅游,如果想要深度體驗?zāi)戏焦哦继赜械臍v史人文氣息,不妨先從博物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