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最愛解字,他曾解“波”字,說波就是水的皮啊。
蘇東坡說那“滑”豈不就是水的骨頭?
因此老王最煩老蘇,你這不是抬杠嘛,可是老蘇卻最愛迎煩而上,沒事就問他:“牛比鹿長得壯,鹿比牛跑的快。但為什么三個牛的‘犇’字,意思是跑得快,而三鹿的‘麤’字意思卻是粗壯?整個反了嘛!”
老王解字水平和算卦先生一樣,純粹胡說八道,他哪里答得上來,恨得想用“三鹿”灌老蘇。
可是蘇東坡偏偏要繼續(xù)逗他:“以竹鞭馬為篤,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老王答不上來,但比較好學(xué),趕緊反向蘇東坡請教。說你能不能幫我解“鳩”,為什么寫成九鳥?
蘇說《詩經(jīng)》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兒子有七只,再加上爸媽,剛好九個。老王一拍大腿說:哎呀你真牛逼!
但是,解字本事雅事,被人利用了,就成了砍頭的坑。
沈括跟王安石鼓吹變法,失敗后倒打一耙處處說王安石傻逼,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王復(fù)出后大罵沈括王八犢子。
沈括除了坑王,他還折騰蘇東坡,看蘇詩“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后告密說:皇上是天上龍,蘇卻要到九泉下去找,實在“不臣”。又搜了一批證據(jù)上奏后,“烏臺詩案”就爆發(fā)了。
皇上腦袋被門夾了,看著一個大大的“蘇”字,叱道:“艸,辦!”
于是東坡就被四處勞教,蘇家被解散了。
蘇東坡在海南儋州發(fā)現(xiàn)蠔好吃,寫信給兒子囑托,“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這老頭子太好玩了!
王安石也還是稱贊蘇東坡道:
不知更幾百年才出如此人物!
1086年5月21日(元祐元年四月癸巳)荊國公王安石離世,年六十有六。
宋筆記說王死于驚嚇,王死前一天還騎驢遇見一農(nóng)婦,給了他一張訴狀后突然消失不見,再摸衣袋,訴狀也不見了,越想越怕,第二天死了。
吊詭的是,王安石死后,親信門生無一人來送葬,反倒是政治對手司馬光、蘇東坡為他申請了謚號:文。
本文根據(jù)@張發(fā)財 微博編輯整理而成,轉(zhuǎn)載敬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