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臺車,就這樣我們踏上德國的無速限高速公路,從荷蘭一路往柏林直奔,這趟旅程的重頭戲是參加Wacken 音樂祭與Summer Breeze 音樂祭,很有趣的是,剛好一個在德北一個在德南,頗有互別苗頭的意味。
在參加Wacken 之前,我們在Berlin 待了一段時間,充分感受所謂雙面戀人的滋味。柏林貧窮但性感,雖然是柏林媒體的戲謔詞句,這句話卻忠實傳達出Berlin 獨一無二的魅力。我們都知道柏林圍墻倒榻的時間并不長,當柏林圍墻倒塌時,那些東德的工廠或是建筑處于一種廢墟狀態,許多藝術家或是有想法的年輕人就直接進住到這些地方并進行舊屋改造,而這些聚落呈現一種左派烏托邦的氛圍,大家資源共享互助共生,最后營造出一種很獨特的生態圈。
離開Berlin 之后,我們驅車前往wacken 這個農村小鎮參加四天三夜的音樂祭,全世界重金屬樂迷的麥加,夢想就這樣在我們面前實現。參加音樂祭是一種很有趣的過程,它有很棒的樂團演出,但對我來說最棒的過程是可以跟當地人四天三夜一同露營生活。
在德南參加Summer Breeze open air 時,我的鄰居是一個政治狂熱者,也許是全世界的中年男子都一樣寂寞吧。搭好帳篷簡單寒暄之后,他拍一拍旁邊的椅子并說著:如果你有興趣,我們可以一起聊一聊。當坐下開口第一個話題是:你來自臺灣,你對于海峽兩岸有什么看法?要不是他說著有德語腔調及文法的英文,我還以為我在臺灣的公園跟伯伯聊天。
德國也是會戰南北,甚至以區塊來區分,我的好鄰居一直自稱自己是慕尼黑北部人。但就像他所描述的,柏林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就算放在德國人的世界觀里,柏林都要額外提出來討論。我們從德北一路開向德南時,傳統的德國印象逐漸在眼前展開,越往慕尼黑靠近越接近富裕、精致、傳統的德國印象。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