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1640年—1715年),蒙古族,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杰出文學家,小說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上幅為《聊齋詩存》,蒲松齡草書作品,非常罕見
蒲松齡行草書《聊齋詩存》,紙本8頁冊手稿本。每冊橫19厘米,高29厘米。此詩存出自津門世家,甚為珍貴。文章末尾署'留仙蒲松齡',鈐印'聊齋'、'蒲'、'松齡'。此幅聊齋詩存,書贈蓮花社長,其書風高古,灑落自然,世為罕見。
蒲松齡行草書《聊齋詩存》
蒲松齡書法中堂
上圖為青州市博物館珍藏一幅蒲松齡書法中堂 ,縱98厘米,橫47厘米,紙本,行書七言絕句一首:“志士山居恨不深,人知已是負初心;無須更說嚴光輩,直自巢由錯到今”。下方落款“蒲松齡”,鈐朱文印一方。
蒲松齡手稿
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現為國家重點文物,稀世之寶。
蒲松齡精于書法,其書法蒼勁古樸,揮灑自如。自學書起即遠追鐘、王,小楷體式似鐘繇橫張,筆法如羲、獻般精熟,順暢舒展。行書信札,信手拈來,雖略顯頹唐之態,猶能自然灑落,別有一番意趣。蒲松齡書法有聊齋手稿、文稿以及詞稿等真跡傳世,但都是小字。傳世書法真跡還有《聊齋詩存》、《裴將軍詩》立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