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面對七大姑八大姨逼婚逼生孩子的季節了,長輩總是向年輕人灌輸成家生孩子的重要性:“再不生就高齡產婦了啊!”、“不要孩子?老了你可怎么辦?”而“孩子是婚姻的粘合劑”、“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等等高大上的理由,也總出現在心靈雞湯般的家庭雜志上。
有孩子真的會讓人更幸福嗎?
來自挪威社會研究所的托馬斯漢森(Thomas Hansen),總結了人們對于是否擁有孩子的普遍態度。他歸納出了三個方面:首先,人們認為孩子會讓自己更加開心和幸福,世界范圍內90%-95%的年輕人都有著生育和撫養孩子的計劃,而在一些更加直接的態度調查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依然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根據國家家庭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和國際社會指標調查項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的數據,80-90%的被訪者認為,看著孩子成長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其次,人們同樣認為擁有孩子是婚姻幸福與否的關鍵,75%的美國人(Veroff et al. 1981)認為孩子能夠將夫妻兩人的關系拉的更近。
最后,人們對于選擇不養育孩子的人或者家庭的態度存在一些文化差異,但是整體而言,是負面態度。相對來講,非西方國家的民眾,會更加贊同“沒有孩子的人是悲慘的”這樣的看法(55%-70%的人們會這么認為),而人們會普遍認為,不撫養孩子的人是自私的享樂主義者。
科學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對大眾所持有的“一般常識”進行檢驗。孩子,真的如眾人所認為的那樣,會讓你更加幸福嗎?實證研究給出了一些讓我們十分意外的結論。
漢森在他的論文的第二部分,實證檢驗了是否擁有孩子與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他使用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 Survey)的數據發現,從全球整體來看,擁有孩子的人,主觀幸福感比沒有孩子的人的居然要低!雖然這一差距并不大——大概是失業者與工作者的幸福感差距的五分之一。
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發現了不同年齡、性別,以及社會經濟地位層面的差異。相對而言,擁有孩子會讓年輕人、女性和窮人有更多的不愉快。而針對人們在不同時期的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縱向數據分析,則更加確定的發現了,當人們擁有孩子之后,生活滿意度有了明顯的下降,并且隨之有了更多的抑郁。
另外一些研究,則挑戰了人們的“孩子是婚姻的粘合劑”這一傳統觀點。來自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特溫格(Twenge)和他的合作者們在2003年進行了一項元分析研究,發現擁有孩子與婚姻滿意度有著顯著的負相關,并且與孩子的數量也有著負相關,即擁有孩子和擁有越多的孩子都會讓人們的婚姻更加不美滿。
為什么會有這樣意料之外的結果?研究者們提出了一些解釋。撫養孩子會給父母帶來經濟和體力上的負擔,時常會干擾到自己的個人生活,會有著更多的憂慮,這樣都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而對于婚姻的影響,研究者認為,孩子的出生會限制夫妻兩人的自由,同時會引起“夫妻—父母”這一角色沖突——人們需要時刻在這兩個角色之間進行轉換,從而帶來了更多的負面情緒。
科學是一個反復驗證的過程,因而對于同一個問題的各種理論和實證爭辯屢見不鮮。盡管相當數量的實證證據都表明,孩子并不能給你帶來更多幸福與快樂,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尼爾森(Nelson)為首的一些心理學家,在2013年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一篇為撫養孩子辯護的研究論文。他們的研究與以往使用現有的數據庫進行分析的研究不同,采用了多種更加直接的測量方法。
在第一個研究中,他們在三個不同的時間段,收集了來自于美國的樣本,發現父母比非父母有著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并且感受到更多的生命的意義。之后他們分別使用了“體驗采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和“日常構建法”(day reconstructionmethod)。前者是一種讓參與研究者隨身攜帶尋呼機,在一天的時間段里,通過在尋呼機中記錄,隨機采樣情緒的方法;后者則是讓參與人員列出一天中的每個時間段的活動,并報告感受的方法。這兩種測量方法,能夠更好的反映人們的即時感受與情緒。研究同樣一致的指向,擁有孩子的人比沒有孩子的人更加幸福,有著更多的正面情緒,這一結論。雖然他們的數據分析發現,擁有孩子帶來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效應是非常微小的,而且無法進行因果推斷,但是他們依然認為,這一研究為父母們撫養孩子的行為給出了正面支持。
不過爭論還遠遠沒有結束,又過了不到半年,同樣是在心理科學這本期刊上,一篇論文指出了尼爾森(Nelson)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問題。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巴爾加瓦(Bhargava)等人指出,尼爾森等人的數據分析沒有控制住一些混淆變量,比如婚姻狀況。巴爾加瓦重新分析了數據,發現當控制了被訪者的婚姻狀況之后,尼爾森等人研究中得到的,擁有孩子和幸福感的正向關系,變成了負向關系——與之前的一些研究結論相符合。因此他們認為所謂孩子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感實際上是由婚姻本身帶來的。
這一問題的爭論仍將繼續,但是從最保守的程度上來說,已有的實證證據至少告訴我們,在很多情況下,擁有孩子并非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幸福,也很難成為感情和婚姻的粘合劑。而沒有孩子的人也并非眾人想象的那樣孤單而悲慘,相反,他們也許會過著自由和愉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