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不是個案,隨著北京體檢旺季的到來,不少人都面臨這樣的困惑。記者近日對體檢行業進行了深入調查。
亂象一
商業體檢網站為賺點擊量靠吹牛
目前正是體檢市場旺季,很多單位和個人都將體檢安排在這個階段,一些售賣體檢卡、體檢套餐的商業網站也格外活躍。為了吸引眼球、賺取點擊量、招攬生意,竟然公示錯誤信息,在網頁上自稱可預約北京協和醫院、天壇醫院、宣武醫院體檢中心體檢套餐,記者撥打預約電話咨詢時發現,他們根本不能替消費者預約到這些醫院的體檢。
記者搜索了“北京市體檢中心”,其鏈接卻是一家名叫“康康體檢網”的網站,該網站顯示,他們與北京協和醫院、天壇醫院、宣武醫院等50家公立醫院有合作關系,在他們的網上可以預約到上述大醫院的體檢,但是當點擊預約時卻沒有出現預約頁面。
隨后記者撥打了網站預約電話,接線員的答復是,目前還買不了協和醫院體檢套餐,她指點,網頁上帶有“授權”小黃標的、有套餐價格的才可以購買。經過仔細核對才發現,這個網站上掛出的很多大醫院體檢套餐都屬于不可購買,除了協和醫院,還包括天壇、宣武、同仁、北大六院、海軍總院。而可以購買體檢套餐的大都是民營體檢機構。
康護網上有北京協和醫院體檢中心簡介,但是接下來有一行小字:“很抱歉!該體檢中心尚未開通預約服務,推薦您選擇如下體檢中心”,然后就是一大串五花八門的民營體檢中心名字和圖片。
另一個名叫“全民體檢網”的接線員直截了當地說:“你就住在北京,那你自己去協和醫院預約號啦!我們這個網站主要服務外地客戶,要加收200元服務費的。”
亂象二
同一檢查項目價格千差萬別
秦先生(化名)想在單位指定套餐中自費增加一個檢查項目——碳13,這是通過呼氣檢查胃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費用是338.78元。細心的秦先生回家上網一查,立刻暈了,原來同樣的碳13檢查項目,不同的體檢中心價格標準不一,有210元的、250元的、372元的,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千差萬別。
對此,北京市體檢中心、北京市體檢質控中心主任張靜波解釋,體檢項目價格的制定分為公立和民營兩大部分。公立醫院體檢中心執行的均是北京市發改委1999年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俗稱“大紅本”,部分公立醫療設有特需門診,價格可以上浮2-3倍。民營體檢中心執行的收費標準是備案制,多數民營體檢中心的體檢項目收費是市場決定的,只需在區域所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備案,項目價格高低取決于市場需求,其中會包括房屋租賃、裝修裝飾、水電氣熱等運營成本,還有人員成本等。但是部分民營體檢機構的價格制定會參考政府定價。
至于碳13檢查,“大紅本”上規定是250元,但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價格不同。
亂象三
公立體檢“主推”豪華套餐
記者對北京的體檢市場進行了暗訪調查,大醫院體檢中心信譽度好、體檢手段先進,套餐種類超不過20種,但價格貴得驚人。
記者調查發現,大醫院體檢中心的基礎檢查價格不高,身高、體重、內科、外科、耳鼻喉口腔科,加在一塊兒也超不過80元,但如加上單項大型檢查,套餐價格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直往上躥。
PET—CT全身檢查1.5萬元,PET—核磁全身檢查1.8萬元,膠囊胃鏡磁導航7200元,48種食物過敏原篩查1680元。據了解,上述這些檢查項目其實都是大醫院購買的大型、高端醫療設備,服務對象應該是疑難重癥病患,耗材昂貴、檢查費用昂貴,由于患者承受能力有限、醫保報銷局限等原因,使用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于是醫院就讓這些高級設備“兼職”給健康人做體檢。一些醫院還開辟了綠色就醫通道,購買8000元以上的VIP套餐,如果檢查出疾病,可由體檢專家進行指導,直接到相應科室掛號看病。
采訪中,記者見過的最貴的一款體檢套餐接近4萬元,能通過基因篩查150種疾病,包括腫瘤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代謝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做不到的,當然前提是您得準備足夠的銀子,這些檢查全都沒有納入醫保報銷。
亂象四
民營體檢上來先打五折
相比之下,民營體檢中心服務貼心、價位也低了很多。好一點的套餐開價也就千把塊錢,上來還能打五折。在民眾體檢中心咨詢室,張大夫給抱來一個又厚又重的體檢套餐目錄冊,里面足足有100多種套餐。記者看到,每種套餐都標有兩個價格,一個是市場價,一個是打折價,折扣一般都是五折左右。“那你們的體檢價格到底是多少呢?”記者問。張大夫說,只要你成為我們的會員,就可以享受折扣價了,會員費用是每年2000元。
據統計,2014年,北京地區體檢總人次中,民營體檢中心體檢人次超過公立體檢,占57%。業內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價格便宜,另一方面不排除可能有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和惡意降價現象。其實百姓并沒有因為價格便宜而真正受益。有的低價體檢是在賠錢做,老板為了湊人氣,那種情況下做體檢質量能保證嗎?所以,民眾在選擇體檢時不能一味追求低價。
亂象五
免費體檢后拉人去手術
97歲的馬老先生住在燕郊的一家養老院。前些日子,旁邊一家民營醫院突然來送溫暖,把老人接到醫院體檢中心免費體檢,還有小護士全程負責推著輪椅陪檢。這讓馬老感動得不得了:“現在社會對我們老年人真是好啊!”幾天之后體檢結果出來了,醫生通知馬老的家人,老爺子需要住院手術,因為前列腺增生比較嚴重。這讓老人家屬感到非常困惑,原來馬老在4年前曾經在北大醫院做過一次前列腺手術,當時的泌尿科專家就已經不建議手術了,因為老人年紀太大了,各方面耐受力不行,手術風險大。顯然這家民營醫院的免費體檢純粹就是誘餌,拉人住院手術,掙患者醫藥費才是真正目的。
而對于這些體檢亂象,《楚天都市報》認為,只主要是源于相關體檢機構往往制定單邊規則,顧客對于檢查什么及收費標準等,不懂不清楚不明白,醫生說什么是什么。因為體檢涉及的是未病先治,就是生病前的預警,不是治療,所以醫院的責任就沒那么清楚,體檢的時候,也不沒有詳細的科學講解,也沒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設計個體化的體檢套餐,大家都大致一樣,流水化作業。檢查完了,也每個健康評估和后續跟蹤的管理,很多人體檢的錢白白花了。
《四川新聞網》指出了體檢行業主要面臨的兩大問題:一個是公立醫院檢查的價格千差萬別,為此制造出的豪華套餐更是帶來了大量的醫療資源浪費;另一個是民營醫院存在著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和惡意降價現象,這不僅擾亂了體檢市場,惡意競爭下的診療水準的大打折扣,更讓體檢者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
普通人不要一上來就做全套項目檢查
醫生建議,老百姓應該先做基礎體檢,篩查出健康問題了,再去醫院做復查。
“不要一上來就做全套項目檢查,包括基因、CT、核磁、PET-CT什么的,這不符合體檢篩查原則,很不經濟,也很浪費。消費者浪費了錢財,原本給患者使用的醫療資源也被浪費了。在個性化體檢方面,一方面體檢機構有責任進行合理引導設計,另一方面也有待于體檢篩查后進一步決定。”
醫生查體: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科 79.10元
血常規:20元
尿常規:26元
心電圖:20元
腹部彩超:120元
碳13:250元
DNA檢測宮頸癌:250元
甲狀腺功能全項:365元
篩查常見高發腫瘤:1305元
微量元素:904元
過敏原篩查:610元
骨質疏松篩查:530元
無痛胃鏡:1486.50元
無痛腸鏡:1738.77元
胸部CT查肺癌:1504.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