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歷史上你應當知道的那些戰爭
1
    牧野之戰    

概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的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今衛輝市境內)進行的決戰。由于帝辛(商紂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后兵敗自焚,商朝滅亡。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2
    城濮之戰    

概述:公元前632年,晉國為救援宋國之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擊敗楚軍,開“兵者詭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戰。4月,晉、楚兩軍為爭奪中原地區霸權,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楚軍居于優勢,晉軍處于劣勢。晉國聯合齊、秦國,南下救援宋都商丘。楚軍元帥成得臣(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退避三舍”一詞便是源于這場戰役。


3
    桂陵之戰    

概述: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于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并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范的常用手段。


4
    馬陵之戰    

概述: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率軍直趨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制造假象,誘其就范,使戰局始終居于主動地位。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


5
    長平之戰    

概述: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歷四月至九月間 ,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占長平,并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紙上談兵”一次源于此。


6
    巨鹿之戰    

概述: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并于數月后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破釜沉舟”,“作壁上觀”兩詞出于此戰。


7
    垓下之戰    

概述: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8
    七國之戰    

概述: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采用晁錯的建議,于次年冬天下詔削奪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由于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后因戰略失當,被漢廷和梁國聯手平定,七大功臣為:漢廷方面周亞夫、竇嬰、欒布、酈寄,梁國方面劉武、張羽、韓安國。


9
    官渡之戰    

概述: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另兩個是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10
    赤壁之戰    

概述: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后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11
    夷陵之戰    

概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后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后,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后,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后又一次實力大損。


12
    淝水之戰    

概述:淝水之戰,發生于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于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余萬前秦軍。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后秦和后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并且此后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13
    安史之亂    

概述: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于發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中國古代歷史著名戰役考點
中國古代的著名戰役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戰役
中國國學網-- 春秋戰國著名八大戰役
公共基礎知識: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役
「通鑒中國1000年」列國的紛爭之六:強魏喪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榆中县| 常宁市| 永安市| 淮滨县| 胶南市| 穆棱市| 阿坝县| 南靖县| 玉树县| 江北区| 宝坻区| 永康市| 蒲江县| 榆社县| 杭州市| 仁布县| 清水河县| 增城市| 通海县| 外汇| 翁牛特旗| 苏尼特右旗| 靖安县| 隆回县| 独山县| 应用必备| 铁力市| 五峰| 九台市| 广丰县| 寿阳县| 丹阳市| 南安市| 鞍山市| 木里| 伽师县| 陕西省| 巩留县| 塔河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