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蒙古回回、煙鬼、漿水面:1939年臨夏教育培訓見聞

編者按

臨夏縣位于甘肅省中部,地處黃河上游、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多山溝、塬和川,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著此地人耐勤苦的特點,也有助于形成其濃厚的宗教氛圍。這里是漢藏貿易的要道,唐代以后又是漢、回、蒙、藏等民族交流融合的地方。

晚清以來,臨夏(河州)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然而,經濟落后和文化教育水平低的情況卻也曾長期存在。

梅貽寶(1900—1997),天津人,執教燕京大學20余年。

1939年,燕京大學梅貽寶教授等人從蘭州騎騾前往臨夏,200里崎嶇山路,作者對沿途旅途的艱辛,民生的困苦,回族的裝扮,有關蒙古回回的疑問,臨夏風俗等內容夾敘夾議,讓人受益匪淺!他們完成了在臨夏推行教師培訓班的光榮使命,因為其闡述教育對臨夏穩定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得到了當局及士紳的大力支持!

正文

甘肅科學教育館,1939年創立的一個致力于科學教育與推廣的專門機構。

甘肅科學教育館決定利用寒假,與渝中、臨夏兩縣縣政府分別合辦兩縣的小學教師講習會。……臨夏因距離較遠,未得照(榆中)樣的先期去接洽。朋友們又說該縣情形特殊,關系復雜,而計劃的教師講習會未見得能如愿辦通,所以有我自己跑一趟的必要。這就是此番前往臨夏的動機與任務。

臨夏縣漢稱鳳林驛,唐稱枹罕郡,明稱河州衛。民國以來,先改名曰導河縣,現名臨夏縣。臨夏的名稱故為時尚短,多有不知道的,但是提起甘肅河州來,略有地理常識的中國人,都可以說是久仰大名了。雖然它不過是全國2000余縣之中的一個縣,但是這一縣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它已產生了一位國府委員,五位省政府主席,五位軍長,至于師長旅長、省府委員、廳長等,不易算清,只可說是不計其數了。而且這還是截至現在的統計,據往推來,這個趨勢恐怕還是方興未艾的哩。

提到河州,人們亦必然想到它是一個顯著的回民區,它是若干年來回漢接沖的中心點。現在(指民國)的臨夏,乃是三番五次變亂的劫余焦土。河州對于外人有一種夾雜著誘惑與恐怖的神秘性。這是我啟程前的了解與心理背景,恐怕亦可以代表一般人對于河州的印象。

河州既然是這樣的別致,富于個性,并且需要認識,而它的交通又偏偏是那樣的不便,要想與它接觸,諸多困難,所以我就不揣冒昧,不避掛漏與訛誤,把此行所得的經驗與認識,拉雜寫出,以就正于臨夏父老以及對于臨夏有正確認識的一般人士。

1月16日出發赴臨夏,雇的馱夫,說好天亮就來,因為急著要趕路,早點4時就起床收拾行李。但是應許我們天亮就來了的馱夫,直到8點鐘才露面,我等候的時候,反倒修改了一篇多日想改而不得空辦的講演稿子?!恢绱诉t緩的行動,在西北是習慣,還是例外?

一行4個馱子,4個乘客,2個馱夫。馱夫們是河州人,弟兄倆都是回回。本想同他們多打聽些河州情形,可惜他們知識簡單,而且口音聽來甚覺費力,這個順便的社會調查計劃,只可作罷。4個牲口還都好,我騎的頭騾尤甚健壯,周身掛滿了些紅纓穗、銅鈴鐺,走起來亦有聲有色。一個馱子馱上100多斤的行李,還能加上一個人,雖然速率每小時只能走8里路,亦得算化重而致遠了。蘭州至臨夏200里路,山川崎嶇,不但汽車無法通過,即便是大車(指馬車等)亦難行走,所以馱子是尤其可貴了。

入冬以來閑居蘭(州城)垣,困守案牘,一旦離棄都市,涉身田野,不覺胸襟為之開展。大自然的空氣與日光,洗凈了通身的塵俗,還我天真。因憶及英國詩人波普pope之句:“市區由人筑,郊野乃天工?!?/strong>蘭州到臨夏大致是向西南行,走出城關后騎上馱子,搖搖撼撼,另有別味。搖得是那樣單調,催人入睡,而座位又是那樣的無遮攔,睡了就有跌滾下來的危險,竟成一個自身矛盾情勢。

行30里到蔣家灣打尖。坐在太陽下吃些鍋盔、牛肉,加一碗滾熱的面片湯,行人之愿(望)足矣。數月無點滴雨雪,路上塵土難堪。洗臉的手巾,放在中午的太陽下,不一刻竟結了冰,似乎有意地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了這乃是嚴冬三九天氣。

打尖后走的全是山路,緊迫慢坡接連地爬上尖山。一段奇度的坡路,人爬騾子亦爬,好容易陡坡盡頭,路平坦了些,人因為累了,騎上騾子休息著走,騾子亦是又喘又出汗,反加上100多斤的負擔,更加費力地掙扎著走。想來頗為不平,一面感覺有提倡“善遇牲畜會”的必要,一面又想到亡國民眾的生活類同牛馬之可怕。

騎騾山間行,民國

這段路多半在山腰里走,有時路寬到一丈左右,說亦奇怪,騾子無論寬路窄路,一定要緊靠外面走,底下便是若干丈的削壁(陡峭的山崖)。在騎騾子上的人的立場上想,只怕騾子失足發生危險,而幻想到騾子的立場上,又恨此無火性的牲畜,這樣的虐待既然無法解除,何不就此了結殘生與壓迫者同歸于盡!到河州后,聽說數日前確有馱子馱客再此出事喪命,聽來到有些后怕。

何家山乃是尖山頂上的站頭,由蔣家灣走來30里,天色已黑,即宿于此,一日共行60里。店東把已經躺在炕上的吸食鴉片的客人讓開后,隨即吵嚷著做“飯”,而做出的“飯”仍只是一碗漿水面片。漿水一物,在蘭州就有,河州尤為普遍。乃是用菜蔬泡爛發酵而成的汁子,味道有些酸,初吃頗不習慣,據說還有些滋補的作用。

夜間臉盆里、水壺里的水通通結了冰。五更醒來,只聽見李、張抱怨炕太熱了,并漫談到某家因炕熱燃著了被褥,因而起了火,某家炕熱竟把嬰孩烤死等等熱炕奇聞。

甘肅東鄉縣唐汪川,1933年

17日起身甚早,走了五六里路,天才破曉。滿天星斗,加以月移的殘月,令人尋味“披星戴月”的妙語。尖山是最高處之何家山約有2690公尺,與六盤山相伯仲。由何家山前進為下坡路,20里過墁坪,再20里到洮河東岸,過河即為唐汪川。何家山、墁坪均屬洮沙縣,唐汪川則入臨夏縣界。友人曾提及唐汪川一帶有講蒙語的回民。我在擺渡中即遇一面貌骨骼酷似蒙人之老漢,但詢之堅不承認。唐汪川飯鋪全為回回所開,吾等所帶的食糧雖然是由蘭州清真店購買的,亦受懷疑,必須鋪墊紙張才許放置桌上。

飯罷試啜“軟兒”(甘肅梨一種,秋收后貯藏數月,嚴冬售賣,色黑狀亦不清潔)兩枚,清涼甘洌,平素對之望而生厭的態度驟然為之一變。后來在臨夏城內得悉“軟兒”首推唐汪,追悔當時吃得太少了。由唐汪川前進是河州東鄉。登牛心山,山高約2400公尺,洮河西岸的山形,多怪異之處,登高一望,尤覺奇妙。甘肅的樹木,似乎各縣都比蘭州要多些。離開蘭州后一路雖未見森林,但樹木多少總有些,比蘭州周圍的完全童山不生草木的山,已有不同了。

唐汪川前行20里到大灣頭,又20里到秤鉤灣,天色已晚,宿于此,本日共行80里。所住的店家,雖是回回,但是與其家人談話呼喚,滿口蒙語。入睡時仍以不能解決蒙語回民之謎為憾。

在很明亮的太陽光下,遠遠地看見對面來了一個馱子,上面乘一女客,頭戴潔白的帽子,以為一定是天主堂的“姑姑”,走近了才看出是一老年回婦,這才感覺我們已是涉身回民區域了。之后聽說回教婦女都要以風帽遮發,青年戴綠色、中年戴黑色、老年戴白色。回民婦女的衣服,用紅綠等鮮艷顏色比較多。在這一片土黃的西北背景里,看來頗覺悅目。

河州木橋,1932年

鎖南壩前行20里到了山頭,大夏河迂回的河身線條,在日光反射中,蜿蜒璀璨如銀蛇。下山后過中山橋,又10里經大教場,由東門進臨夏城,時已經下午3點鐘余。臨夏人事郊外迎候甚久……

到了臨夏當然要拜會地方人士,及黨政軍學各機關負責當局,深蒙優遇。商談甚洽,對于舉辦寒假小學教師講習會的事,一致贊同,立即擬定章程,推舉職員,進行一切。一路上心中掛慮的任務,竟能如此順利地完成。全縣各機關又在縣府中山堂召開歡迎大會,席間吾人(即我)致詞,以“精誠團結”為題。其大意略謂:

(一)數百年來回漢在西北的斗爭,一部由于滿清政策之運用,一部由于人民缺乏知識而易受蠱煽惑?,F在滿清雖倒,日敵猶在鼓蕩分化我中華民族之思潮。西北教育必須普及,才能打造精誠團結之基礎。

(二)目前河州地位特殊之印象,一部分由于好事者故意渲染,以增加地方與中央之距離,而謀求奔走自重之機會。一部分由于無知民眾以為河州宗教、政治,不無特殊之點,而以特殊自居,借以逃避普通人民應盡之義務。欲走上精誠團結之途徑,必須將河州真相盡力向社會宣傳,而使好事者無所假借。同時亦應先完全消除地方民眾居奇立異的傾向,而達到全國一致的理想。

(三)河州人杰地靈,前途不可限量。但以前的英雄多為變亂頻仍的時勢所造,此后諸事上了軌道,人才的產生,勢必須由教育中求之。

(四)河州人口財富都在臨洮以上,而教育的質和量遠不如之,此尤望河州父老長三思者也。

當時誠摯為詞,惟恐有開罪地方人士之處,未料會后頗蒙贊譽,而回民領袖不特贊許,竟有表示同樣意見者。吾人對于西北回漢問題,為抱樂觀。

回族老中幼合影,1936年

河州當局中,我們曾拜訪第五區專員兼保安司令馬眉山(為良)先生,其另侄保安副司令、當地駐軍團長、縣長、縣黨部書記長、教育局長等。馬團長癿(qié)藏人,是馬勳臣先生同旅的晚輩,青年有為,治軍勤奮,對于回漢關系亦多卓見,堪稱回民領袖中后起之秀。

馬專員年高德勛,有長者風范,專員等系定(舊河州東鄉)金龍池人民,生逢回漢變亂,盜匪遍地,出任巨艱,東征西討,既得地方之信任,亦為當局所倚重。伊一生之功業,亦即數十年來河州地方之治亂史也。馬先生言談中頗以回民教育落后為河州病源之一,又表示盼望能早日擺脫軍政職務,以盡其回教徒應盡之朝圣責任。

并由伊叔侄談話中領略蒙語回民之梗概:

元朝蒙古皇族有一支皈依了回教,因被放逐,一直流亡到地瘠人稀的河州東鄉,方才住定。這個團體當然是種族是蒙族,語言是蒙語,而宗教是回教,初來時人數有限,經過五六百年的繁衍,現在約近10萬。河州的東鄉如臨夏、寧定、和政以及臨洮都有蒙語回民的蹤跡,這一帶的地名,亦多有用蒙音的。蒙古文字以(至于)竟完全丟凈了,蒙語則勢力仍舊很強,其中有許多人蒙語以外不諳其他,婦女尤甚。

馬專員頗病其族人不諳國語,而設法鼓勵兒童學習之。研究蒙語的學者,如能來此作一普通蒙語與此地蒙語的比較研究,想能發現若干有價值的材料也。

穆斯林男子,1932年

河州有些老前輩:徐欽岳(紹烈)老先生,年近八旬,精神健旺,和藹可親。以往保衛地方,盡力頗多,現在不管事了,然而德隆望重,仍是萬民同欽!喇秀珊(世俊)先生是一位清末舉子,回民當中最有學識的。曾赴麥加朝圣,順便游歷歐洲各國,相與談到歐洲國際關系以及各國對于吾國抗戰之好評,似仍覺津津有味者然。近以年邁,極欲隱退修養,而政府倚重,甘肅省府委員一職屢辭不獲。張質生先生,詩文并茂,曾任馬云亭主席幕府,聞名一時。各位先生都任小學教師講習會為當務之急,并承允以任講習會董事。

《新西北》1939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镇康县| 乳源| 林口县| 高州市| 昌江| 盐山县| 沂南县| 邛崃市| 宜君县| 陵水| 阳曲县| 湖州市| 荥阳市| 电白县| 大余县| 灌阳县| 叙永县| 仪陇县| 伊宁市| 博湖县| 塘沽区| 赞皇县| 锡林浩特市| 易门县| 陆良县| 芦溪县| 喀喇沁旗| 赤峰市| 威宁| 渭南市| 张家界市| 赣州市| 故城县| 敦煌市| 梓潼县| 汪清县| 武宣县| 抚顺市| 水城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