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白化動物
白化動物 對于自然界中的物種來說,同一個物種的成員彼此的形態結構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動物中,偶爾也會出現有異于同種動物的個體,特別是在羽色或毛色等體色上與同種動物的其他所有個體有著明顯的差別,但在其體內結構與各種臟器上與同種的其他個體并無差異,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這種體色異常的個體一般都呈白色,所有被叫做白化動物。 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動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極狐、北極熊、大天鵝和白鷺等,它們并不是白化動物,其白色的體色是由顯性基因的正常表達。而白化動物是一對隱性基因純合子的產物,虹膜大多為紅色,往往還同時攜帶著其他對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顫、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為天敵所發現而受到攻擊,所以比正常個體難于存活。不過,在人工飼養的動物中,白化現象卻很常見,如白兔、小白鼠、大白鼠、白馬和白玉鳥等,它們是在長期人工精心選育和保護下培育而成的,能夠正常地繁衍后代。 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黑素合成障礙,特征為眼部、皮膚和頭發缺少部分或者全部黑色素,相比之下,單是眼部白化的情況更為少見。白化病由隱性等位基因遺傳導致。這種疾病能夠影響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魚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 白化動物大多發現在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中,其中以哺乳類中發現的種類較多,包括白蛇、白龜、白環頸雉、白烏鴉、白兔、白鼠、白猴、白狐、白獅、白虎、白駱駝、白牦牛等等,不勝枚舉,人類也有這樣的個體,屬于白化病,俗稱為“天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