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后,課業壓力大,很多孩子表示,有些跟不上了。有多年教學經驗的班主任發現,那些初高中學習成績仍然拔尖的孩子,都是有共同點的。他們的家庭氛圍都很和諧,孩子性格也很好。關鍵的是,語文成績很好,其他學科基本也在班上前幾名。
這位班主任帶過十幾屆學生了,在他看來,初中和高中,成績都拔尖的孩子,古文方面都是很出彩的。不管是平時的小測還是模擬考試,古文都占很大比例。拔尖的學生,都很善于抓住這部分的分值。這也驗證了文章開頭的“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句話的廣譜性。
現在是大語文教育,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其他學科都不算差,在班上排名前幾,都沒什么問題。尤其是進入初中后,學習內容從原來的死記硬背變為靈活掌握,需要讀懂題意,才能下筆答題。
班主任走訪過這些孩子的家庭,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時,家長無一例外都表示,孩子從小有讀小古文的習慣,從小就做了古文啟蒙。
班主任說,確實如此,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古詩文篇幅也大幅增加了,這也在提醒家長,要從小給孩子做古文啟蒙。
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老師針對孩子們為什么要學習古文,說了九個字:“詩詞,讓我們心靈不死”。她更是呼吁,學習古文應該從兒童開始。
為什么呢?因為兒童時期是一個人記憶的黃金期,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古文啟蒙的關鍵階段,一定要在這個階段,給孩子奠定基礎。這樣才能提升孩子閱讀和鑒賞文言文的能力,以后學習起來,也就沒那么吃力了。
就拿姐姐家倆孩子來說,一個上初中,一個馬上升入初中,成績都是拔尖的,每次考試都是班上前幾名,尤其是語文成績,幾乎每次都是第一,家里的獎狀貼了滿滿一墻。為啥這倆孩子,都這么優秀呢?
姐姐說,她其實也沒做什么,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倆做了古文啟蒙。因為語文是三大主科之一,而且現在語文課本中的古文學習比重,越來越重,考試難度也上來了。
所以,從小做好古文啟蒙,孩子上課聽得懂,做題也很快讀懂題意,成績和其他同學輕松拉開差距。不光是語文成績,歷史、數學等學科,也能作用到。
正是姐姐的這一個簡單的舉動,讓孩子養成了從小學習古文的習慣,現在成績才這么突出。真讓人羨慕!
那么,到底怎么給孩子啟蒙古文呢?姐姐也分享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是,讓孩子養成晨讀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后,先讀10-15分鐘的古文,熟悉古文的底層邏輯,對古文有一定的了解。
每天堅持晨讀古文,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二個方法,就是在閱讀時,找語感,朗誦時能更順利。小學階段要掌握的古文,基本都是有韻律、有節奏的小古文,讀起來有語感,也就打開了理解的大門。
就像我們平時看到的視頻、圖片中,古代私塾的孩子讀書,都是搖頭晃腦的,就是踩著節奏來的。我們不必要求孩子也這樣,但最好能找到語感,這樣有助于理解和背誦。
古文學習,是一個需要日積月累的事情,希望自家孩子進入高年級后,成績能“顯山露水”,就要從小給孩子做好古文啟蒙,夯實基礎,才能作用到以后的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