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在某種意義上有必要成為教師的榜樣。
那么,校長是否能成為教師的榜樣呢?竊以為未必。
每個校長都是一個獨立鮮活的個體,他們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借助一定的機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其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和領導力,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不可復制性。雖然拿破侖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每個元帥都會成為士兵的榜樣。許多教師對自己平凡而偉大的事業情有獨鐘,憑借對教育的執著和對學生的熱愛,立足三尺講臺,淡泊名利,甘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從這個角度看,校長對他們的影響實在有限。
誠然,幾乎所有的校長都以優秀的教學能力為前提,走上教而優則“仕”的道路。不過按照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校長要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這些工作已經明顯偏向行政管理,而非純粹的教學管理。大部分校長精力有限,很難做到專業和行政工作兩翼齊飛。因此,從專業發展來看,校長和教師的重心并不完全一致,校長成為教師榜樣的可能性并不大。
校長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不斷充實自己,永遠站在一個專業的高度。他不僅要了解教育前沿動態,科學謀劃學校未來,還要激發教師進取心,善于發掘優秀教師潛力,幫助他們制定專業成長規劃,向著名師成長。可以說,校長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永遠是學校整體的利益和發展。而教師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個人價值的實現,其中尊嚴的保持、尊重的獲得尤為重要。同時,一部分教師因為相同或者類似的工作經驗、興趣愛好、價值追求等形成相對固定的團體,對于小團隊價值的實現也較為重視。在這種思維差異的背景下,教師是不可能把校長作為榜樣看待的。
不過,在某些方面、某種意義上,校長又確實可以成為教師的榜樣。
在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今天,校長的高尚品質、勤勉態度等都能讓他成為教師的榜樣。校長可以通過獨特的人格魅力對教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引領教師朝著積極進取的方向成長發展。
陶行知先生說過:國家把整個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如果一位校長,在為學校謀發展時展現出一往無前的決心、乘風破浪的勇氣、百折不撓的韌性、樂觀豁達的精神,那么這樣的追求必然可以成為全校教師共同的追求,校長也必然會成為教師爭相效仿的對象。
好校長還有諸多特點。一個寬容的校長,不僅表現在他對教育教學的關心,還體現在對教師的耐心和關懷。不是每個教師都是校長喜歡的類型,但校長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平等對待每一位教師,鼓勵教師發揮個性,學校方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個有愛心的校長,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時時關注教師,把教師的需求放在心上,及時解決大家的實際困難,做教師貼心的“家里人”。試問,這樣的校長怎么可能不成為教師爭相學習的好榜樣?學校的發展何愁不會蒸蒸日上?
其實,校長能否成為教師的榜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自身做起,用自己專業的素養、溫暖的管理、開放的心態去做學校前行的引路人和教師成長的引領者。
(作者系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副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2年12月07日第10版
作者:張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