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為別的東西活著
現在,人人都覺得自己累。調查顯示,覺得“累”的人,比例高達97%。不管男人還是女人,當官的還是老百姓,有錢的還是沒錢的,朋友一見面都會抱怨幾句,“活得累”幾乎成了時代的口頭禪。
有人將中國人太累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種:太看重位子,總想著票子,倒騰著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眷顧著孩子。
塵世中生存,我們都沒有了自我
“就算每天只能掙到一塊廁所的地磚,也要干。”——馮婷婷,34歲,廣告公司客戶經理
馮婷婷在北京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工作,在北五環外剛買了房,背上近100萬元的貸款。她說自己“就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著”。婷婷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城里上班,從未在半夜12點前睡過覺。三個月產假,她沒有多休一天。馮婷婷說:“多休一天就少賺一天的錢,現在滿腦子都是還貸款和給孩子存教育基金,掙錢一刻不能停。”公公婆婆常說她不顧家,但除了拼命工作,她別無選擇。
“一天8小時忙個不停,工資買不起一個蘋果手機。”——劉星,22歲,某稅務局普通員工
劉星大學畢業后被家里人安排到某基層稅務局工作,她和所有90后一樣熱愛自由和新潮,而這個按部就班的“金飯碗”工作,在她看來猶如雞肋。劉星說:“每天在大廳里坐8個小時,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要干的事情一大堆,一點都不自由。”最重要的是,工資少,根本不夠花。她覺得生活就像在放慢鏡頭,每一秒鐘都覺得累,覺得無聊、沒意思。
成人為事業而忙,孩子們為成績單而忙
兩個故事,得出一個結論:每人肩上好像都有一個背簍,在生命的歷程中,愛情、事業、家庭、友誼都是裝進背簍里的小石子,無法割舍的東西越多,背簍就越沉重。對于背著它前行的人來說,累,已成為生活常態。
男人的“累”最主要表現在工作上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激烈競爭;生活上,“一家之主”的地位又要讓他們背負起一個小家,甚至自己的父母、岳父母三個大家的重擔。而且男人在遇到問題和壓力的時候,往往不善于宣泄和表達,會覺得更累。
現代社會中,女人比男人更累。首先,女性在工作中面臨的壓力一點不比男人小,但找工作、提職等事情上,單位一般都會優先考慮男性。其次,女人回家還要相夫教子,在家務上比男人累得多,對待子女、老人也比男人付出得多。第三,女人在情感上常常處于弱勢,一旦出現婚姻問題,女人的壓力更大,也更容易覺得累。
“累”并非成人的“專利”。12歲的小園在剛剛過去的寒假里基本沒有休息,上午下午兩個補習班,英語、奧數、鋼琴、繪畫輪流來,晚上還要回家做2—3小時的作業。調查結果顯示,83.6%的中學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試成績在班級前15名以內,近55%的父母希望孩子讀到博士學位。家長寄予孩子過高的希望,常常讓他們累得喘不過氣。
為了所謂的奮斗和堅強,我們對自己太狠
人活著累的一大部分原因來自于生存。現代社會,人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男人必須是孝順的兒子、體貼的丈夫、嚴厲的父親、優秀的領導、招之即來的修理工甚至服務到位的按摩師,而女人則要是溫柔的妻子、貼心的女兒、慈祥的母親、優秀的烹飪師甚至勤勞的小時工。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壓力,讓人們很難不感覺到累,過度負荷帶來的,只能是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疲憊。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會大環境讓人生出沒完沒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開30萬元以上的車,買幾萬塊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學校……看到很多有錢人的生活就坐不住了,不斷地攀比,為了掙更多的錢,不斷壓榨自己的健康。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身體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會影響心情,會扭曲心靈,會危及身心健康。其實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所牽累,被自己所負累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人會及時地調整,而有些人卻深陷其中不得其樂。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里,生活有太多的難題和煩惱,要活得一點不累也不現實。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精神狀態,以前,我們的物質生活很貧窮,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卻匱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歡鉆牛角尖,讓自己背負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慮得太周全,這就造成了我們活的累。
[編輯點評]面對著諸多的誘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會因此而迷失自己?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身體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會影響心情,會扭曲心靈,會危及身心健康。其實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所牽累,被自己所負累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人會及時地調整,而有些人卻深陷其中不得其樂。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里,生活有太多的難題和煩惱,要活得一點不累也不現實。
生命其實是可以用來享受的
減緩生活的節奏,多駐足其中的美景
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不可取,只有現在是你可以把握的。千萬別在臨終的時候,才讓護士小姐推你到病房外,去欣賞或許是你初次也是最后一次見到的夕陽。
大自然有日出日落的美景,多多欣賞它,生活會更美好。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豐富多彩,要使生活變得有趣,就要不斷地充實它。追求的事物,有可能一輩子都難實現,但生活的美好氛圍卻可以隨時營造。
有多久你沒停住匆匆的腳步,欣賞夕陽了?多久沒精神抖擻地大早起來,觀賞日出了?這些生活中可以經常見到的美景,你是不是一直在忽視它們?
你是否被繁雜的工作搞得疲憊不堪?是否在清晨被鬧鐘聲催得神經緊張?是否被一堆家務累得筋疲力盡?如果是這樣的。那么,你反思過嗎?生活為何變成了這樣?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這種追求值得自己長期生活在委屈中嗎?如果,你未曾反思過,那可能你已經麻痹了。生活的美好,是靠時時的感受與累積,而不完全是憑著幾件事情來打造。
幸福其實是自己的感覺,需要自己細細去體會。幸福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以為就在咫尺,轉眼卻還在天涯。
好花美麗不常開,好景迷人不常在
“顧此失彼”,是你該有的警惕,不要逼自己這么累。你必須先顧好、過好眼前的日子,行有余力,再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否則,如果追求不到,眼前的生活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瓊斯是一名在漁村長大的女孩,高職畢業后便參加了工作,很努力地為理想拼搏。瓊斯總對朋友說:“40歲以后,我就要過我想過的生活!”不料39歲時,她因為過度勞累得了肝癌。在醫師宣判醫治無效后,瓊斯被傷心的家人接回了漁村。
“我所追求的悠閑的生活,不就在這里嘛?可我卻拼了命地工作,想借工作換取金錢,再換取悠閑的生活。我真是笨,笨死了!”這時瓊斯才醒悟道。
如果能珍惜生命,善于勞逸結合,恐怕又會是另一種情況吧?別忘了:工作是要充實你的生活,而不是拖累你的生活!工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工作總讓你昏天黑地,感到不堪承受,就考慮辭職吧!你的危機已出現,而良機正在某處等你!
不要錯過了生命中美好的東西
美麗的東西只有在用的時候,才能更見其光華。因此,要把光鮮穿在身上,寫在臉上,用在生活的瑣瑣碎碎中,讓日子發亮。
也許,你經常去超市買一堆食品,放在冰箱里就忘了吃,直到它過了保存期限,飄出難聞的味道,才會發覺錯過了食物的保存期限;也許,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卻不舍得穿,隆重地供奉在衣柜里。許久之后,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的樣式已經過時了。這些美麗只能留在衣櫥里,留在了記憶里,流逝的青春,反而沒能因此更添光彩。
所以,你就這樣錯過了生命中很多美好的東西。沒有在食物最可口的時候品嘗它的滋味,沒有在最流行的時候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就像沒有在最適當的時候去做的事情,想起來,都是一種遺憾。
人們因為“不舍”會造成很多的浪費。精致的東西不用它,平白冷落,便是糟蹋。美麗的衣服不穿它,多放幾年,身材變形走樣,再美麗也是枉然,只能增加嘆息而已。
慷慨地對自己“及時行樂”
在為了事業打拼的同時,想想自己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努力,不是為了車子、房子、票子而努力,而是為了生活得更好,才努力去掙車子房子和票子的。不論長或短,我只希望當我的生命走到終點時,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希望那時我們可以很滿足地對所有人說:我努力過我也享受過,我的人生沒有遺憾。
人生變幻無常,就如玩大富翁棋一樣,走到問號那一格,誰知會抽到一張什么樣的牌呢?人生在世,不要想得太多,想做就做,想吃就吃,想愛就愛,學會慷慨地及時行樂吧!
[編輯點評]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個人一生的確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緊張匆忙了。但是,也正因為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不抱野心,只為自己高興而好好做成幾件事了。
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別讓欲望奪走了你生活的方向盤
現實中,窗外的行人整日忙碌在鋼筋水泥構筑的城市里,有多少人在城市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迷失,又有多少人似乎已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斷膨脹的欲望麻木了我們曾經感受快樂的神經。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于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于人的心態。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人要學會自我滿足。這里說的自我滿足,不是驕傲自滿,也不是阿Q精神,是對環境的適應。人應該學會改變環境,但更要學會適應環境,要做到這兩樣都有不容易,這是人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可以了。人應該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標。欲望和愿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強烈要求,而后者是人主觀世界的一種目標。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應該克制,不能放縱。品質高尚的人,不一定沒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從能克制欲望到無欲,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修養品德的過程。無欲則剛,是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變化的,當你疲于奔命中終于滿足了那一欲望時,會發現它早已不是你當初所狂熱追求的,最簡單的例子:也許你此刻正在為曾經錯過某一個人而深感懊悔,但現實中他早已變得不是你曾經想象的樣子!
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不能把“需要”和“欲望”混為一談,兩者的差異是很大的。人類的基本需要都差不多,不外乎擁有自尊心、成就感,得到別人的贊同、關愛與尊重,至于我們認為自己非要不可的東西,其實都是我們希望擁有卻可以輕易放棄的東西。
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最好是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欲望越少,越能活得輕松。有位智者說:“成功就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快樂就是接受你得到的東西。”佛家也有類似的說法:“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若想活得知足快樂,就不要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
你可以算算自己擁有多少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好福氣,然后慢慢享受那些你早就擁有、卻從未珍惜的福分,再想想忙碌的生活讓你放棄、損失、遺忘了哪些值得珍惜的事物,珍惜身邊事物,并不是說你不該追求其他東西,兩者可以并行不悖。減少欲望,反而比較容易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得到其他的東西;欲望越強,想要的東西越難到手。
渴望過富裕的生活雖是人之常情,但你真的需要那種生活嗎?有些人為了追求這種生活,往往犧牲了原來擁有的一切,例如人際關系。生活過得越優裕,得到的滿足也越少。不要相信媒體上報道的那些“富裕生活”,浮華的生活不一定帶給人安寧、快樂與滿足。媒體并沒有告訴社會大眾,拼命追的后果,擁有富裕生活的人即使遇到可以體驗快樂與滿足的機會,也常與之擦肩而過。正如好萊塢明星斯莉克所說:“不管你的床鋪多么寬大、多么柔軟、多么溫暖,你還是得起床。”
不知節制,是人類普遍共同的心理。任何東西都是過猶不及,水喝太多,也會傷身。過于沉溺于某些東西——包括維他命、工作、食物、派對、運動、球賽、飲食、娛樂、舒適等等——無法讓人產生成就感。我們也要懂得自我節制,一旦走火入魔,將來就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平衡。
有首歌的歌詞說:“我們就要成功,卻還是不滿。”這正是大多數人的寫照,他們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滿足,因為他們什么都想得到——要名要利,還想擁有華廈豪宅、別墅、名車、迷人嬌妻、模范子女、知心好友,什么都想要是一種病態、貪婪的心理。
用他人標準衡量自己,其實是虐待自己
上天并沒有創造一個人的標準,他使人類有了個別獨特之分,猶如他使一片雪花有個別獨特之分一樣。你身為一個人,不必與別人比較高下,因為地球上沒有人和你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人,你不“像”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變得“像”某一個人,沒有人“要”你去像某一個人,也沒有人“要”某一個人來像你。
不要拿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因為你不是“他人”,也永遠無法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活著應該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旨意。失去自我的人,總是考慮別人的看法,這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所以會活得很累。
[編輯點評]人生充滿了太多的無奈,太多的嘆息。在一聲聲嘆息中,我們不能失去了自己,失去對命運的把握,然后麻木的活一輩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的幸福應該自己來主宰。
學會放下包袱,活在當下
撕掉“強者”的面具,承認自己是個平凡的人
蕓蕓眾生,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做出驚天動地大事者畢竟是少數。但人們總想表現得像個強者——他們也許不知道,這樣做可能會使壽命縮短。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面子。他們害怕被別人看不起,“無能”、“窩囊”是他們最難以容忍的評語。其實,承認自己的平凡并不會損害男人的尊嚴,卻有助于保持心態的平衡。
所以,在與你的上司、朋友或愛人談話時,可以嘗試說說“我不知道……”,“我恐怕不能……”或“我不能……”,看看會發生什么……什么也不會發生,對嗎?扔掉無論如何都要做個強者的念頭吧,那樣既不切實際,也會害了你自己。
其實你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盲目攀比,只會讓自己苦不堪言
攀比的心理會讓你錯過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光。謀求發展的年輕商人會很自信地說:有朝一日,自己和某某一樣當上大老板,有足夠的錢購買所有想要的,升上高位……可是多“大”為大?多少錢算得上足夠?多“高”稱得上高?因為攀比,“有朝一日”永遠都不會到來。
攀比只能為你增添追逐的勞累。同樣是商人,別人有名車寶馬接送,為什么我不能擁有?別人可以觥籌交錯,眾星捧月,我不能風光無限嗎?別人可以享受別墅豪宅,我就不會有更大的“天地”嗎?然后,他們更努力地賺錢,為房子、車子、妻子、面子……馬不停蹄地工作,朝著“那一天”窮追猛趕,頭發白了,皺紋深了,錢是多了,但是心卻一直是勞累的,又有何快樂可言?
有句格言說得好:“如果你僅僅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就會實現,但是,如果你希望比別人更幸福,那將永遠都難以實現。”這正道出了現實生活中許多煩惱的根源,盲目攀比不等于進取和競爭,商人的生活也不等于賺錢和生意。
活在當下,才能享受生活
有人問一個禪師,什么是活在當下?禪師回答,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就叫活在當下。
活著的人,有活在過去的,有活在未來的,但能真正的活在當下,少。
人就活在三種時間狀態,過去,當下,未來。而過去的就是已經發生過的,即使結果不令人滿意,也沒誰可以去改變;未來沒有發生的,誰也沒辦法可以提前預知。因此,三者中只有當下的事情,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去改變的,那么我們就不要輕易的喪失這個機會,抓住它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珍惜當下的一切。
的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無論如何,每一個人總有能力讓自己輕松一些,快樂一點。回頭想想我國的教育,為什么總看不到這些人生細微處,每每總愛喜好英雄事跡以及英雄那高大的形象加以近似夸大的宣傳,其結果是孩子們不知道快樂為何物。
難道不知道,生活中每每令人感動的往往是那些細小的、卻無處不蘊藏情感的小事么?活在當下,用心珍惜眼前人,在面對挫折困難時都保持良好的心態,讓心靈獲得安頓、滋養和成長。
[編輯點評]人生苦短,何必背上那么多沉重的行李上路?活在當下,過好現在,是我們可以把握的。何樂而不為?
降低幸福的標準,不要成了面子的奴隸
小說《死要面子活受罪》男主人公孟振華是個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他學畢業生,他正直、善良、真誠、樸實,對事業充滿熱情,對生活充滿激情,然而在充滿誘惑的現實面前,他的世界觀卻不斷地受到挑戰,為了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為了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他在工作中屢屢受到打擊,事業屢屢遭受挫折,領導嫌他“不懂事”,同事笑他“缺心眼”,朋友勸他要“要想混出個人的模樣,首先就得學會當狗”,可是,只因放不下讀書人的臭架子,他甘愿“死要面子活受罪”,這種孤傲的性格,不僅沒有為他挽回尊嚴,反而給他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妻子“哀其不幸,恨其不爭”,對他漸漸失去信心,對生活也漸漸失去了幻想,一個原本幸福美好的家庭,就這樣開始頻頻亮起紅燈。
面子是什么,說得通俗一點,面子就是包袱,就是負累。他只會讓你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優柔寡斷,會顧及到很多種因素,讓你猶豫不前,最后只能與機會說再見。
有的人活了一輩子只為面子而活,到最后卻丟了面子;而有的人甩開面子的包袱,努力奮斗,最后卻贏得了面子。說到底,面子就是身邊的一層枷鎖,只有掙脫出它的束縛,才能讓一個人重獲新生。
人,不要一生到頭成了面子的奴隸,要勇敢地對它說“不”。要勇敢地做回真正的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經受住人生的洗禮,才能擺脫面子的束縛,才會取得成功。
和自己好好相處,做自己的朋友
cindy最近去參加一堂情商成長課,現場培訓師讓大家做個游戲:每人在碩大的教室里找個單獨的空間坐下,不能說話,也不能離開,限時10分鐘。30秒時,她開始四處張望,看看同學們都在干什么;3分鐘時,她有些蠢蠢欲動,擺弄著手機,心想今天怎么沒人找我;到了5分鐘,她開始坐立不安,而身邊的人陸續開始蠢蠢欲動,要不整理頭發,要不玩弄衣角;8分鐘過去了,她無奈地看著培訓師,擠眉弄眼地示意能否快點結束這場折磨。時間一到,cindy周圍的同學不約而同地大松一口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最難相處的對象是自己!
學習與自己相處是個重要的心靈功課,也是善待自己的絕妙良方。每天花15至20分鐘,讓自己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靜地和自己對話。這么做能理清思緒方向,清除情緒垃圾,就好似為自己的情緒能量加油,回歸輕松自在的自我,因為把自己照顧好,你才能更有能量去照顧別人。
學會傾訴,倒出內心的痛楚
人們為了生存和在競爭中獲勝,每天奔波于職場、家庭、社會各處。遇到上級領導,謙遜恭敬,察言觀色倍加小心;進入職場,如履薄冰,耳觀六路處處小心;遇到重要客戶,熱情洋溢,還要處心積慮的為成功而多方努力;遇到的人各式各樣,遇到的事錯綜復雜,心情也會隨著你的感覺而不斷變化,成功的興奮,失意的沮喪、痛苦的悲傷、不公的憤懣。這些情緒長期在心里積存,并不斷的產生很微妙的變化。那種壓抑和郁悶產生的能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釋放和調節,必將對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
在傾訴中人們能獲得安祥寧靜,釋放心靈的一隅,獲得心靈的慰籍,看到一個安然的世界,孤獨在傾訴中化為煙云,痛苦在風中漫天飛舞,裊裊飄散……在傾訴中,傾訴者能獲得釋放的快樂,傾聽者能與傾訴者共同承擔痛苦和快樂,一起觀看太陽的朝升暮落并感受它的燦爛和蒼涼。
[編輯點評]當一個社會對他們的看法是成功或者失敗,或者太黑、太白、太窮、太胖、太傻、太性感或者太不性感,這雖然很殘酷,但最終你還是能夠克服的,真正的難克服的困難是你對你自己的看法。
無論發生什么,切記先善待自己
再困惑也要休息,再無助也要放下
在生活上善待自己,別在道理上。道理是真的,但真的不夠力量,知道道理并不保證讓我們活得更舒服,更愉快,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
再困惑也要休息,再無助也要放下,一點一滴地善待自己,照顧自己,這比處理照顧不來的問題更重要。回歸生活細節,不管際遇和心情如何,我們有責任先吃好一頓飯,睡好一個覺,打點自己,執拾自己。
人的一生,來去匆匆。我們在親人的歡聲笑語中誕生,又在親人的悲傷哭泣中離去。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生與死,但我們應慶幸自己擁有了這一生。
人就這么一生,都希望有個幸福的家,每天都快快樂樂。但生活中,不是一切都盡人意,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煩惱。人的一輩子,有多少無可奈何,邂逅多少恩恩怨怨。可是想到人不就這么一輩子嗎,有什么看不開的?人世間的煩惱憂愁,恩恩怨怨幾十年后,不都煙消云散了,還有什么不能化解,不能消氣的呢?
人就這么一生,我們應快樂地度過這輩子。只要我們不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對理想的追求,只要你虔誠地去努力,樂觀地去對待,事業上有好的機遇,應有超人的智慧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因為人生短暫,時光如劍,讓我們人生的每個季節都光輝燦爛。
人就這么一生,我們不能白來這一遭。所以讓我們從快樂開始!做你想做的,愛你想愛的。做錯了,不必后悔,不要埋怨,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跌倒了,爬起來重新來過。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下次會走得更穩。
善待自己,不需要金錢,不需要贊許,不需要美味佳肴;磨難的歷練是財富,奮斗的勇氣是靠山,只需要拼搏,只需要努力。就像那雄鷹,就像那野花,綻放出專屬自己的奪目光輝。
[編輯點評]人,永遠是矛盾的主體,經常處在猶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夾在世俗的單行道上,走不遠,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個難以琢磨的生靈,最了解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開心是過一天,煩惱還是過一天,那為何不讓自己開開心心地過上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