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很高興來到北京畫院美術館,跟大家一起來分享關于齊白石早期山水畫研究。齊白石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以花卉為主,同時兼擅人物和山水。山水畫在他的藝術生涯之中不是占主流,甚至在他早期的藝術創作之中,山水畫還是處于末流之中。
齊白石的早年是一個木匠,后來他畫肖像畫,主要是給別人畫寫真像,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做“金臉銀花卉,要討飯畫山水”。畫肖像畫在當時的湘潭地區是非?;鸬?,尤其是有一些家里面有去世的,他就立馬可以去給他寫真,寫完真之后立馬就可以收到錢,是一個比較實在的。反而對于山水畫來說,因為要求文人趣味比較多,而且要求傳統功夫要特別的深厚,所以說山水畫到晚清以來,在整個花鳥、山水、人物之中,是處于不太受人重視的。
所以說在齊白石的藝術生涯中,他的山水畫一直以來也不是特別的受到人的關注,基于此的話,我一直以來對齊白石的山水有一種偏好,因為我覺得通過了解他不同時期的山水,對于我們了解一個完整的齊白石藝術形象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說我研究齊白石的山水,主要是從早期的山水,主要是從這幅畫開始入手。
1917年,齊白石《山水畫》(廣東省博物館藏)
這幅畫是作于1917年,收藏在廣東省博物館,這幅畫非常有意思,上面有一個題詩,“丁巳九月十七日,湘潭齊璜羈于京華,故山兵亂,欲歸無家。天日和暢,作此以奉寶臣先生”。這個寶臣先生是誰,現在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作品是他山水畫早期和晚期最重要的一件過渡時期的作品。從這一年開始,也就是1917年,齊白石的畫風開始逐漸的轉變,以至于又有了后來的一個“衰年變法”。
我曾經在這里給大家一起分享過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歷程,包括他受陳師曾的影響的過程,所以這件作品可以看作是他山水畫早期和晚期的最重要的一個分水嶺。而且我們從山水畫的構圖和筆法氣韻,也不難看出這是一件非常傳統的齊白石早期的山水畫,和當時同時期的其他山水畫家一樣,他們都走過比較相同的這么一個藝術經歷,比如他們是從四王入手,從王時敏、王原祁、王翚、王鑒他們入手,有的甚至追溯到董其昌,追溯到文徵明、沈周,一直到元四家,他們是從傳統這樣一路下來的,到了他自己變法以后,就開始有了很大幅度的天翻地覆,在筆墨,在氣韻,在構圖方面的變革。所以說我們先了解一下齊白石早期山水畫的一個演變過程。
關于早期山水畫的源流。專門研究齊白石藝術的一個著名學者郎紹君先生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他就談到齊白石的山水畫,他認為主要是來自于《芥子園畫譜》,主要是有好多的因素,一個是我們現在所發現他早期有一幅山水畫是直接臨摹自《芥子園畫譜》,這件臨摹自《芥子園畫譜》的作品,后來收錄到由郎紹君主編的《齊白石的全集》里面,但是后來也有學者寫文章對它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件作品極有可能是假的。
王槩、王蓍等編《芥子園畫傳三集》書影,乾隆刻本,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當然郎紹君在他的一篇文章叫做《卅年刪盡雷同法:齊白石山水畫》專門講到齊白石在20歲,也就是1884年的時候,獲得了一套《芥子園畫譜》,其中《山水畫譜》便成了他學習山水畫的一個啟蒙老師。我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也比較相信他這種說法,但是后來我找到齊白石最原始的這句話出處的時候,我產生了一點點的疑問,也就是齊白石在他的《白石老人自述》中有這么一段,他的原話就是“我20歲,在一個主雇家中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五彩套印,初二三級,可惜中間短了一本。雖是殘缺不全,但從第一本畫起,直到畫成全幅,逐步指說,非常切合實用。我仔細看了一遍,才覺得我以前畫的東西,實在要不得?!?/p>
他有一種今是而昨非的感覺,他有一種畫人物不是頭大了就是腳長了,畫花草不是花肥了就是葉瘦了。較起真來似乎都有點小毛病。這里齊白石講到了《芥子園畫譜》里面是對人物對花草的影響,完全沒有提到他的山水的影響,而且中間專門提到了短了一本,就是缺了一本,經我推測的話,極有可能缺的這一本剛好就是山水畫。所以說齊白石無法在這個《芥子園畫譜》之中,找到他自己學習的脈絡。同時,齊白石也許是對于山水畫本身沒有什么感覺,他當時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人物和花草之中。
所以說無論是哪種情況,無論當時是缺了一本《芥子園畫譜》,還是說他當時的注意力不在山水而在人物和花草,這說明早期《芥子園畫譜》對齊白石山水畫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這就是齊白石所說的乾隆年間的那個刻本,他在一個主雇家里面看到的,當然這一套《芥子園畫譜》目前是收藏在我們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圖書館里面,這個是乾隆年間的刻本,跟齊白石所看到的刻本是一樣的,而且他當時講的是一個全彩的五色套印,這就是全彩的五色套印,在乾隆年間印到如此精湛的地步,是比較珍貴難得的,所以說這一套《芥子園畫譜》,目前是我們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善本書。
《芥子園畫傳》中的“唐寅山水”
《芥子園畫譜》里面講到唐寅的山水,一方面可以看出當時的《芥子園畫譜》在印刷術方面的確是非常的精湛,甚至我們看到這種套色的印刷并不亞于晚清民國時期的珂羅版的印刷,晚清民國時期的很多珂羅版印刷還是黑白的,這是全彩套印的,而且它整個筆法什么都很清晰。雖然是有一些顯得死板,但作為初學山水畫的人來說,看到這樣的一個畫冊已經是足夠了,它那個清晰度并不亞于目前我們彩印普通的畫冊。所以說這個《芥子園畫譜》是很多畫家進入繪畫殿堂的一個入門的初級課程,是中國畫家的一個很早期的啟蒙讀物。
但是很遺憾的是,齊白石他并沒有看到這一套中的山水畫譜,只看到了人物和花鳥,所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齊白石早期的山水畫,受《芥子園畫譜》的影響還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齊白石早期的山水畫主要是受誰的影響呢?其實正如剛才所講到的一樣。
(圖文/少白公子)
畫家簡介:
湯發周年少時曾叩拜齊白石最疼愛的小女兒、著名國畫家齊良芷女士為師。齊良芷女士親授湯發周國畫、篆刻、書法、為其起筆名子海,號少白,并贈“白石山堂”墨寶一幀和“白石傳人”“少白”,印章各一枚。親得畫壇巨匠家傳真諦,后在齊良遲、郭秀儀、齊秉正、王硯方等眾多齊派大師的指點下,畫藝在繼承的基礎上發生質的飛躍,其筆下百態千姿的墨蝦,活靈活現,趣味盎然。他擅長畫魚、螃蟹、壽桃、蝴蝶、蜻蜓、蟬、小雞。吸眾家之長,將大寫意花鳥與工筆蟲鳥草有機融匯。并將白石老人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貴在傳神”的境界作為畢生的追求。
先生他喜讀書史,略曉古今之事,頗舒已懷,日三省而知不足?,F為中國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師,齊白石美術館終生簽約藝術家,上海齊白石研究會會長,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白石藝術基金投資人,齊白石品牌聯盟秘書長,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首席戰略官,齊白石書畫大數據鑒定專家,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少林禪拳書畫院副院長,風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畫師,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河南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創辦人,華中地區河南區域齊派創新繪畫藝術培訓基地總監,中國建設報河南記者站記者,華中地區齊派書畫展銷基地總負責人,專門研究“齊派”技法近十年,其中以“畫蝦“造詣最深,先生筆下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為此,齊良芷女士特為他的作品制定潤格和作品集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