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人一直以炎黃子孫自稱。因此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人都是炎帝和黃帝的后代。其實這樣理解就錯了。中國人之所以成自己的是炎黃子孫,并不是因為真的是炎帝和黃帝的后代。炎黃子孫這一稱呼與“龍的傳人”是一個意思,都是一種象征意義。
我國現(xiàn)在有千百個姓氏,其實這千百個姓氏都是有上八大姓演化而來的。上古時期,中原大地上有八個部落。后來這八個部落就分別以他們部落首領(lǐng)或者是部落名稱為姓氏。比如炎帝生于姜水,因此炎帝的后代就以姜為姓氏。
后來到了周朝實行分封制度之后,周天子將天下的土地分給貴族們買那些貴族就漸漸地以自己的封國名稱為姓氏。后來還有中途因為迫不得已的原因改姓的。漸漸地,中國的姓氏就越來越多了,一直發(fā)展到今天的百花齊放。
中國人之所以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其實也不是毫無依據(jù)的。因為黃帝與炎帝聯(lián)合起來擊敗蚩尤之后,統(tǒng)一了中原各部落,成為華夏各部落的主人。后來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的等人都是皇帝的后代,包括周朝的統(tǒng)治者也是黃帝的后人。周天子又將天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孫。因此很多人認為,黃帝是中國人的祖先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也有不是的,至少有兩個姓氏不是炎黃子孫,而是蚩尤的后代。這兩個姓氏就是屠和鄒。蚩尤被黃帝和炎帝打敗之后,他的族人就散落到了各地。其中很多人融入了炎帝和黃帝的部落,也有人躲進了深山老林中,形成了現(xiàn)在的苗族、瑤族、羌族等。
不過中國人是一個大家族,即使不是炎帝和黃帝的后代,也是可以稱為炎黃子孫,或者龍的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