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0年,人類社會將與地球環境和諧發展,人們過著真正的幸福生活。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一夢想的實現大致將經歷分為以下幾個重要階段。●短期(2030年前),我們將繼續利用現有技術來解決問題。在健康方面,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在線醫療和人工智能來管理健康,癌癥的超早期發現將變成現實。虛擬空間不斷擴展,將給身處其中的人帶來更加真實的感受。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遠程辦公,越來越多的人工作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密碼簽名、生物識別、身份管理等安全技術不斷進步,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中的個人信息被綁定到一起,虛擬空間的安全性進一步增強。隨著環境綜合監測傳感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災害和傳染病風險的認知會更加準確。人們對氣候變化的危機意識有所提高,環保意識已經在人們心中扎根。經濟活動中的供應鏈得到優化,環境負荷逐步降低。●中期(2040年前),現在仍處于萌芽階段的新一代創新技術將得到應用。隨著遠程醫療技術的逐步推廣、醫療和護理保險制度的定制化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健康差距將逐漸縮小。政府將幫助人們建立各種聯系,緩解人的孤獨感,降低孤立風險。虛擬空間將成為重要的工作場所和活動場所,在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比重與現實空間相當。虛擬空間中的服務市場和娛樂市場將大大擴展。一部分人會逆勢而行,尋找回歸現實之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工作范圍進一步擴大,人類勞動將集中于可發揮人類創造力的領域。機器取代人工的步伐會越來越快,人的一生要經歷多次學習與工作的循環(超級繼續教育),安全網絡進一步擴大,社會差距將得到糾正。自然災害的風險將變得可視化,人們會自然地利用這些信息選擇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并規范個人行為。一旦災害或疫情發生,社會將提供個性化的疏散信息和防疫信息,現實空間中的大部分活動可按需轉移至虛擬空間。此外,我們將大力發展環保產品和服務,使之成為社會主流,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的環境負擔。●長期(2050年前),我們將實現人類與人工智能和諧共處的“自治去中心化合作”社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將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管理、社交、勞動、休閑等各個領域都會出現機器人的身影。人類將擁有兩個分身,分別是虛擬世界的分身(虛擬分身)和現實世界的分身(物理分身),人們可以利用分身來進行替代勞動、協同作業,還可以與他人共享某種經歷。社會體系將建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與人類相互合作、共創價值的基礎上。在環境方面,人類社會將實現碳中和,實現電力能源的脫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和服務的環境負擔。與此同時,每個人的全球環境負荷信息將完全可視化,社會體系升級為循環型供應體系。●超長期(2070年前),我們將迎來一個面向22世紀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人們能夠自由決定生活方式,不受生活或工作場所的制約。每個人將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的分散生活在各處。那時,人們無須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做出選擇,無論在哪里都可享受到十分愜意的生活。通用人工智能將得到普及,人類能夠自由拓展身體功能,人體與機器進一步融合,能夠根據個人生活記錄調整并保持健康狀態,每個人的衣食住行都與人工智能機器人密切聯系在一起。人類能夠與他人分享經歷和感受,甚至能夠“化身”為其他生物(動植物),體驗它們的世界。強制性勞動將幾乎被機器取代,人類通過一定的活動對社會做出貢獻,以此獲得相應的生活保障。人類可以精確預測自然災害和傳染病的流行,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人類還將制定并完善相關法規,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全部納入管理范圍,推進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治理工作,這將進一步提高社會信用度。在環境方面,人類將實現糧食的循環生產,成功將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在地球可承載范圍內,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在前文中我們對50年后的未來世界進行了梳理。對于這樣的未來,您有什么想法?是否認為筆者過于樂觀?這里列舉的所有技術,或者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或者即將進入應用階段,它們研發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現在,所有人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災害的沖擊,因此技術升級和社會改革的進程可能會大幅加速,這樣的話,文中所描述的未來世界很可能會提前到來。當然,這并不是說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接受新技術,社會問題就會奇跡般地迎刃而解。正如本書反復強調的那樣,任何技術都天生具有正反兩面。人類如果沒有理解什么是未來、怎樣才能創建美好未來,只是一味追求技術發展,那么所謂的未來是不完整的,是無法實現“人的”富裕的。如果我們想給3X(數字、生物、通信三大領域帶來的社會變革)找到真正的舞臺,那么急需升級更新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人類自身。在遙遠的19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尋找食物在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遷徙。他們用科技和社群的力量馴服了野生動植物,順應四季的更迭循環,在某處土地上扎根下來,繁衍生息。18世紀以前,人類依靠社群(村落和大家族)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后來,得益于生產技術的爆炸性發展,人類將能源物資、人力等所有資源集中起來,不斷創造出適應規?;a的社群,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當今,人類正處在時代大變革的風口浪尖。如果我們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就一定不能成為技術的奴隸或者社群的附庸。我們每個人都應成為這場變革的主體,使技術和社群為我所用。未來世界會變成什么樣?人類未來的生活會有什么改變?我們將會處于怎樣的環境中?技術革新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未來的工作是什么樣的,需要具備什么技能?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未來科技帶來的道德困境?
未來世界,注定被技術重構。人類社會已經步入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大門,以上問題是現代所有人都必將面對的問題。對于未來,馬斯克認為,“最有危險的事情,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動”。早一點思考未來,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掌握先機,也避免被時代淘汰。
為此,特別推薦先知書店獨家好書——“未來四書”:《未來技術》《未來工作》《未來世界》《未來道德》,以前沿視角,透過四個維度,洞悉人類未來社會發展的機遇和挑戰。AI、區塊鏈、機器人技術、合成生物學、3D打印、加密貨幣、量子通訊......各種可能在未來大爆發的技術,這套書均有獨到的論述。新興工作的世界、新型經濟模式、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和道德困境,書中也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解析??梢哉f,讀這套書,就相當于打開了未來世界的大門。
如果你想了解未來學,想了解未來的技術、工作、世界和道德,那么這四本書絕對不容錯過。它們可助你輕松入門未來學,全面掌握未來核心要點,走在新世界的前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