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斬馬刀和苗刀都是長桿雙手刀,為何一個刀柄那么長,一個刀身那么長

中國古代的刀大多以單手刀為主,但是一直有雙手刀存在,在明代雙手刀甚至一度成為主流。今天,大概有三種雙手刀大家較為熟悉:單刀,苗刀,斬馬刀。

單刀是明代的一種長刀,和咱們今天武術套路里的“單刀”是毫不相干的兩個概念。咱們今天武術套路里講的“單刀”,是指用一把單手刀的套路。在明代,單手刀要么作為輔助的自衛武器,要么搭配盾牌,不可能單獨使用。而明代單刀,需要兩手共用,一個人只能用一把刀作戰,故而稱之為單刀。

明代單刀是軍隊的裝備,規格相對統一,但是細分的話有不同制式,但是大體上長度都在160左右。

《武備要略》中記載,單刀長四尺九寸(約157㎝),其中刃長三尺五寸(112㎝)、柄長一尺四寸(約45cm)。《武備要略》中記載的苗刀刀法,與《單刀法選》中記載的刀法一致,步法靈活,刀鋒輕靈,當為輕裝部隊的刀法。

但是《單刀法選》記載的單刀則長五尺(約160cm),刃長三尺八寸(約122㎝)、柄長一尺二寸(約38cm)。相比之下,《單刀法選》記載的單刀是明代民間習武者用的苗刀,刃長更長,柄長更短,在操作上的難度要略大一些。

不過,這些都是定式,實際上古代很難保證每批鍛打的刀劍長度各方面保持一致,所以傳世的單刀長度都不相同,但是大體上都在160cm上下。

上圖:傳世明單刀,長167㎝

明代單刀還有兩個變種,一個是長刀,一個是兼弩之刀,一個是單刀的放大版,一個是縮小版。

長刀刃長五尺(160㎝),柄長一尺五寸(約48厘米),共長六尺五寸(208㎝),重二斤八兩(約合今天1.5公斤)。長刀的刀鐔前還有一尺長的護刃,在很多動作里,可以握持這里的護刃進行攻擊。

上圖:明長刀的護刃可以手持,圖為韓國演練《辛酉刀法》

而且得益于明代的鍛造工藝,長刀重量只有1.5公斤,可謂堅固力量和靈活。所以長刀的刀法非常詭譎,像刀、像槍、像拳、又像大刀,令人捉摸不得,而明長刀的刀法,便是大名鼎鼎的《辛酉刀法》。

上圖:辛酉刀法

萬歷年間,明朝軍隊抗倭援朝,曾經傳授武藝給朝鮮軍隊,這其中就包括了《辛酉刀法》,至今,辛酉刀法在韓國依然保存完整,并有多個流派。

兼弩之刀是弓弩手攜帶的輔助裝備,因為弓弩手不方便裝備盾牌,故而也用雙手刀進行近戰。兼弩之刀長三尺六寸(約115cm),柄長一尺(32cm),刃長二尺六寸(約83cm),是一種輕便的雙手刀。

上圖:裝備兼弩之刀的弩手

兼弩之刀非常陰狠,往往出其不意,在實戰中甚至有暗藏飛刀,趁勢丟出的打法。

咱們今天民間的苗刀刀法套路,也大多來源于明代單刀的刀法。但是,網絡上很多說法將單刀和苗刀混為一談,這是非常不對的。

首先,在民國之前,并沒有苗刀的說法。換而言之,苗刀是民國時期才真正成型的,是一種出現較晚的武器。

上圖:苗刀

其次,苗刀和明單刀在形制上也有細微的差異。相比而言,苗刀長度一般為130cm到140cm,比一般的明代單刀短,又比明代兼弩之刀長。而且苗刀后端刀身比一般的明代單刀要直一些,到刀尖部分才有一些弧度,而單刀則是從頭到尾都有弧度,有些甚至刀柄都有弧度。

上圖:單刀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苗刀肯定是由明代雙手刀發展而來的。這種形制在清代就已經出現,當時稱之為“雙手帶刀”,是清代綠營兵的裝備。近代的苗刀刀法大多出于天津紀氏一門,而紀氏一家又曾經世代為綠營的教習,熟知雙手帶刀刀法。

上圖:雙手帶刀,長約135厘米

為什么“雙手帶刀”會被改名“苗刀”,是個未解之謎,說法不一。

有人認為,明代單刀又叫“明倭刀”,“明倭”讀錯了,訛傳為“苗刀”。這種說法顯然沒有道理,因為苗刀的直系前身是“雙手帶刀”,而非直接繼承自明代的單刀,不會產生如此訛誤。

還有人說,苗刀看起來像“禾苗”,故而得名。這種說法流傳甚廣,但是武術大師馬明達前輩卻不認可,他認為將“雙手帶刀”改名為“苗刀”的人是個“淺人”,是民國年間文化低下的江湖拳師之類。

上圖:實戰武術大師馬明達

經過長期研究,馬明達先生終于發現,“苗刀”之名并非沒有依據,但依據的不是嚴肅的歷史典籍,而是清代乾隆年間一部以明代抗倭戰爭為題材的武俠小說。跟著武俠小說走,借助小說來編造名號,自壯聲色,看來不僅僅是咱們今天一些組織的特色,自民國以來已經不乏這類人了。

相比之下,“斬馬刀”這個名字的由來那就非常久了,在宋代就有了被稱之為“斬馬刀”的武器,史書記載宋代的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也就是大概一米長,但是刀鐔比較長的環首刀,其形制已經不可考。在明代的《武經總要》里,已經沒有記載“斬馬刀”的形制,應當已經失傳。

上圖:可能為宋代戰馬刀的文物

中國的武器在清代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像單刀演化為雙數手帶刀,已經算變化較少的了。我們今天武術套路里最常見的刀、劍、槍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清代風格,與清代之前武器風格迥異。

上圖:武術單手刀,與之前的漢刀、唐刀、明刀風格迥異

上圖:清代單手刀,今天武術單刀的直接祖先

上圖:明代單手刀

因為滿清入關之后,強力推行滿化政策,不僅在地方上實行剃發易服和滿漢分治,在軍隊中也有類似的政策。八旗兵武器為滿洲風格,而且做工精細;綠營漢軍武器雖有不同,但是也逐漸受到滿洲風格的影響,除了少部分武器裝備外,很多都被滿洲同化。

但是漢人組成的綠營兵依然有一些保存著明代風格的武器,除了雙手帶刀之外,斬馬刀也是其中一例。

綠營斬馬刀的得名,自然是附會宋代的“斬馬刀”,而且為了避免文字獄之類的麻煩,綠營兵閉口不談斬馬刀和明代雙手刀之間關系。斬馬刀長四尺八寸(約153.6㎝),刃長三尺四寸(約109㎝),柄長約44.6㎝。

上圖:目前市面上的斬馬刀造型大體符合歷史,但是刃長普遍偏短

咱們今天很多人認為的斬馬刀有著非常寬大的刀片,造型和民國時期的大刀片很像。實則不然,斬馬刀最寬處寬4.8厘米,考慮到一米多的刃長,這個寬度并不算夸張。

相比之下,八旗兵的職官刀刃長二尺二寸(70cm),就已經將近4.2㎝寬,而綠營裝備的樸刀刃長才44㎝,寬就已經達到了7.68厘米。

上圖:清代樸刀

不過,細窄的刀刃并不會影響刀的劈砍力,所謂“快馬輕刀”,這種追求輕型化的思路是符合當時全世界范圍內刀具的發展方向的。有些斬馬刀的刀尖,與一般的雙手帶刀、單刀不同,并非日式刀尖或平背刀尖,而是大刀刀尖。

上圖:單刀的刀尖一般為日式

上圖:苗刀的刀尖一般為平背式

上圖:出土斬馬刀,為大刀形刀尖

大刀刀尖的重心微微靠前,犧牲了一部分刺擊的功能和靈活性,但是可以將斬擊的力量加大。明代也有類似的形制,不過不叫“斬馬刀”,而叫“樸刀”,也是一種細長的雙手刀,也算單刀的變種之一。

在《水滸傳》里,好漢們打家劫舍用的家伙,就是明式的“樸刀”。盡管綠營兵對明代雙手刀的影響諱莫如深,但是明式樸刀和清代雙手刀的關系,還是顯而易見的。

上圖:明式樸刀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苗刀是單刀的后裔,而斬馬刀是明式樸刀的后裔,明式樸刀又是明單刀的變種,三者之間有所關聯,但是決不能混為一談。

注: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投稿作者毛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刀的種類
民間說刀
少林單刀破棍法:江湖好漢學起來
一座江湖 | 苗刀的真相
中華苗刀,日本刀的克星
一路苗刀刀法二一至二四式斜削刀勢和提撩刀勢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济南市| 务川| 阜阳市| 葫芦岛市| 花莲县| 澄迈县| 昌乐县| 大名县| 太康县| 襄垣县| 慈利县| 正定县| 肇源县| 什邡市| 黑河市| 县级市| 金坛市| 北碚区| 奉节县| 财经| 平阴县| 全椒县| 年辖:市辖区| 故城县| 高密市| 绥阳县| 青海省| 昔阳县| 通州市| 定兴县| 高淳县| 三门峡市| 麻栗坡县| 晋中市| 吴忠市| 娱乐| 吴旗县| 奇台县| 托里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