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易經(jīng)》 《易經(jīng)參詳》基礎(chǔ)篇(五)
(原創(chuàng))
易 智
2018年9月7日
《易經(jīng)參詳》基礎(chǔ)篇(五)
天干地支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是我國遠古時代對天象地理的觀測。'天干地支組合形成了古代紀年歷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后來命理學上用天干地支來推算個人的運勢,俗稱為看“八字”。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干者猶樹之干也。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nèi)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榮。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紐也,寒氣自屈曲也。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fā)已經(jīng)過半。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陰陽交相愕而仵,陽氣充盛,陰氣開始萌生。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酉:就也,萬物成熟。戌:滅也,萬物滅盡。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從甲子起排序60次完成一個輪回,稱60甲子,然后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往復(fù)。
天干地支五行方位
甲乙為東方木;丙丁為南方火;戊己為中央土;庚辛為西方金;壬癸為北方水。
子為北方水;丑為北方土;寅為東北木;卯為東方木;辰為東南土;巳為東南火;
午為南方火;未為西南土;申為西南金;酉為西方金;戌為西北土;亥為北方水。
天干地支陰陽合化
干支名稱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陽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戌
陰
乙、丁、已、辛、癸
丑、卯、巳、未、酉、亥
合化
甲已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
戌卯合火,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午未合土
相沖
甲—戊 乙—已
丙—庚 丁—辛
戊—壬 已—癸
庚—申 辛—乙
壬—丙 癸—丁
地支六沖:子午相沖,卯酉相沖,寅申相沖,
已亥相沖,辰戌相沖,丑未相沖
三合
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水,
寅午戌合火,
巳酉丑合金,
亥卯未合木。
地支與月建
月建,就是以十二地支分別所代表的氣候特征,按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把十二地支分別建立在十二個月之中。
正月(寅) 立春;二月(卯) 驚蟄;三月(辰) 清明;四月(巳) 立夏;五月(午) 芒種;六月(未) 小暑;七月(申) 立秋;八月(酉) 白露;九月(戌) 寒露;十月(亥) 立冬;十一月(子)大雪;十二月(丑小寒
地支建時
地支建時,是將十二地支分配到一晝夜二十四小時之中,以每兩小時為一個時辰,一晝夜分化為十二個時辰。
十二生肖地支屬性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天干地支相互作用規(guī)律
在術(shù)數(shù)和命理學中,天干代表天上的五氣規(guī)律,地支代表地上的五氣規(guī)律,天干地支間的相互作用預(yù)示事物盛衰興亡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