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識人心
第一、你的身體會說話
會說話的不只是嘴巴
身體語言是解讀心靈的重要信號
千人千面,正確解讀身體語言
第二、知人知面要知心
為人處世必須讀懂人心
掌控人心要回避忌諱
透過細節看透人心
識人用人要知心
第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
識人要全知人要細
了解他人先從行為看起
透視男人與女人之不同
如何透視小人的心理
不可不防的幾種人
行為舉止透真心
第四、透過習慣識人心
從不同的閱讀習慣看人
從信手涂鴉看人的性格
從吃的習慣了解人的個性
從使用的通訊錄看人
從購物的習慣看人
從喜歡的顏色看人的性格
從喜歡讀的書看人
從看電視的習慣識人
從打電話時的習慣看人
從不同的說話習慣了解人
從不同的筆跡了解人
第五、透過姿勢識人心
坐姿所隱藏的信息
站姿所隱藏的信息
走姿所隱藏的信息
睡姿所隱藏的信息
頭部姿勢所隱藏的信息
手臂姿勢所隱藏的信息
最容易暴露謊言的6種手勢
吸煙姿勢最能反映的信息
第六、透過裝扮識人心
T恤是個性的標語
手表反映個人的時間觀念
帽子反映人心
內衣顯現個性
香水散發的個性特質
眼鏡里的小秘密
口紅展現的精神面貌
服飾風格是性格的外化
第七、透過表情識人心
小表情折射出的大作用
從不同的表情中洞察意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眉毛是情緒的顯示器
嘴唇是豐富的信息庫
下巴是內心的投影機
笑容是飽含深意的溫度計
第八、透過言行舉止識人心
言行舉止是人生最好的履歷表
警惕身邊的陰謀家
從言談意圖看人的性情
從言談方式看人的心理
識別“好話”背后的陰謀
說話幽默也能洞察人心
從打招呼觀察人的性格
從細節看人的品質德行
從掩飾不安的動作看對方
從偏好的運動方式看對方
戒除影響形象的小動作
一眼識破他人心
第九、識破上司的心
如何了解上司的意圖
上司為什么批評人
如何對待上司的錯誤
如何識別上司的心理底線
如何知道上司對自己的信賴度
從溝通方式看上司類型
從主持會議的風格看上司
如何與性格各異的上司相處
如何與上司溝通工作
第十、識破員工的心
永遠不要侮辱員工
了解下屬要遵循的原則
留心光說不做的人
識別不受重視的人
識破下屬中的小人
用人要用其長處
優秀員工要具備的條件
如何看待下屬的諂媚
如何看待下屬的借口
如何激發下屬的潛質
如何從下屬的談吐中鑒別人才
如何借表揚員工識別員工
第十一、識破同事的心
辦公室識人法則
與同事相處要依理而行
不做職場“好人”
不可不防的幾類同事
影響同事關系的言行
怎樣與異性同事相處
新人如何與老員工相處
從座位看同事心
從辦公桌看透同事的心
第十二、識破朋友的心
朋友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不可深交的幾種“朋友”
可使人受益無窮的兩種朋友
從收藏愛好透視朋友
從點餐了解朋友
從選擇的床鋪看朋友
從偏好的音樂看朋友
從益智游戲看朋友
從洗澡方式看朋友
從放松方式看朋友
從喜愛的童話看朋友
從臥室的風格看朋友
第十三、識破男人的心
如何讀懂外向的男人
怎樣了解內向的男人
不可不防的幾類男人
從細節判斷男人是否愛你
從約會表現了解男人個性
從選擇的酒看男人
從選擇的發型看男人
從酒桌上對女人的態度看男人
從面部表情識男人
從穿的鞋識男人
通過手機讀懂男友的心思
從細節判斷男人出軌
第十四、識破女人的心
正確應對女性的戀愛心理
從約會透視女人心理
從習慣性的身體語言看女人
從偶然的小動作看女人
從女人與包的情緣看女人
從打扮看女人
從興趣愛好看女人
從穿的鞋識女人
從下車方式看女人的個性
從選擇寶石看女人心性
慧眼識人心
你的身體會說話
身體語言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人在不經意間流露的眼神、動作以及體態所暗示的真實意圖,往往都會通過身體語言流露出來。在現實生活中身體語言無處不在。一個小小的眼神,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細微的動作……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向別人表達著自己的意愿、透露自己的思想,傳遞著自己的信息。
會說話的不只是嘴巴
有人說,在人際交往中,會說話的不只是嘴巴,會表意的不僅是言語。事實上,人的身體也會說話。比如,人們的眉毛、眼睛、脖子、肩膀、手、足的每一個動作以及著裝配飾都在透露著無聲的語言。這些身體語言千姿百態、十分微妙、非常有趣。所以,你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即使不說話,也可以憑借對方的身體語言來探索他人內心的秘密。
著名詩人席慕客有一次在重慶北溫泉休假時看到一對夫妻吵架,便對同行的人說:“我發現那個吵架的女人很有表演才能。她有一些很好看的動作:比如,她哭的時候肩膀聳動得很厲害;聳肩的同時,我看到她的頸項伸直,頭微微朝下,腮腭間有顫動,表露出‘忍氣吞聲’的信息。”應當說,席慕容很認真地觀察了女方吵架時的神態和動作,并且非常了解身體語言,從中感受到女方的委屈和無奈。與有聲的語言相比,許多無聲的身體語言更能引起他人的同情與共鳴,很多時候,身體語言有著有聲語言所無法比擬的表達優勢。因而,當有聲語言無法或不適宜表達某種情感時,可用身體語言來暗示對方。
比如,有時在業務談判中,開始的時候氣氛良好,后來對方提出苛刻條件,且喋喋不休,軟磨硬泡,而你根本無法接受其條件,又不想破壞已經建立起來的友好關系。這時,你就可以采用背往后靠、雙臂環抱的姿勢告訴對方:我的耐心是有限的,而且原定的計劃也不能更改。這樣,對方可以從你的身體語言中讀懂你暗示的,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又比如,在討論會上,當講到事情的要害處時,發言人有時會突然由坐姿改為站姿,這往往是在暗示講話內容的重要性,以引起聽眾的注意,這種方式比口頭提醒要高明得多。
總的來說,在人際交流的過程中,更多的信息是通過身體語言傳達的??茖W研究證明,在人際交流過程中,55%的信息都是通過身體語言傳達的。事實上,不管你談話時抱著什么樣的心理,你的身體都會把這些信息透露出來。因此,你在與人交流溝通的時候,不僅要用嘴去說,用耳朵去聽,還要學會用眼睛去看,用表情和動作去表達。可惜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的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用嘴巴去說,用耳朵去聽,而忽略了身體語言,使得交流溝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小王是一名銷售人員,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客戶。在客戶的辦公室里,兩人談了很長時間,對方好像對他所推銷的產品很感興趣,不住地點頭,最后還說:“你有時間可以把你們的產品資料拿來,我好好研究一下再買”??墒瞧婀值氖?,對方自始至終都用一只手撐著下巴,有時還會翻一翻桌上的文件。不過小王對此沒在意,還認為對方已經同意購買,就高興興地走了。不料小王下次興致勃勃地拿著產品資料和合同去見該客戶的時候,卻被客戶毫不留情地拒之門外。
可見,人們所說的話反映的其實不是簡單的表面含義,它們經常伴隨著的一些身體語言卻往往透露著說話人的真實意圖。所以,當你在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對方的口頭語言,更要用眼睛去觀察他人的身體語言所傳遞的無聲語言,這樣你才能更全面、更真實、更準確地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窺探出對方的情緒和氣色所蘊藏的內涵,從而使雙方有效、和諧地溝通。
身體語言是解讀心靈的重要信號
大家都知道電影剛發明的時候沒有配音,最初的電影都是由一些無聲的身體語言來表達人物的情感。如今,那些無聲電影已經離我們遠去,而人們在必要的時候保持沉默的狀態卻從未消失。那么,如何在沉默的狀態中獲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通過觀察沉默者的身體語言。身體語言主要有以下幾類。
表示是否感興趣的身體語言
當人們對某些事情感到枯燥厭煩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流露出一些行為。例如,當某人對另一個人的講話不大感興趣時,可能會用一只手支撐著下巴;當他對此完全失去興趣或感到極度厭煩時,他就會用整個手掌支撐著半個腦袋;而當他打瞌睡時所表示的厭煩程度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另一種表示厭煩的身體語言是在開會時低著頭看書、看報,或者二郎腿一蹺,雙臂交叉,眼睛不住地盯視別處。當講話者突然扭轉話題,宣布一條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消息時,原來表示厭煩的人就會立刻改變姿勢,放下手中的報紙,打開交叉的雙臂,并且身向前傾,洗耳恭聽。
當人們有急事去做,無心與他人繼續閑聊,就會不斷地看手表。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閱歷或懂得身體語言的人就應該立刻停止談話。
此外,談話時不斷地嘆氣,眼睛盯視別處,踏腳,看手表,都是表示不感興趣的信號。最有代表性的不感興趣的信號就是用手指磕打桌子或踏腳。與之相對的是,當人們對某件事感興趣時通常會兩眼放光,身子前傾,并做出與之相對的其他一些動作。如果一個女子對某一個男性感興趣時,她通常會在他面前撫弄頭發,或玩弄衣角等。
表示開放的身體語言
曾有心理學家認為,有時從人體與人體之間所形成的角度,可以觀察到許多能夠表露他們之間關系和所持態度的無聲信號。也就是說,人體之間的距離的遠近,與他們的親疏程度有關。例如:在正常的社交活動中,相互交談的兩個人站立時,身體所形成的角度一般均為90°,從這個角度你可以了解到他們二者之間的關系并非是那種親密無問的朋友,他們所進行的談話也不屬于私人性質的談話。因為他們站立時身體所形成的角度已經明確地暗示出對第三方的邀請,其言外之意就是,第三方可以隨時進入空出的一角,加入到他們的談話之中。如果此刻再有第四方加入的話,他們便會站成一個矩形;如果第五個人也加入進來,他們可能會站成一個圓圈形,或會出現另一個三角形……因此,這種談話時所形成的站立角度可以說明他們的談話性質,是屬于一般性的社交談話,而以上這種歡迎其他人加入談話的角度所顯示的信號,我們稱之為開放式身體語言。
表示排斥的身體語言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或排斥的對象。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排斥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不能用語言明示,就會有意或無意地發出一些拒絕與排斥的信號。比如有不少老師和家長們面對不服管教的頑皮孩子會用雙手捂住臉、深嘆氣或跺腳等信號來表示自己對孩子“叛逆”行為的排斥,讓這些孩子明白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讓老師或者家長忍無可忍。
表示隱忍的身體語言
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見到過這樣的場景:當你在同某人交談時,對方會時不時地用手搓揉衣服上的線頭或捋著衣縫。這一動作表明他對于你的態度或觀點并不贊同,但同時卻又不便發表異議。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此時他的臉部是朝下的,而眼睛則往往是盯視著地面,這已經充分地說明,他此時此刻正在隱忍,你應該停止講話。
這種身體語言在與長輩交談的晚輩、與上級交談的下級的身上使用的頻率大大超過常人,而保持這種動作的人在他人面前通常顯示出一副“受氣”的模樣。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身體語言反映出信息發出者在刻意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時的消極態度。還有幾種相同含義的其他動作,如摳樹皮、摳墻、摳桌子的邊縫等。如果四周沒有可觸摸的東西,他還會摳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件東西,比如指甲或者是背包之類的東西。無論他采取的是哪一種消極的身體語言,表示這種態度的明顯特征幾乎都是沮喪地低著頭,避開講話人的眼睛。
自我調節的身體語言
自我調節的身體語言是指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對身體的其他部分所做出的動作,例如摳鼻子、搔頭皮、舔嘴唇等,這些都屬于自我調節的身體語言。心理學家認為,處于尷尬、緊張或者不可信賴的狀態的人經常會使用這些自我調節性的身體語言,自我調節性動作往往表示“不自在”或“緊張”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