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與答題模板
常考考點歸納:解讀標題、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理清線索、概括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寫作手法、賞析精美語言、設題方式及解題技巧如下:
一、在標題上設題
1、標題有什么含義
從題目的表層義、深層義、主旨的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蘊含的情感、主旨等幾個角度考慮。
2、題目有什么作用
(1)是否概括了文章內容,是否為主要情節,
(2)是否蘊含(點明)文章的……主旨,蘊含或表達了……情感,
(3)是否新穎、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
《智取生辰綱》——主要情節,《羚羊木雕》——貫穿全文的線索,
3、如何擬寫標題
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用簡練的語言去表述。
二、在情節上設題
1、如何概括全文內容、情節或場面
人物、事件的經過和結果三要素缺一不可。
答題模式為:人物做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2、簡述故事情節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在環境描寫上設題
自然環境有什么作用: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社會環境有什么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
※關于社會環境描寫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注意場面描寫
場面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不同在于:環境描寫是描寫人物活動的客觀環境,是“靜態”的描寫;而場面描寫是以多個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的描寫。場面描寫要表現出一種特定的氣氛,常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手段,以及映襯、象征等多種手法,為表現人物服務,為突出中心服務。
四、在人物形象上設題
1、辨識、分析刻畫人物運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本文運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現了主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畫也叫直接描寫,方法簡稱為肖(外)、語、動、心
肖像描寫
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2) 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就是指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服飾、神情變化以及事物、環境的細微處進行具體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內心情感、品質性格,以突出中心。如楊二嫂順手拿走母親的手套,胡屠戶替女婿扯衣裳襟,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等。
(3)側面襯托 (間接描寫)
側面襯托就是通過寫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可以從分析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入手。
2、如何概括人物形象
答題模板: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人物形象指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質,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概括人物形象要從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結合具體的寫人方法,抓住抒情、議論語句,用準確的詞語寫出人物身上的品質、精神方面的特點,盡可能不要停留在一個層面上,即多方面概括。
3、如何評價人物
評價人物不要架空,盡可能緊扣文中人物的行為表現,結構為:概括敘述+精當議論。
“形象”既包括具體人物,也包括典型環境下的人物群體或事物、景物,
※ 甚至于是一種意象,一種精神的象征。如宗璞筆下的紫藤蘿、周敦頤筆下的蓮、魯迅筆下的朔方的雪等。鑒賞事物形象,重點要了解形態、特征、性質、含義、影響等。
五、在詞語上設題
1、如何解答重要詞語的含義
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切忌“斷章取義”。聯系上下文,推知其語境義(派生義、特定義、隱含義),而不是詞典義。
可以試用同義詞、近義詞替代,解釋時注意聯系語境分析原因,保持詞性一致,最后代入驗證。
2、詞語有什么作用、表達效果(詞語賞析)
特別是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注意觀察該詞的特點,看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屬于哪種刻畫方法,如何表現了陳述對象的什么特點,表達了文中人物或作者的什么情感態度。
答題模板:本句用了xx手法,刻畫了/描寫了xx,語言生動有趣,簡潔凝練,xx xx,表達了人物的xx情感。
六、在句子上設題
1、特殊句子中表達方式的作用
記敘文中描寫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的心情,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記敘文中抒情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記敘文中議論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考句子的含義(考慮是否使用某種修辭手法或者表現手法)
具體做法有:
(1)思考作者的真正表達意圖,即剝去修飾,直達本質義,也可以叫做翻譯句意。
(2)換種句式,如雙否、反問變肯定
(3)突破關鍵詞語
(4)指出句子所蘊含的哲理
(5)指出句子體現的作者傾向、態度
3、句子的作用
重要句子的作用一般是從內容、結構和語言三個方面入手。
(1)內容上的作用
指出該句子運用了……表現手法或者修辭方法,寫了……內容,表現了陳述對象的……特點,表達了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的哲理。
(2)結構上的作用
開頭句
結尾句
線索句
過渡句
疑問句
哲理句
引用句
(3)語言風格上
注意:句子中某個詞換成另外一個行嗎?為什么?
(2)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形象生動地描寫了xx
(3)副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xx的情況,換了后就變成xxx,與事實不符。
4、句子鑒賞(自主批注、賞析)
(1)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易于理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征。
擬人
夸張
排比
對偶
反復
設問
反問
※以上是修辭的基本作用,在分析文章中的具體句子時,還要聯系語境,分析句子的內容和表達出的情感。
(2)找手法
渲染烘托、聯想想象、對比襯托、反語諷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以聲襯靜、以動寫靜、動靜結合、調動感官、多種角度、虛實結合、色彩搭配等
(3)找句式
主要從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來考慮。整句與散句的結合,長句與短句的錯落,都使句子節奏富于變化,形成錯落有致的美,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很有氣勢,很有感染力
(4) 找用詞
在記敘文中主要是抓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疊詞。
擬聲詞和疊詞,主要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音樂美感。
七、 在段落上設題
歸納段意題:
A記敘文:(時間+地點)+人+事
B說明文: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
C議論文:用xx論證方法證明了xx論點。
段落的作用
1、開頭段的作用
開門見山;引出下文的……;照應標題(點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為后文的……情節發展埋伏筆,做鋪墊。(注意和說明文、議論文開頭段作用相比較)
2、結尾段的作用
(1)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發人深思,回味無窮。
(2)先概括最后一段的內容,再指出點明了(升華、深化)……主旨(主旨是指:表現了人或物……精神(品質),表達了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揭示了……道理,揭露了……現實(本質)等
(3)總結全文,照應前文或開頭;照應題目。
3、過渡段
緊承上文……內容,轉入下文……內容,使情節緊湊,結構嚴謹。注意表達方式的轉變,如由記敘轉入議論,由描寫轉入抒情等。
八、 補白題
1、揣摩人物心理:符合人物身份,用第一人稱敘述,
2、補充人物的語言:貼近人物內心
九、在寫作技巧上設題
1、表達方式的運用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1)記敘文中的描寫
(2)記敘文中的議論
(3)記敘文中的抒情
(4)記敘文中的說明
2、順序的安排
記敘文的順序包括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和平敘,主要考查倒敘、插敘
(1)倒敘
答題思路:渲染一種氛圍,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避免了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2) 插敘
答題思路:插入敘述了……內容(背景材料,某個細節,情節),補充交代了……,刻畫人物……性格,突出其某個特點,使人物形象生動完整,更好突出文章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爸爸的花兒落了》)
(3)補敘,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
答題思路:補充交代了……內容,使情節前伏后應,使文章結構嚴密完整,更有力地突出中心。
3
A運用了xx手法
B渲染xx氣氛。
c托人物xx性格(情感)
d名xx中心(揭示主旨)
e突出xx主旨(深化中心)
4、
⑴
⑵
1、開篇點題;2總領全文;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⑶
⑷
5、各種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
(1)想像、聯想,虛、實結合。
(2)渲染烘托
(3)對比襯托
(4)先抑后揚
(5)諷刺夸張
(6)托物言志(象征)
(7)以小見大
(8)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9)以聲襯靜、以動寫靜、動靜結合
十
請概括本文的主旨大意
1、找文章標題;語段中開頭結尾處的抒情議論性句子。2、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文中作者的感情傾向與態度。3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
十一文章的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十二綜合表達題該如何做
此類題答案也在文里面,要和作者站在一邊”。當然,如能有理有據,自成一說,也是提倡的。答題方法是:
1、重“聯系”,巧借用。即一定要按照題干要求,聯系文章、結合實際、聯系連接材料;巧妙借用文章里的詞句組織答案。
2、用上“我認為……”這樣的標志性語言,言簡意賅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條理要清楚。
3、要有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4、語言要通順,表達要流暢,答出自己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