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人類最為熟悉的食物之一,中國作為水果大國,我們常見的水果種類已經十分豐富了,但其實在全球還有許多我們不為人知的罕見水果,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秘一下這些神秘的水果吧。
阿科比
阿科比又叫木通果,是一種產自南美洲的果實,主要分布在巴西、秘魯等地。這種水果在外表上看起來像是一個紫色的木棒,但是打開后會露出白色透明的果肉,口感柔軟、酸甜可口。阿科比的成熟期通常在11月至2月之間。
釋迦果
釋迦果,又稱“佛手果”,原產于南亞地區,是一種樹上生長的水果。它的外殼堅硬,顏色呈綠色,但里面卻有著非常軟綿的果肉。釋迦果口感酸甜,帶有濃郁的芳香味道。它的成熟期在4月至6月之間。在佛教徒中,釋迦果被視為神圣的水果,常用來供奉佛像。
古布阿蘇
也叫做杯果,是一種熱帶水果,原產于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地區。它是可可的近親,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植物。杯果果實大約與甜瓜大小相當,有一個堅硬的木質外殼,里面有一個白色的奶油狀果肉,味道甜酸微苦。果肉可用于制作果汁、冰淇淋、果醬和其他甜點。杯果的種子也用于制作一種富含抗氧化劑的營養油,被用于化妝品和肥皂中。除了在烹飪中的應用,杯果也被用于當地傳統醫學中治療各種疾病。
西非荔枝果
西非荔枝果也被稱為“紅果”,是一種產自非洲的水果。它的外表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光澤,顏色鮮艷,果肉酸甜可口,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西非荔枝果的成熟期在11月至12月之間。西非荔枝果的味道類似于蛋黃和奶油的混合物。在加勒比地區,它通常與鹽魚、洋蔥和辣椒一起烹飪,制成一種叫做“鹽魚和西非荔枝果”的傳統菜肴。在非洲,它們也被廣泛用于各種菜肴中。然而,這種水果需要謹慎食用,因為它的種子和外殼都帶有毒性。
面包果
面包果也一種熱帶果樹,原產于南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太平洋島嶼、東南亞和加勒比海地區。面包果最初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上種植。果實通常呈圓形或卵形,重量可達5公斤。成熟時,它的皮為綠色或黃綠色,果肉密實,質地類似于面包。這種水果可以通過煮、烤、烤箱烘烤、油炸或烤制的方式烹制和食用。面包果樹在熱帶地區是一種可持續的食物來源,在糧食不足的時候,可以替代主食的地位。
非洲角瓜
非洲角瓜是一種原產于非洲的瓜類植物,也被稱為長角瓜、刺角瓜或野角瓜。它的外形長而窄,形似黃瓜,但表面布滿了尖銳的刺和角。非洲角瓜的果肉呈淡黃色或白色,質地柔軟多汁,口感清爽。非洲角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鉀、鈣和鐵。它可以生吃或用來制作飲料、汁、沙拉等菜肴。非洲角瓜在非洲許多地區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和蔬菜。
哈拉果
哈拉果,也稱為香蘭果,是一種熱帶水果,原產于太平洋群島和東南亞。它生長在香蘭樹上,這是一種長有長而多刺的葉子的類似棕櫚的植物。果實大小與菠蘿相當,有堅硬而多刺的外殼。里面由許多小的、甜的、略帶黃色的白色小部分組成,與一個核相連。小部分可以生吃,味道甜且略帶堅果香味。哈拉果經常用于傳統波利尼西亞和東南亞菜肴中,如沙拉、甜點和飲料中。在某些文化中,它還被用于藥用目的。香蘭樹的葉子也被用于烹飪和編織。
嘉寶果(Jaboticaba)
嘉寶果是一種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南美洲國家盛行的水果。這種水果是一個有趣的物種,因為它們是直接在樹干和主干上生長的,而不是在分支或葉子上。這種水果看起來像葡萄,但比葡萄稍微大一些,通常呈紫黑色,有時也會呈紅色或白色。
嘉寶果的果肉味道酸甜可口,帶有一些果香味。它們可以生食或加工成果醬和蜜餞。嘉寶果還被認為有一些藥用價值,可以用來治療腹瀉和其他消化問題。
蛇皮果
蛇皮果是一種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水果,其外形像是一條蛇紋路的球形果實,皮膚上覆蓋著許多細小的凸起,像是蛇鱗片一般,因此得名“蛇皮果”。剝開果皮,可以發現果肉呈現出灰色、黃色或棕色,質地柔軟多汁,有一點點的酸味和甜味,非常適合做成果汁和甜點。蛇皮果主要產于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當地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
燈籠果
在外國一些地區也叫做安地瓜,是一種小型果實植物,原產于南美洲,在中國也有分布,它屬于茄科,與番茄、茄子和辣椒屬于同一科目。這種水果是一種小型水果,一般是圓形、黃橙色的外形,周圍有一個紙質的外殼或花萼。水果味甜且略帶酸味,可用于各種烹飪應用,包括作為零食、甜點和裝飾。除了烹飪用途外,安地瓜還因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而被用于傳統醫學中。該植物易于生長,常用作園藝裝飾植物。
以上介紹的水果,不知道大家吃過幾種呢,其實其中有一些水果目前在國內也可以通過網絡渠道購買,大家有機會遇見可以嘗試一下哦。一方表示真的很想試一下嘉寶果。那么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這里是在食一方,下期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美食資訊,有興趣的小伙伴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