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調:小麥稻谷托市不變 稻谷玉米大豆種植補貼繼續發放
其他的不再多說,如果覺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錢贊賞,只需點擊關注本微信號,并點擊一下今天發布的最后一條信息即可。注:每日糧油僅為傳遞市場信息,所有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糧油小麥、玉米、稻谷、大豆行情交流群重點提示:近期,經常有讀者反饋收不到文章,這是因為騰訊修改推送規則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把公眾號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在前進的道路上每日糧油與你們同行。日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式公布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意見指出,未來我國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同時,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實施稻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
據悉,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消費市場對肉蛋奶等需求的增加,以及糧食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大豆、玉米等粗糧的需求日益放大,特別是在大豆方面,目前全國消費量已達億噸左右,其中9000多萬噸的供給需要通過進口市場來滿足。從本次意見的核心精神來看,我國將繼續保持小麥、玉米、稻谷國內供給為主的策略。從今年1-10月的進口數據來看,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1,514萬噸,扣除大豆進口數量8,321.7萬噸,實際谷物進口數量約為3193萬噸,而這其中包括將近1000萬噸左右的高粱和大麥數量。但作為同比,今年的谷物進口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300萬噸,特別是玉米、小麥進口增幅明顯,因此,在有限的資源下,需要進一步鞏固三大主糧的絕對安全。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的最新公告顯示,明年我國小麥托市收購價格將提高至1.13元/斤——這也是近七年來我國小麥托市收購價格的首次上調。市場預期,受小麥托市價格提高的影響,明年預期稻谷托市價格也將有所提升。在確保三大主糧生產的穩中趨升的背景下,對于未來糧食市場的調控措施各種探索仍在延續。資料顯示,我國的糧食市場調控先后經歷了統購統銷、保護價等階段,2004年開始啟動稻谷托市收購政策,隨后擴展至小麥市場,2008年受國內外糧價大幅波動影響,陸續啟動了玉米、菜籽油和大豆臨儲收購政策。但隨著政策性收購范圍的不斷擴大,一系列的新問題也開始大量出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國家收購的大豆、玉米等國產糧因價格偏高,難以在市場有效流通,反而刺激了國外低價糧源的進一步增加。為此,2014年作為試點,大豆品種首先實施目標價格補貼措施,以市場定價為主,政策補貼農戶賣糧價差,并在2016年因玉米庫存問題實施了玉米生產者補貼計劃,2017年擴展至大豆,2018年在部分有條件的省份給予稻谷補貼。從上述表現來看,截止目前我國仍在試驗生產者補貼計劃,或者說尚未尋找到更適合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并未提及關于玉米種植面積調減事項,而是指出,糧食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按照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及分品種生產供給方案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扭轉糧食種植面積下滑勢頭。并對流轉耕地不種糧的“非糧化”行為堅決制止。對于一些違法侵占永久農田的現象,意見明確“嚴禁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樹挖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