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過,氣溫逐漸回升,各家各戶也開始準備春耕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始,去年不管賺錢的還是還是虧錢的人們,休息了一段時間的農民朋友又為春耕忙起來了。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基礎,解決好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守住耕地這個基礎,18億畝耕地紅線要嚴守。我國人多地少,為了確保人民的口糧作物的種植面積,前一段時間,國家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上,國家做出明確要求!在2021年全面啟動“兩穩一增”,具體來講分別為:穩口糧、穩大豆、增玉米!首先在口糧安全方面,國家要求南方地區和黃淮海地區要繼續開展小麥、水稻的種植!南方擴增的雙季稻面積不能減少!同時在大豆種植方面,國家提出在今年大豆種植面積要穩定在1.4億畝的播種面積,同時在這個面積基礎上提升產量!在玉米方面,要求重點擴大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的播種面積!
除了穩定口糧安全之外,在今年國家對于東北四省區的扶持力度也不??!現在黑龍江地區已經發布最新文件,將在今年開展1年期的休耕、輪作試點!在輪作方面,明確提出前茬是大豆的,后邊種植玉米可以申請輪作補貼!暫定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新增水稻休耕試點每畝補貼500元,最終以中央財政核發標準為準。2020年農業農村部下發的《2020強農惠農政策》當中,明確提出從2020-2022年未來3年還將繼續實施生產者補貼,其中玉米生產者補貼按照2014年基期面積進行核算,大豆按照2019年基期面積核算!從實際種植面積來看,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絕對少不了!
小麥稻谷是我國主要的口糧品種,作為主要口糧之一,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已于2020年10月底公布,每50公斤113元,和上年相比,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上調一分。接下來稻谷生產扶持政策如何無疑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根據歷年來稻谷最低收購價發布時間來看,2月份是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發布的窗口期,不過2021年政策出臺時間很可能要到2月下旬了。農業農村部負責人2021年“推動適當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最新表態,不僅意味著稻谷最低收購價這一實施了17年的政策將延續開展,還可能會迎來適當提高。
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有關“三農”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今年也不例外,中央早就召開了農村工作會議,對2021年“三農”工作作出部署。自“十三五”以來,國家出臺和落實多項惠農政策,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政策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3月2日至5日“兩會”即將召開,相信“兩會”之后,會有“三農”政策、措施出臺。
農民朋友在種地之前,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土地適合種什么,再結合國家的政策方針,隨時進行調整,就不用擔心在年底虧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