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對參與奪嫡的幾個兄弟,打擊得比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卻都給予翻案,比較厚待。
一、皇長子胤禔
他是康熙定的案。
胤禔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倒了霉,他用魘鎮之術詛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康熙削爵囚禁,當時他37歲。
直到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被囚26年后,他在幽禁中死去。
乾隆繼位后,封胤褆的第十三子弘晌為奉恩將軍,世襲。
二、廢太子胤礽
他也是康熙定的案。
當了36年皇太子,胤礽于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放被廢黜,囚禁在咸安宮,至雍正二年十二月在幽禁中死去。
胤礽死后,雍正還是哭了一鼻子的,奠后追封和碩理親王。
乾隆四年,胤礽的兒子弘皙犯了大案,被削去了理親王的爵位。乾隆未進行株連,而是改封胤礽第十子弘?承襲了理郡王爵位,三子弘晉、六子弘曣、七子弘晀、十二子弘晥都封為輔國公。
三、皇三子胤祉
胤祉在康熙四十八年晉封為和碩誠親王。雍正即位后,覺得他與廢太子太過親密,把他發配到遵化去給康熙守陵。后來,胤祉又因索賄被彈劾,說了些牢騷話。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的追悼會,他又遲到。雍正責其無人臣之禮,剝奪了爵位,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五月病死于囚禁之處。
乾隆二年給胤祉追謚,還封其子弘暻為貝子,后代遞降,不入八分輔國公。
四、皇八子胤禩
老八很有能力,奪嫡之爭中,是雍正最忌憚的對手。
雍正登基后,對老八先委以重任,局勢穩定后,開始對付他。
雍正三年二月,因其阻撓新政,雍正諭責胤禩懷挾私心,播弄是非,革去了黃帶子。四月,雍正召開公判大會,給胤禩定了40款罪狀,給胤禟定了28款罪狀,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囚禁了起來。九月,胤禩病死于囚禁處。
五、皇九子胤禟
胤禟和他八哥一起倒的霉。削宗籍,取名叫“賽斯黑”,送往保定,戴上械鎖,監禁起來。囚禁三個月后,死亡。
雍正給允禟的八個兒子都改了名:其長子改名為拂西渾(下賤的)、二子改名佛楚渾(行丑事的)、三子改名烏比雅達(可惡的)、四子改名額依默德(討人嫌的)……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確認了允禩、允禟的罪行,但查證他們沒有明顯的悖逆,下旨恢復了原名,重新錄入玉牒,子孫一并敘入。把胤禟子弘晸封為了不入八分輔國公。
六、皇十子胤?
雍正元年,雍正命令胤?送蒙古一個汗王的靈龕回蒙古,胤?稱病,后來沒辦法又去了,半途住到張家口不肯走。胤?在禳禱疏文內寫“雍正新君”,被劾奏議罪奪爵,遭到拘禁。
他活到了乾隆上臺。
乾隆二年,釋放了胤?,封為輔國公。乾隆六年病逝,乾隆下詔以貝子品級予以祭葬。
七、皇十四子胤禵
胤禵是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康熙帝去世,胤禵被召回京師,軟禁于景陵。
雍正三年十二月,削王爵,降為固山貝子。不久又被削去固山貝子,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壽皇殿。
雍正四年正月,在批判胤禩、胤禟的公審大會上。胤禵也被定了14款罪狀。
胤禵也堅持活到了乾隆上臺。
乾隆即位,釋放了胤禵,封他為奉恩輔國公,十年后又封為貝勒,晉為恂郡王,還任命他為正黃旗漢軍都統。乾隆二十年病逝。
相對其他兄弟們,胤禵的結局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