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麥是最具西北特色的食物了,對我來說是種充滿神秘色彩的食材。 這次的麻食屬于玩心大發,完全是沖著這造型去的,嘿嘿~
麻食,也叫貓耳朵,據說從元朝開始流行。
它是用水面搟成圓片切條,切成小塊后大拇指搓卷而成,
形如耳朵,由此得名。
煮好的麻食可涼拌,可炒,可做湯,怎么弄都好吃都好看~
我用彩椒和香菇炒了下,非常滴香哇,
香菇的味道很突出,所以最好選用干香菇哦,會讓這道炒麻食增色不少~
全家老少如果能一起搓麻食,吃麻食,該是多么其樂融融的景象啊。
【炒麻食】?????????
材料:
莜麥面...........50g
小麥粉...........50g
水...............110g
干香菇...........3朵
三色彩椒.........適量
做法:
1、小麥粉和莜麥面混合,倒入燒開的熱水攪勻,放涼至不燙手時揉成面團,靜置半小時。
2、把面團搟成厚面片,均勻的切成長條,把長條揪成小塊。
3、在小面塊上撒粉,放在壽司簾上,用拇指壓住面塊一角用力向下向前推拇指,即成麻食。
4、鍋中多放一些水燒開,下入搓好的麻食煮熟,撈起后過一遍涼水備用。
5、干香菇泡發后切小丁,彩椒洗凈后切丁備用。
6、熱鍋到油,爆香姜末,下入香菇翻炒至斷生,下入彩椒丁炒勻。
7、倒入煮好的麻食,加一小勺生抽和鹽調味,炒勻出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