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陸青松、金暉、楊婷、劉莉莉、韓晶、鞠昌萍
臨床工作中醫生會遇到這樣一些糖尿病患者,他們認為胰島素會產生依賴性,所以不愿意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想僅服用口服藥治療;反之,令一些患者可能覺得只要打胰島素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這些都是患者對胰島素治療存在的誤區,一起看看糖尿病專業醫生是如何解答的吧——
胰島素是人體分泌的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胰島素治療是目前唯一的辦法;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相對缺乏,通過早期的胰島素治療,可保護殘存胰島功能,有利于胰島功能修復,當胰島功能部分恢復時,仍可更換為口服降糖藥治療。因此,要按醫囑接受胰島素治療。
與口服降糖藥相比,胰島素對肝腎功能的影響較小。但是,使用胰島素,尤其是不規范的注射,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體重增加、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縮、短期視力模糊、過敏、水腫等。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病情,合理使用胰島素。在胰島素治療期間如果有需要,聯合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既能最大程度減少用藥量,也盡可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起到協同用藥效果,從而更有利于血糖控制和個體健康。
胰島素是有效降糖的重要藥物之一,但若要其充分發揮降血糖效能,必須依賴規范的注射技術,包括胰島素的儲存、注射部位的選擇和輪換、合適的針頭和捏皮技術、針頭每次更換以及注射后在規定時間內進餐。根據不同的胰島素劑型,有不同的要求,每位患者在開始胰島素治療時,都應向糖尿病教育護士仔細咨詢。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沒有一個治療方案是適用于所有人的。治療方案個體化是糖尿病治療的原則之一。影響治療方案的因素有:① 糖尿病的類型;② 胰島功能;③肝腎功能;④有無急、慢性并發癥;⑤以往治療的經過;⑥經濟承受能力。
來源于《全科醫學周刊》2015.11.10糖尿病患者教育專刊,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