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啦!啤酒傷身,中藥苦口,健康又可口的三款食療飲料讓你欲罷不能,津氣滿滿。。。
夏天一到,很多爸爸媽媽就忙著往家提雪糕,讓小寶寶含著雪糕吹空調。說實話,蛋蛋姐是不建議這樣過夏天的,因為這樣做違逆了自然之道。01.夏天的氣血開始往外浮露,人體內部開始處于空虛狀態,不能再受涼了。北京名中醫樊正倫教授說過一句話:人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猴子,而是在天地間成長起來的生命,那人的生命必然受天地之氣的密切影響。春天的時候,花草樹木的精華從根部往上頂,所以,枝頭開始冒出一些小芽芽,我們可以知道,樹木的氣開始往外散了。人體也是這樣,春天漸漸變暖,人的氣血也從深藏的內臟往體表走,走的結果,就是毛孔開始微微打開,春天一活動,人就微微出汗了。到了夏天,人體氣血往外走的更厲害,人的毛孔會逐漸全部張開,氣血也都浮到體表來,有一部分氣血甚至會變成汗水。但人的氣血總量是一定的,跑去外面的多了,里面就少,這就造成一個外面氣血充盈,而內臟氣血不足的局面,換句話說,夏天人的臟器容易空虛。比如腸胃,到了夏天,很多人開始嘩嘩嘩瀉肚子,這叫水泄。到了更熱的時候,很多人開始覺得胸悶,尤其是老年人覺得心臟受不了了,憋悶,短氣。這兩大表現就是人氣血浮露于外而內臟相對虛弱導致的,虛弱了,它的功能就受影響,肚子就開始拉,心肺也會覺得憋悶。秋天,天氣漸漸涼了,人體毛孔開始關閉,人的氣血開始往里撤,這時候內臟氣血得到加強,人就會覺得神清氣爽,但皮膚可能會干燥一點。到了冬天,氣血完全藏到里面,這時候的內臟功能很強大,腸道氣血充盈,所以最適合進補,涮羊肉、臘肉、火腿什么的吃進去能利用起來,為來年開春儲備物質。所以,夏天到了,很多人內臟氣血虛弱了,你再來冰鎮啤酒、冰淇淋吃到腸胃里,可謂是虛上加寒。正統的中國人都知道,冬吃羅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現在你反著弄,本來應該用溫性的生姜暖胃,你現在倒一個勁冰胃,能不坐病嘛。02.夏天除了令人體內臟空虛之外,酷熱的暑氣還會傷津、傷血、傷心臟。汗這個東西,很多人以為純屬廢物,其實不然,為什么呢?因為你要知道汗是咋來的。心臟把血液泵入血脈,血脈經過不斷分支,走到皮膚,和汗腺相連通,出汗的時候,其實是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液蒸發出去了。所以,中醫說:血汗同源。出汗出的多了,血就會濃縮,學過《傷寒論》的都知道,凡是那些身上有膿瘡、流血的病人,即便是感冒了也不能發汗,因為他血液本就不足,再發汗,那不是令血液更匱乏嘛。年青人還好點,如果是老年人經常這么大汗淋漓的,損血損到一定程度就會損傷心臟,因為心主血。所以,夏天既然出汗出的多,為了不讓我們的血受損,我們當然得懂得補充津液。而在廣東,除了熱之外,更令人不適的是渾身濕漉漉的那種感覺。作為一個北方人,2018年第一次去到廣東簡直一秒鐘都受不了,如置身蒸籠。所以,中醫把這種熱為主的季節叫做“夏季”,而到了三伏天,又熱又濕,這時中醫便將其稱之為“長夏”,長夏就是熱上加濕。濕邪最容易損傷的就是脾,而中醫所說的脾,大體就是指與消化吸收有關的臟器,在濕氣旺盛的時候,脾一受傷,人就不想吃飯了,所以,老百姓都將其稱之為“苦夏”,苦夏階段,大部分人體重都會減輕。04.明白了夏天的特點與人體氣血的變化,最靚的三款茶方來啦,喝了它,讓你夏天內臟元氣滿滿,津液盈盈,濕氣拜拜。第一款茶方就是酸梅湯,這是給孩子們喝的(當然大人也能喝)。材料:
烏梅5顆、山楂干15克、洛神花4顆、水1800ml、冰糖25g。
做法:
2.沖好后放入鍋內加水,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20分鐘,放入酸梅湯中的酸梅,其實是烏梅,大家去藥店買一點回來一看,發現它是烏黑的顏色,有一種煙熏的色澤,嘗一下很酸,它的作用主要是生津。煮水后它還會有一種焦味,這股焦味很重要,是判別酸梅湯是否正宗的一個標準,很多化學品勾兌的酸梅湯,無論如何是搞不出這個焦味的。《三國演義》中曹操的軍隊人困馬乏,嗓子冒煙,曹操在馬上將鞭一指,說前面有一片茂密的梅林,生長的梅子又酸又大,軍士聽完后立刻流出口水,嘴中的焦渴感立馬消失了,這足以證明梅能生津。炎炎夏日,人們因為苦夏而胃口不好,喝點酸的,立馬開胃,又能補充因為汗水流失而損傷的津液,豈不是一舉兩得?這么好的飲料,難道不比什么巧克力、奶油做的冰淇淋健康百倍?另外,既然說到烏梅,它還有一個妙用,那就是點痣,很多人臉上長痣,影響美觀,其實,買一點烏梅回來,將烏梅肉搗爛,涂在患處,只需三五晚上就可令痣枯萎,不妨一試。山楂,大家更不陌生,若是生用,的確令人倒牙,但是煮湯應用,再加點冰糖,則酸酸甜甜,口齒生津。尤其是現在很多孩子吃肉吃得多導致積滯,用山楂可以開胃消積,大名鼎鼎的保和丸中就有山楂。而且中年人服用山楂可以降壓降脂,而且它降壓降脂的作用在全部食品中排名第一,關于這點可以參考蛋蛋姐上篇降壓文章,思來簡直絕妙,比吃藥好多了,有高血壓的,您千萬千萬別錯過這個小果子。洛神花,在這里主要是來調色的,洛神花經水一煮,便會散發紅彤彤的顏色,可以令湯色看起來更加濃艷,當然,洛神花可以美容、瘦身,也可以調節血脂,對女性來說,常飲可以消除倦怠感,如此一調,色味俱佳,我想中國人的智慧真是全部用到吃喝上了。小時候,我記得那些老奶奶總是珍藏著幾顆冰糖,你去的時候就會給你塞到嘴里,真是童年的幸福記憶。而冰糖具有補中益氣、和胃的功效,在古代,由于衛生條件不好,容易發生痢疾,最恐怖的一種痢疾叫做禁口痢,下面拉肚子的同時,病人胃口大衰,不能進食,一吃就吐,這樣上吐下拉,極易讓人虛脫,而只有冰糖,人喝下去之后不會嘔吐,慢慢也就能恢復體力,所以說冰糖能強健腸胃,加入酸梅湯中,最主要的是有甜味,可以矯正酸味,讀者朋友可以看著添加,直到調出最好的味道。第二款茶方是生脈飲,這是給中老年喝的,防中暑、保心臟。煮法:上三味放入水中,小火煮開5分鐘即可,裝入杯子中飲用一天。中老年人最怕心臟突發問題,除了速效救心丸,生脈飲可以說是對中老年最有裨益的妙方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前面已說,夏天天氣酷熱,人體會出很多汗,年青人不怕出汗,因為他們氣血充足,但老年人氣血本身虧虛,再流太多汗,傷津傷血傷心臟,最后就容易導致心臟不舒服,嚴重的會產生憋悶感,覺得喘氣好困難。心臟一出問題,血脈就受影響了,所以需要“生脈”。生脈飲,如果是用來治病的,那需要用人參,因為它可以激發心臟功能,挽救危急,但是因為我們是用來保健的,就不用人參,而換用西洋參,西洋參比起人參,不那么燥熱,而且西洋參會生津,吃了不會上火。既能把因為流汗喪失的津液補回來,又能強壯心臟,對老年人真是一味良藥。麥冬,可以清肺養陰,能夠生津清火,對于夏天熱盛傷津、心煩失眠都有良好的作用,在酷熱的夏季,它還能防止中暑呢,所以,如果您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在保溫杯里放幾顆麥冬,不管流多少汗,咱都不怕了。五味子,它的作用在這里有兩個,第一個是止汗,很多人出汗出的太多,那種不正常的多,就需要收斂一下汗毛孔,減少出汗。第二,五味子還具有強心的作用,可以令心臟快速恢復澎湃動力,不怕心臟停跳。都說保溫杯里泡枸杞,那只是一般人的做法,學中醫的人,那真是啥都能泡,夏天泡啥,當然是生脈飲。夏天來了,濕氣也更加嚴重了,其實,祛濕有妙招,那就是用荷葉。脾濕的人容易被痰所困住,脾氣不能生發清陽到頭上,人就會覺得頭昏頭沉,為了還您一個清爽的頭腦精神,那就需要用荷葉升清陽。大家看池塘里的荷葉,頂著那么大一個葉子往上長,它就有一個升發之象,專門走頭,把清陽上升的通路打通之后,頭部就會清明許多。南方人吃米飯,習慣用荷葉和米飯一起蒸,就是為了南方濕氣大,而荷葉可以祛濕升陽。在這里我們沒有用綠豆,因為綠豆性質偏寒,如果是健壯的成年人、體力勞動者夏天喝綠豆完全沒問題,但孩子、辦公室吹空調的就不要喝綠豆了。相信有這三款靚湯為您保駕護航,這個夏天肯定會元氣滿滿、津液潤潤、濕氣拜拜。無論是大人、小孩還是老人都有一款飲料了,就把冰淇淋從現在開始杜絕了吧!疾病查詢:打開公眾號對話框,輸入“易怒”“卵巢早衰”“過敏性鼻炎”“減肥”“脾虛”“月經減少”“乳腺增生”“陰道干澀”“月經提前”“腎虛”“補腎”“骨質疏松”“黃褐斑”“子宮肌瘤”“豐胸”“不孕癥”“口臭”“胃炎”“黑眼圈”“高血壓”,獲取相應調理方法。
主編簡介:蛋蛋姐,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8年制,主業醫生看病,業余撰稿科普。為啥本號叫讀透傷寒呢?因為中醫界最牛的一本書叫《傷寒論》,作者是醫圣張仲景,他的著作好比武俠中的《降龍十八掌》,讀懂《傷寒論》是所有中醫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故而如此命名。簡單的留言我們會當場回復,病情復雜者需要仔細辯證,以防出現開錯藥的情況,需要求醫問藥者請點擊菜單欄指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