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傳統食物就是餃子,過年全家要坐在一起吃一頓餃子寓意團圓,冬至的時候吃餃子期望一整個冬天都能不凍耳朵。在外的人吶也把一頓餃子當做是團圓的象征。在生活條件不好的過去,一頓餃子很奢侈,但是現在什么都有了反而都不太把吃餃子當做什么事了。當然也有了更多餃子的吃法。
第一款是甜美的水晶餃子。
1、澄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勻,倒入開水,用筷子充分攪拌均勻,成雪花狀。待面粉糊稍涼以后用手揉成面團,放入豬油再次揉勻,蓋上濕布醒15分鐘(如果很稀用小火煮到湖狀放冷揉成面團);
2、將黑木耳,綠豆粉絲提前浸泡好備用。將海蝦去頭殼和蝦線,剁成小粒,與切碎的肥肉混合攪勻。黑木耳,綠豆粉絲切成小粒,胡蘿卜切成小粒。把豬肥肉,蝦仁,甜玉米粒,黑木耳,胡蘿卜,綠豆粉絲和鹽,胡椒粉,雞精,香油攪拌均勻成餡;
3、醒發好的面團再次揉勻,搓成長條,均勻地分成6等份。按扁后用搟面杖輕輕地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
4、面皮中放入調好餡料,包成水晶餃生坯;
5、水晶餃生坯放在抹上一點點油的蒸籠上,入鍋大火燒開,轉中火蒸六分鐘即可。
第二款是青汁餃子。
1、首先將和好的面醒半小時左右,分為普通面團和用青汁(推薦用一粒種子1000目大麥若葉青汁,粉末細膩口感好)和的面團;
2、醒面的時間備餡料,我是買的瘦肉切小點丁,把西紅柿、香菇、銀耳碎、醬油、胡椒、姜末一起攪拌均勻;
3、醒好的面把青汁面團包裹在白面團外邊,下劑子,搟皮;
4、包好水餃下鍋煮就可以了。
第三款是酸湯水餃。
1、根據需要制作的量一碗餃子半碗水(以此類推),放入適量的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同煮(香料有就可以,不要多,不然會搶湯味);
2、水開后倒入剛才煮水量三分之二左右的醋,再次煮開后,撈出鍋內香料,小火繼續煮;
3、大約10分鐘左右,醋的香味都出來,酸澀味都煮沒了,酸湯底就算好了;
4、準備一只空碗,碗底放熟芝麻、鹽、油潑辣子、少許醬油、醋(醬油醋一定要少,如果不夠再根據口味來添加)再加入半碗準備好的酸湯底;
5、撈出煮熟的餃子放入碗中;
6、自己嘗下味道,可以根據口味添加餃子湯、醋、鹽、辣椒、酸湯底等等;
7、以上搞定后,加入香菜末、香油(正宗的還要再放牛油)就可以吃了。
第四款是烤水餃。
包一次水餃總能吃好久,煮過后剩下的水餃第二天口感就大打折扣了怎么辦,烤水餃來拯救你。
1、吃剩的水餃放進大碗里,倒入適量油,辣味粉、黑胡椒粉、芝麻(調味品可自由選擇,不放也可)。蓋上蓋子,使勁搖晃大碗搖晃大碗,使水餃都均勻沾滿油料;
2、擺入烤盤,烤箱預熱220度,烤約30分鐘(根據水餃數量自由調整,喜歡脆一點就時間長一點)。不用看著煎鍋,不必擔心煎糊,是不是很方便!
最后一款是粵式的水晶蝦餃皇。
1、將2/3的的蝦肉剁成泥,1/3切成丁,馬蹄、胡蘿卜切碎;
2、剁成泥的蝦泥中加入馬蹄紅蘿卜,加入鹽2克、糖2克、姜汁攪拌均勻,然后把餡撈起,從一尺高的位置往碗里甩,重復20-30次,直至徹底攪上勁兒,下入植物油攪勻,送入冰箱冷凍15分鐘;
3、冷凍15分鐘后,從冰箱取出,加入剩下的蝦肉,攪拌均勻,即可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4、備好材料,100克澄粉和10克生粉、鹽混合拌勻,另外20克生粉暫放一邊備用;
5、燙面:向混合的粉中沖入沸水,,邊沖邊用筷子攪成雪花狀,盡量不要有干面,加蓋兒燜5分鐘;
6、將燙面趁熱揉搓均勻,分次戧入剩余的20克生粉,此時面比較粘手,加入5克左右的油再揉,逐漸變成質地均勻的面團,置于容器里,以濕布遮蓋,醒發20分鐘左右,然后取出一小塊面團兒,搓成長條,拽成小劑子;
7、搓圓、搟成圓皮兒(建議即取即包,將剩余面團以濕布蓋住,或者用模具印出圓形;
8、蝦餃皮要盡可能的薄,越薄包出來的餃子越剔透,拿起餃子皮,近乎透明;
9、放入適量餡料,不要太多,以免在包制的時候撐破皮,或者蒸的時候爆裂,這個時候還是可以看見皮是非常薄的;
10、一只手推蝦餃皮,一只手捏住推過來的皮子,成為皺褶,如此類推全部捏完,最后捏好后還有捏實一點,怕在蒸的時候裂開;
11、鍋中燒開水,將包好的蝦餃碼入鋪油紙(或者紅蘿卜)的籠屜上,加蓋兒蒸制4-5分鐘即可,火力不要開到最大,中偏大一點就好,太猛的火力蝦餃皮容易裂開。
美味的食物總是費時費力,但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希望不論遇到什么,美食可以治愈你、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