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2019什么時候開始數伏?2019年三伏天長達40天,2019年三伏天的起止時間是:2019年7月12日至2019年8月20日。2019年三伏天長達40天。也就是說后面的日子里,還有我們熱的。這么熱的天,吃什么喝什么解暑,三伏天飲食該如何調理比較好?
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盡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
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今年7月12日進入伏天,三伏天有吃羊肉的食俗, 三伏天品食羊肉俗稱“伏羊”,歷史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所謂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三伏天吃羊肉,再喝上一杯燒酒,吃后全身大汗淋漓,據說可“驅散五臟積熱,釋放體內毒素”。
那么三伏天吃羊肉好嗎,吃羊肉有哪些好處?據悉,羊肉具有補虛祛寒、溫補氣血、益腎補衰、開胃健身、助元益精的功效。對于體質偏寒,而夏天又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或者愛吃冷飲的人,三伏天吃點羊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吃伏羊”并非人人適合。熱性體質、容易上火、身體容易發“癰疽疔癤”的人,并不適合包括“三伏補”在內的“冬病夏治”,別隨意嘗試。不宜在溫度過低的地方進食。這是因為羊肉或羊肉湯有散熱、溫經、通絡的作用。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于冷茶。
炎熱的三伏天來了。三伏天喝什么養生湯好?小編推薦7種適合三伏天喝的消暑養生湯。
酸梅湯
酸梅湯解暑提神,可根據個人喜好選用食材,以熬制出不同的風味。用烏梅、甘草、紅棗加冰糖熬制,就成了紅棗酸梅湯,有解渴健脾的功效;用烏梅、綠豆加冰糖熬制,就成了綠豆酸梅湯,有生津止咳之功效。
做法:烏梅250克,冰糖150克,蜂蜜2勺,桂花1勺,清水2大碗。將藥店里買來的烏梅用溫水泡發2小時。將烏梅放入鍋中,加入冰糖、蜂蜜、桂花, 倒入清水,開中火煎煮,等水開后,開蓋晾涼。 喜歡喝冰鎮酸梅湯的,可直接放入冰箱冰鎮3小時后再飲用。
綠豆湯
綠豆湯能解毒,最適宜夏天飲用,由于夏天暑濕較大,而綠豆則有解濕熱氣功效。
做法:先把綠豆淘洗干凈,瀝干水分;沙鍋放清水燒開,然后放入綠豆,水量應該略多于綠豆(浸沒綠豆約半寸)為宜;用大火燒煮,煮至湯水將收干時,添加滾開水,并把沙鍋蓋嚴,燜煮20分鐘,撇去上浮的皮殼,再煮15分鐘,綠豆就開花酥爛,加糖即成綠豆湯。
老鴿湯
鴿血中富含血紅蛋白,對手術后傷口愈合有相當好的促進作用。節瓜是冬瓜的一個變種,有著冬瓜的消暑濕、養胃液、滌穢、消癰、行水、消腫之功,且比冬瓜更香稔清滑。生薏米微寒,有健脾、祛濕、利尿的功效。荷葉有消暑清熱之功,合而為湯,鮮香、清甜、味美,為夏令消暑養生靚湯,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節瓜800克、生薏米100克、鮮荷葉1小片、陳皮14個、老鴿1只、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節瓜刮皮,切大塊狀;薏米、陳皮洗凈,均稍浸泡,且陳皮去瓤;老鴿宰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塊狀。除節瓜和何葉外,將湯料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至1個小時,下節瓜和何葉再滾1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冬瓜鮮肉蝦仁湯
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養胃生津,使人食量減少,促使體內淀汾、糖轉化為熱能,而不變成脂肪。同時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膚潔白如玉,潤澤光滑,并可保持形體健美。最重要的,冬瓜還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
做法:冬瓜250克,鮮肉20克,蝦肉20克,蔥5克,色拉油10克,鹽3克,味精1克。冬瓜去皮和瓤,切成片;絲瓜洗凈去皮,切粒。炒鍋放到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倒入素湯400毫升,放入冬瓜、精鹽、味精,到燒開后,放入絲瓜,盛入湯碗即可。
絲瓜豆腐魚頭湯
絲瓜能清熱瀉火,養陰生津,涼血解毒,潔膚除班斑,通經絡,化痰。用于熱病、暑熱煩渴、痰喘咳嗽、筋脈酸痛、氣血阻滯。
材料:絲瓜一斤,鮮魚頭一個,豆腐四塊,生姜三片。
做法:絲瓜去角邊,洗凈切角形;魚頭洗凈,切開兩邊;豆腐用清水略洗。將魚頭和生姜放入煲里,注入適量滾水,旺火煲十分鐘,放入豆腐和絲瓜,再用文火煲十五分鐘,調味食用。
馬蹄海帶鴨肉湯
鴨肉味甘、咸,性微涼,入脾、胃、肺、腎經,有滋陰清熱、健脾益胃、利水消腫等功效。而鴨肉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
材料:鴨半只、海帶、馬蹄各200克,生姜、食鹽少許。
做法:把鴨子去頭及內臟,切塊,在沸水中飛水;海帶用水洗凈、泡發;馬蹄洗凈削皮;在砂鍋中裝水,將鴨子燉至半熟,再加海帶和去皮切塊的荸薺和姜片;用小火燉熟,撈去浮油,再食鹽調味即食肉喝湯。
苦瓜豆腐湯
苦瓜是解暑利器,豆腐營養豐富,潤護腸胃,苦瓜豆腐湯可以消熱祛暑,養血滋肝,適合于暑熱癥、厭食癥。
材料:苦瓜150克,豆腐400克,精制植物油、黃油、醬油、麻油、鹽、味精、濕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苦瓜去皮,剖開去瓤、籽,洗凈,切片。豆腐切成塊。鍋上火,放油燒熱,放入苦瓜片翻炒幾下,倒入開水,推入豆腐塊,用勺劃開,加入鹽、黃酒、醬油調味并煮熟,用濕淀粉勾芡,放味精,淋上麻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