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廠家:深圳市德先電子有限公司 德先(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www.t-sum.com www.tsunpower.com
產品型號:TS-HB001
執行標準:GB/T 15100-2003
生產日期:2005年8月
測試時間:2005年12月
測試溫度:20℃±5℃
市場價:45/對(大型超市、賣場價)
最低價:23/對(網上、電子城直銷價)
報告文件下載地址

背景
品勝2300來源于本地品勝經銷商,他那里品勝的貨走得不錯,所以那里的貨基本上都是最近才出廠的,比大商場和大超市里的貨還新很多。品勝2300毫安鎳氫電池是目前品勝產品線中AA(5#)尺寸中容量最大的,是在2005年下半年才推出的產品。之前品勝的1800,2200系列產品都獲得了市場的好評,傳言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少數能夠達到甚至超過標稱容量值的產品。不過可惜的是前面測試的品勝1800實測容量為標稱值的97.16%(1#電池)和97.44%(2#電池),僅以百分之二點幾之差沒有達到標稱容量(見注1)。到底品勝2300能不能給我們一個驚喜呢,這可是已經接近AA(5#)尺寸的容量極限了。注1:實測容量達標率95%以上就可認為達到標稱值,因為活性物質的激活關系,再做幾個到十個循環容量還會有一點點提高。
一、外形包裝

二節裝掛卡包裝正面

二節裝掛卡包裝反面
二、電池細節

電池側面圖(1)

電池側面圖(2)

電池正極細節圖

電池負極細節圖
三、重量及尺寸
質量測量:
1#:29.996 g

2#:29.957 g
平均質量:29.977 g
尺寸:

1#:直徑:14.32mm 高:50.40mm
2#:直徑:14.28mm 高:50.30mm
平均尺寸:直徑:14.30mm 高:50.35mm
四、電氣試驗
(1)初始狀態:開拆包裝后直接測量初始電壓和電池內阻,判斷是否有過放電情況,可供最后的數據分析所用。而且如果出現過放情況可根據生產與測試日期計算該電池可能出現過放的時間間隔。

1#電池正在測試初始電壓和內阻
1#電池測試結果:電壓1.175 伏 內阻:19.7毫歐

2#電池正在測試初始電壓和內阻
2#電池測試結果:電壓1.247 內阻:18.5毫歐
兩節電池沒有過放情況發生,1#電池已經沒有什么容量了,2#電池估計還剩下10%左右容量,兩節電池內阻均較小。
(2)容量測試:
少數放置過久的電池的活性物質可能需要激活過程,所以測試設計為三次充放電循環,前兩次為激活過程數據僅供參考,以第三次的測試結果為容量測試數據。容量測試方法參照國標GB/T 15100-2000、GB/T 18288-2000標準。
第一循環:以0.1C的電流(本例為230毫安)充電16小時,開路放置1小時以上再以0.4C(本例為920毫安)的電流放至終止電壓1.0伏,測放電曲線并計算本次容量。
第二循環:使用大電流智能快充充電(電流1.5A左右),自動充停后( -△ V<5mv )以0.1C(本例為230毫安)補充電2小時,開路放置1小時以上再以0.4C(本例為920毫安)電流放電到終止電壓1.0V,測放電曲線并計算本次容量。
第三循環(正式標定容量):以0.1C電流(本例為230毫安)充電16小時,開路放置1小時以上再以0.2C電流(本例為460毫安)放電至終止電壓1.0伏,測放電曲線并計算容量并以次作為該電池的實測容量數據。
注:C為電流單位和不同電池的標稱容量對應,如1800毫安時的電池1C電流就是1800毫安,類推2500毫安時的1C為2500毫安。
第一次循環曲線:

1#電池測試曲線
本次內阻:20.0毫歐(放電前)
測試容量:2382毫安時

2#電池測試曲線
本次內阻:19.6毫歐(放電前)
測試容量:2333毫安時
第二次循環曲線:

1#電池測試曲線
本次內阻:19.7毫歐(放電前)
測試容量:2300毫安時

2#電池測試曲線
本次內阻:19.2毫歐(放電前)
測試容量:2313毫安時
第三次循環曲線(容量測定):

1#電池測試曲線
1#電池最后測定結果:
本次內阻:20.4毫歐(放電前)
容量:2413mAh 總能量:2990mWh 平均放電電壓:1.239V
1.2V放電平臺數據:
1.2V以上總放電容量:1991mAh,占82.53%
1.2V以上總放電能量:2507mWh,占83.85%
達到標稱容量百分比(標稱2300mAh):2413÷2300=104.91%

2#電池測試曲線
2#電池最后測定結果:
本次內阻:19.9毫歐(放電前)
容量:2351mAh 總能量:2909mWh 平均放電電壓:1.237V
1.2V放電平臺數據:
1.2V以上總放電容量:1923mAh,占81.82%
1.2V以上總放電能量:2420mWh,占83.20%
達到標稱容量百分比(標稱2300mAh):2351÷2300=102.22%
測試點評:
測試的兩節品勝2300毫安鎳氫電池不但均達到了標稱容量,而且還分別超過了標稱4.91%和2.22%,這一結果是目前參測電池中達標率最高的電池,超過了前期的三洋900毫安AAA(7號)的104.44%達標率。
本來在評測報告中不應該包含主觀的感情色彩,但對于這一結果還是感覺有些話一定要說出來。
2300這個容量接近AA尺寸的極限容量,技術上有一定的難度,但畢竟現在2500甚至2700的產品都已經面世,對于一個有研發能力的正規大廠,做2300從工藝上、材料上還是體形尺寸上的改進都不太難達到。但容量是否充足那就是另一方面的問題了,電池的銷售歷來分工業和民用兩大市場,工業市場上講究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有專門要高檔產品的、也有專門要低端甚至不合格品的,但不管怎樣工業市場需方都有檢測能力,所以什么貨就什么價非常明了。而民用市場上的買方基本上無檢測能力,就是1800的標成2300肯定又賺錢又好賣,你那些正規做2300的企業還會被指責賺黑心錢。一般用戶只是憑使用經驗來感覺容量,如數碼相機照了多少張照片、開沒開閃光、用沒用液晶來衡量,其實話說回來就是能照200張照片你也不知這是1800的容量還是2300。所以大家都說民用市場不好做,質量不好做不長、銷量到一定就無法增長甚至滑坡,做品質投入的錢怕連本都收不回。所以在容量上,特別是高容量上或多或少都有標高的情況,就連三洋2500雖不叫虛標也在背面用小字標明(典型容量:2500,最小容量2300),三洋2100(典型容量:2100,最小容量2000)。按照本次所測品勝2300的數據以及當前之市場環境標為2500也未嘗不可。
所以我認為2300這個檔次的產品考查的不光是廠家的技術實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廠家的經營理念和誠信。
之所以寫了這些,也正是符合這個博客的宗旨。
存放28天自放電率測試:
初始狀態:
品勝2300mAh 1# 電壓:1.281 內阻:19.8毫歐
品勝2300mAh 2# 電壓:1.287 內阻:19.4毫歐

品勝2300mAh 1#電池自放電率測試曲線
剩余容量:1619mAh
損失容量:2413-1619=794
自放電損失:32.91%

品勝2300mAh 2#電池自放電率測試曲線
剩余容量:1881mAh
損失容量:2351-1881=470
自放電損失:19.99%
*兩節電池的自放電損失率差異很大,猜測兩節電池是不是采用了不同的工藝或是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