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解讀(連載五十七)
(369~381)
三六九、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解讀:患者的癥狀
1、傷寒,發熱惡寒;2、下利,日十余行;3、脈實;
判斷:本條是下利不止的重癥,又脈癥不符,屬厥陰病,死癥。
三七〇、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下利清谷;2、汗出;3、厥
患者的下利清谷屬里寒;汗出為外熱,厥為四肢厥冷;
屬厥陰病,有熱,故不是死癥。
通脈四逆湯主之
三七一、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發熱;2、利下重;
由于有熱,盡管有熱利后重,不屬于厥陰病。
白頭翁湯主之
與葛根芩連湯相比,白頭翁湯少了喘而胸滿。
三七二、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解讀:患者的癥狀
1、下利;2、腹脹滿;3、身體疼痛。
只有下利癥,且沒有下利清谷,一般不是死癥。
疑似厥陰病;下利屬里寒,先溫里,用四逆湯;身體疼痛屬表,后攻表,用桂枝湯。
這也一般是規矩。
三七三、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下利;2、欲飲水;
通過欲飲水判斷患者的里熱,故屬熱利;沒有下利清谷,不屬厥陰??;
白頭翁湯主之
三七四、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解讀:患者的癥狀
1、下利,2、譫語者
通過譫語判斷患者有燥屎,宜小承氣湯急攻里;
不屬于厥陰病
三七五、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解讀:患者屬下利后,下利停止后的癥狀
1、煩;2、按之心下濡;
下利停止,不屬于厥陰病;
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故:宜梔子豉湯
三七六、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解讀:寒重的癥狀
1、嘔家;2、有癰膿;
急癥,屬厥陰病。
接335條的熱厥的解釋,有膿盡自愈的病例。
三七七、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嘔;2、脈弱;3、小便復利;4、身有微熱;
以上癥狀不屬厥陰病,
如果患者同時具有“四肢厥逆”的癥狀,則屬厥陰??;
四逆湯主之
三七八、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干嘔2、吐涎沫3、頭痛;
以上癥狀不屬于厥陰病。
吳茱萸湯主之
發揮:把本條放在厥陰病篇,我懷疑是不是高血壓容易出現腦意外,也就是中風?吳茱萸難道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藥?或者是心臟衰竭?
反正放在厥陰病篇,這些癥狀的出現肯定有可能出現危重病癥。
百度查知:有用吳茱萸打粉貼涌泉穴或神厥穴治療高血壓的。也有用當歸四逆湯加味治療高血壓的。
三七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解讀:患者的癥狀
1、嘔2、發熱
單單嘔吐不屬于厥陰病。
小柴胡湯主之
三八〇、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解讀:
傷寒病患者在“大吐、大下復極汗”后,有可能導致厥陰?。槐緱l是患者出現了“噦”的癥狀,故不為厥陰病。
三八一、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解讀:患者的癥狀是傷寒引起
1、噦;2、腹滿;
以上癥狀不能判斷為厥陰病。
治則:利之即愈。
厥陰篇小結
一、在傷寒論成書時,應該是對哪個年代以前中醫治療經驗的一次總結。傷寒論中把哪個時代已知常見的的急重危癥類病癥歸入厥陰病篇;由于治療手段與認識上的局限,當年多數是死癥;其實有些病癥在現代也沒有好的治療手段。
二、有些厥陰病在當代才已經有更詳細的認知,但傷寒論年代則未必。為了便于傳播診療知識技術,所以用當代病名命名也無不可;他們就是厥陰病綱領的326條所述,而又為當代中醫界混亂解釋的:
1、“消渴”解:急性腎衰期的多尿患者必有典型的消渴,流行性出血熱患者如果誤治比較容易出現腎衰竭,甚兇險。
從理論上講(西醫),凡可危及腎臟的熱病(最為常見者為免疫或休克過重過長)均可引起腎衰而后出現多尿消渴。
傷寒病是否可以出現糖尿病的消渴呢?也可以的,西醫所謂的急性胰腺炎(發病常呈典型厥陰?。┑暮蠊痪褪翘悄虿?,只是它比較之出血熱多尿消渴遠為少見。
消渴——特別是腎衰消渴患者,仍處在生死關頭,既要緊急治療又要恰當處理。
2、“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解:此系上腹絞痛向胸部放射的一種主訴,對疼痛不敏感的者多見此主訴,習慣按字面解釋則不確。
3、“食則吐蛔”解:此處蛔厥當與西醫所謂的膽道蛔蟲癥頗相通。
4、“下利不止”解:下利日久或下利不止,容易達到厥陰病的狀態;所以,厥陰病不能用下法。
三、一些沒有列入厥陰病的死癥
作為死癥的“臟結”為什么沒有列入厥陰病呢?因為臟結盡管是死癥,無治法,但是不急癥,大約2月~2年的存活期;所以沒有列入厥陰病。新病名是:多數應系結核性腹膜炎。167條之臟結或系嵌頓疝,可備一說;即非疝,也是一種腹部外科疾病,除非手術必死。
其他不必細說。
四、四肢厥逆與嘔吐下利容易造成厥陰病死癥,所以有許多關于這兩條癥狀的條文,很多就是為了區分具有“四肢厥逆與嘔吐下利”癥的患者是否屬厥陰病,是否需要急救。
五、其他容易達成厥陰病的情況:
限于當年科研條件的限制,臨床中有許多的“急重危”死癥的病例,還沒有達到確定的程度。故羅列了許多有可能達到厥陰病的情況,也顯得厥陰病篇有些凌亂了,如果認可厥陰病為“急重?!辈☆悾瑒t一切可解。
這也是厥陰病在中醫界比較混亂的原因;單當代沒有深入的研究,就顯得中醫界有些故步自封的感覺了。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