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劉祖貽運用溫陽息風法治療顫證經驗

 曾楚楚 湖南中醫藥大學 王琦 周勝強 劉芳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顫證是因內傷或外邪引起筋脈失養,出現頭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顫證病位在腦、筋脈以及肝、脾、腎,病初源于肝,日久累及脾、腎。其病理因素多源于風、火、痰、瘀、虛。病因病機以肝陽上亢、陰血虧虛多見,并治以平肝潛陽、滋陰養血息風法。顫證常見于西醫學中的帕金森病。據流行病學統計,截至2018年,全國帕金森病的患病數高達300萬人,其中65歲以上發病率為1.7%左右,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西醫常以左旋多巴、雷沙吉蘭類神經細胞保護劑、吡貝地爾類多巴胺受體興奮劑單獨或綜合治療,但長期服用均會對胃腸道、心血管系統造成不良影響。而中醫藥治療本病,針對個體辨證施治,有一定療效,尚無明顯不良反應。
國醫大師劉祖貽為劉氏中醫世家第九代傳人,從醫六十余載,對內科疑難病癥,特別是在腦病方面辨證論治,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并創立“六辨七治”辨治體系。劉祖貽臨證發現,機體腎陽虧虛亦可引發內風,并治以溫陽息風,療效頗佳,現將其對顫證的治療經驗介紹如下。
病因病機
陽虛生風,根在腎陽 顫證源于內風,歸屬于肝,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指大多數、一大半。肝主身之筋脈,若機體陽氣虧虛或津血不足,致筋脈失養,引起震顫之象,即為“掉”之意。肝開竅于目,若肝血不足,引起頭暈眼花之象,即為“?!敝??!端貑枴ぬ煸o論》曰:“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惫湃松朴帽阮惾∠蟮姆椒撓等撕妥匀唬U述病因病機,風邪具有和樹木飄搖相似的特征,且按照五行理論,肝屬木,因此,大多數因內風所引起表現為震顫、眩暈的疾病,歸屬于肝,也被稱為肝風內動。然內風致病,須辨虛實,對證治療。如張景岳《類經》曰:“掉,搖也,眩,運也,風主動搖,木之化也,故屬于肝,其虛其實皆能致此……凡實者宜涼宜瀉,虛則宜補宜溫?!逼陉幯澨撝赂物L內動者,應滋養陰血以息風,偏于火熱亢盛致肝風內動者,應瀉火平肝以息風?!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苯蠲}調控肢體運動。
然人體臟腑、氣血津液正常進行功能活動依賴于陽氣的溫煦和氣化,筋脈亦如此?!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撸珓t養神,柔則養筋?!睔馀c津相互化生,氣盛津液充盈,氣泄津液虧虛,機體陽氣虧虛,化津不足,筋脈失養,出現僵直、震顫之象。《傷寒論》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北硇拔唇?,陽氣受損,機體津液代謝雖需要肝、脾、腎等臟腑參與,但腎陽的鼓動作用尤為關鍵。腎陽虛溫煦氣化失常,水液泛濫,周身筋脈失于陽氣的溫煦和津液的潤養,出現筋肉跳動,全身顫動,欲倒地之象。腎水不涵養肝筋,肝筋失柔,引發內風,且腦為髓海,髓充于腦,機體強健,若腎陽虛,腎精不足,化髓無源,腦髓失養,機體運動失衡,神智失用,出現頭暈、意識不清、肢體震顫,久則形成癡呆、顫證,陽虛生風,根在腎陽。
諸邪阻絡,痰瘀為甚 陽氣通過筋脈運輸津血等物質到全身,以發揮營養作用。若痰瘀阻滯,道路不通,營養物質運輸受阻,也會加重顫證癥狀。顫證患者肝腎陽氣漸虧,氣血無力運行,血液流動緩慢,停留成瘀。然《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下》曰:“精者,血之所成也。”腎精可化為血液,腎陽虧虛,精少化血乏源,流通脈道的血液不足,也可致瘀。腎陽虛弱,溫煦之力減退,脾陽失溫,津液代謝失常,日久聚液為痰。痰瘀阻滯,停留筋骨關節,津血運行滯礙,不通則痛;營養物質不能輸送至周身筋脈,不榮則痛,便引起肢體痙攣疼痛。
治療原則
溫陽息風,重在腎陽 腎中之陽為一身陰陽之根本,臟腑陽氣均依賴腎陽的溫養,其功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腎陽虧虛,臟腑失溫,機體陽虛。且《醫貫砭·陰陽論》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标庩柣ジビ茫玛柌簧?,孤陽不長。腎精化髓過程中,不僅需要原始陰精的滋養,更離不開腎中陰陽二氣相互作用,又李中梓《內經知要·陰陽》:“火者,陽氣也。天非此火,不能發育萬物,人非此火,不能生養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陽?!逼渲校I陽對陰精的生發推動作用尤為關鍵,劉祖貽指出,腎陽的激勉可使腦髓陽(清陽)生陰(腦髓)長,從而使腦主神志、意識、認知功能正常。臨床治療重在溫補腎陽,常使用淫羊藿、菟絲子、巴戟天等平補腎陽之品,甘溫助少火。并在補腎陽藥中增添何首烏、枸杞子等,滋腎益精,兼能助陽。腎陰育精,填精益髓,腎陰腎陽相互滋生,微微生火,使腎陽化生有源。
祛邪通絡,扶正為先 因陽虛血凝致瘀,津停為痰,且顫證患者病程長,痰瘀互結,耗傷津血,新血難生,正氣難復,循環往復,病情難以治愈。臨床治療應溫腎扶正為先,陽氣漸復,瘀痰漸消。
臨床扶正應先溫補腎陽,陽氣得充,血液得以溫煦,運行順暢,水濕漸運。其次,健脾益氣,恢復水液運化,痰生無源,亦助血液運行。常配伍黃芪、黨參、白術,同時配伍活血化瘀藥以消散瘀滯,助血運行。劉祖貽善用葛根與丹參。因葛根辛散之力強,與丹參共用,不但加強助氣活血,疏通脈絡之效,亦升脾臟清陽之氣,加強脾胃運化水谷能力。若為頑固瘀血,須配伍地龍、僵蠶、烏梢蛇等血肉之品,性靈動,善于走竄臟腑經絡。但因其破血之力峻猛,且有毒性,若伴有出血性疾病,臨床配伍應結合病情,謹慎應用。
調養防變,顧護脾胃 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在慢性疾病的調養防變中,既扶助機體正氣,又可滋養腎中陰陽,所以脾胃的顧護調理至關重要。首先,因患者多食用巴戟天、菟絲子等補益肝腎藥物,需配伍山楂、雞內金等,以防藥物滋膩,影響中焦脾胃運化。其次,顫證病程久,長期服用中藥湯劑難免有藥毒之性,應配伍理脾護胃之品。
隨癥加減
疼痛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精少,腎藏衰……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备沃鹘?,應春日陽氣,性質柔和,肢體運動敏捷,顫證患者肝腎陽氣不足,氣虛日久瘀血漸生,道路不通,發為疼痛。常配伍芍藥甘草湯,祛瘀生新,滋陰補血,可緩急止痛,增強止痙息風之效。
頭昏 頭為清陽之府,人體進食水谷,脾胃運化正常,脾臟才能將其精微物質運輸至腦及周身,使腦主神志功能正常,思維敏捷。若脾胃升降運化失常,生成氣血不足,營養不及,且易致水濕停留,阻礙清陽上升至頭,日久痰濁漸生,易與清氣一同上升頭面,而發為頭昏,嚴重者出現中風之象。常配伍蒼術、佩蘭醒脾化濕,黃芪、葛根、升麻溫脾升清。
二便不調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蹦I氣充盛,膀胱調控尿液有度,才會使濁液得下,精液得留,若腎氣虛衰,開合無度,尿液排泄、儲蓄調節失衡,致小便失禁、多尿。常配伍五味子、桑螵蛸等固精收斂。且顫證患者本精血虧虛,大腸少津血行腸道,燥屎干結難以排出,需配伍火麻仁、桃仁潤腸通便。
水腫 腎火暖脾土,若腎陽虛弱,脾陽不溫,脾腎對津液調控失常,津液停留機體,出現水腫。臨床治療在溫補腎陽基礎上配伍防己、茯苓以利水消腫。且茯苓健脾,加強水谷吸收運化,津血充足,補后天以養先天之腎精。
抑郁 顫證患者多屬陽虛體質,肝陽不溫,肝木失于條達,肝疏泄失常,出現胸悶不適、情緒低落之象。在溫補陽氣基礎上,常配伍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顫證合并抑郁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需家長與病人積極配合,進行情緒疏導,保持心情愉快,適當鍛煉。
典型病例
汪某,女,70歲,2019年4月11日初診?;颊?014年夏季摔倒,撞到頭部后出現眼角抖動,繼而腿部肌肉顫動,后右手手指顫動,未予重視。2019年3月26日患者因“漸起肢體震顫伴行動遲緩1年余”入院,診斷為“帕金森病”。現癥面色稍紅,體瘦,神志不清,脾氣暴躁,不愿與人交流,四肢靜止性震顫,全身疼痛,胸背部及尾椎疼痛甚,難以忍受,影響日?;顒蛹八?,需坐輪椅,雙下肢肌張力均增高,伴疼痛,偶頭暈,大便干結,小便可。舌紅,少苔,脈細。辨證:肝腎陰虛,虛陽上浮。治法:平肝息風,滋陰潛陽。方藥:龜甲15g,鱉甲9g,山藥30g,生地黃15g,麥冬30g,佩蘭10g,續斷15g,葛根30g,丹參15g,首烏藤30g,白芍60g,玄參30g,珍珠母30g,醋延胡索15g,雞矢藤30g,甘草9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14劑。
2019年4月26日二診:病史同前,大便較前通暢,四肢震顫稍緩解,神志、脾氣如前,全身仍疼痛如前,肌張力仍升高,雙下肢疼痛次數增加,頭暈,小便可,納欠佳,寐欠安,舌紅,欠潤,少苔,脈細。方藥:黃芪30g,制何首烏15g,枸杞子30g,巴戟天12g,葛根30g,丹參30g,川芎15g,地龍15g,石菖蒲9g,煅龍骨30g,珍珠母30g,當歸15g,醋延胡索15g,雞矢藤30g,山楂15g。14劑,煎服法同前。
14劑藥服完后三診:神志漸清晰,全身及雙下肢疼痛緩解,肌張力尚可,可自行站立、行走持續時間較前延長,四肢震顫大減。舌紅,苔薄白,脈細。方藥:黃芪45g,巴戟天15g,菟絲子30g,補骨脂15g,制何首烏15g,枸杞子30g,丹參15g,續斷15g,醋延胡索15g,生牡蠣30g,炙甘草15g,雞內金10g,砂仁9g。14劑,煎服法同前。
按 根據患者就診時舌紅,少苔,大便干結,面色稍紅,體瘦等癥狀,初步診斷為肝腎陰虛,兼有虛陽上浮,治以平肝息風,滋陰潛陽,予三甲復脈湯加減。二診時患者大便較前順暢,但肌張力增高,詳細詢問病史后,發現患者經常雙足發冷,伴腰腿痛,乏力,且脈細弱,此屬肝腎陽氣不足,治宜溫陽息風為主,服藥治療一段時間后,患者神志逐漸清晰,四肢震顫、疼痛癥狀改善。方中黃芪益氣助陽;菟絲子、巴戟天、補骨脂溫腎助陽;制何首烏、枸杞子滋腎益精,陰陽互生,化髓有源;砂仁引氣歸腎,潛藏腎陽;地龍破瘀通絡;雞矢藤、葛根、丹參活血化瘀,瘀滯漸消,以生新血;石菖蒲祛痰濕以醒神;醋延胡索加強通絡止痛之效;煅龍骨、珍珠母、牡蠣鎮肝安神;續斷補肝腎開筋骨;山楂、雞內金健脾護胃,防藥物礙滯脾胃。諸藥使痰瘀消散,精血漸生,腎陽漸復,腦竅與筋脈得養,內風自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文集115
《黃帝內經》學習筆記101
中醫內科學講稿肢體經絡第三節 痿證
帕金森病辨治體會
痿病的中醫基礎理論與學說
(學習筆記)深入認識肝風病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任丘市| 若尔盖县| 武汉市| 潼南县| 福泉市| 从化市| 宜兴市| 永仁县| 柳林县| 泾阳县| 田阳县| 温宿县| 盐池县| 南通市| 儋州市| 庄河市| 莱阳市| 六盘水市| 错那县| 彩票| 锦州市| 泉州市| 贵溪市| 凤凰县| 广汉市| 德阳市| 蕲春县| 枝江市| 武汉市| 宝清县| 宁国市| 霍山县| 黑山县| 离岛区| 谢通门县| 健康| 库尔勒市| SHOW| 小金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