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腰痛,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遭遇腰痛折磨的人也屢見不鮮,腰痛已是所有慢性疼痛中最為高發的疼痛區域。根據統計,腰疼帶來的勞動能力喪失是巨大的,每年估計有10%-15%的成年人因為腰背部疼痛而喪失勞動能力。
關于腰痛的來源多種多樣的。我們要知道的是慢性疼痛的來源是一個多面體,比如筋膜、肌肉、關節、神經等都可以是產生疼痛的來源,并非僅僅是某一個固定的單項因素致使疼痛出現。很多是因為多方面的組織損傷引起疼痛的產生,比如腰部肌肉的損傷,會產生一系列的炎癥因子,再通過化學成分刺激周圍的神經,從而產生腰部的放射性疼痛,所以腰部的疼痛來源復雜,臨床評估應該詳細而周到,必要時進行其他檢查以輔助評估。
腰痛的起因多種多樣,今天我們著重闡述腰痛的首要原因——腰方肌。腰方肌是腰部最重要的穩固肌肉,通過腰方肌可以維持腰椎椎體的活動度,以及連接腰部與骨盆的相對活動。當腰部損傷時,常常會引起腰方肌的代償收縮,時間一長的話,容易引起腰方肌的疲勞性收縮而產生一系列的代償,此時腰方肌慢慢開始出現疼痛等癥狀。
腰方肌包括三個方向走行的肌肉纖維,具體包括包括髂肋纖維、髂腰斜行纖維、腰肋斜行纖維。髂肋纖維起于第12肋內半側,止于髂后上嵴最高點;髂腰斜行纖維起于L1~L4橫突末端,止于髂嵴、包括髂腰韌帶;腰肋斜行纖維起于第12肋骨,止于大多數或全部腰椎橫突。腰方肌的具體作用包括腰椎穩定、腰椎側屈、腰部伸展、參與髖部運動、被動呼氣、骨盆固定時軀干向同側旋轉。
腰方肌的疼痛點
1、激痛點:
腰方肌激痛點的激活往往是因彎腰的同時在一側拉或抬東西,或與摔倒、車禍造成嚴重身體創傷有關。因突然的姿勢不正常發力,導致腰方肌肌纖維拉傷是比較常見的疼痛點,此時比較明顯的是腰方肌部位深層的按壓痛,可能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可以緩解疼痛。但是如果肌肉拉傷比較嚴重的,通過的休息不足以緩解疼痛,而且后期的炎癥因子會刺激周圍組織引起腰部疼痛加重、或者腰部疼痛遷延不斷。引起腰方肌激痛點持續存在的機械因素是骨盆不對稱,尤其是低位肋骨長短不一、小半骨盆或短上臂。
2、牽扯痛:
可沿髂嵴放射至相鄰的下腹部,也可延伸至腹股溝上外側;可引起股骨大轉子和大腿外側的牽扯痛;可引起骶髂關節的劇烈牽扯痛,雙側激痛點造成的疼痛可延伸至整個骶區上部,下側深部的激痛點可造成臀部下方的牽扯痛。牽扯痛更多的是腰方肌周圍筋膜過于緊張,引起腰部大范圍的疼痛,患者通常不能具體定位腰部疼痛的位置。
4種腰方肌的運動鍛煉治療
1、腰方肌牽伸鍛煉
患者俯臥位(或者側臥位),操作者一手按于骨盆處,一手交叉按于肋骨處,用身體的重心,對患者的髂腰肌進行牽伸,維持10-15s,3-5次。在操作的時候,應該注意根據腰方肌的三條纖維的不同走向進行牽伸,以充分牽拉腰方肌的纖維。
2、腰方肌自我牽伸鍛煉
對于腰方肌的疼痛,很多患者很難第一時間找到專業的人員進行治療,那么往往靠自己的拉伸鍛煉才是最重要的。具體的自我牽伸操作如下:拉伸側置于下方,腿伸直,上側腿屈曲狀,用手支持自己的軀干側屈,以牽拉腰方肌,然后維持10-15s,3-5次。注意在自我牽拉的時候,應該保持呼吸自然,放松身體其他肌肉,以免過度緊張拉傷腰方肌。
3、腰方肌松解鍛煉
患者身體側臥位,腰背伸直,操作者站于患者身體后側。松淺筋膜時,雙腿屈膝屈髖,雙腿中間夾毛巾。松深層激痛點時,下側腿屈髖90度,上側腿伸直。然后操作者找到腰方肌的區域,淺層筋膜手法松解3-6次,激痛點按壓20-30s。腰方肌的激痛點包括髂嵴最高點、胸12與腰1交合點位置、腰5位置,髂腰韌帶區域。
4、腰部核心肌群鍛煉
腰部核心肌群包括圍繞在腰部的重要肌群,是維持腰部的穩定性,以及腰部活動的主要肌群。通過腰部核心肌群的鍛煉,可以預防腰部的扭傷,或者預防腰部無力而出現腰方肌等其他肌群的代償性收縮,從而預防腰部疼痛。
具體的腰部核心肌群鍛煉很簡單,最平常的核心肌群鍛煉包括平板支持、SET核心鍛煉、瑜伽球核心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