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2017年院線最令人驚喜的電影,那必須是《看不見的客人》。
即便是在評分苛刻,口味奇特的豆瓣,這部電影也拿下了8.8的高分。
大家都知道,我是犯罪類電影狂熱愛好者。而這部電影,完全可以排進我心中的犯罪電影榮譽榜前十名。另外9名,等我把影評寫全了,再慢慢告訴大家哈哈~
《看不見的客人》是一部西班牙電影。
觀影較多的同學們可能就會總結出來,西班牙懸疑電影以其獨特的敘事結構和極強的節奏感馳名,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節奏感對一部懸疑電影有多重要?
我認為,在懸疑電影里,好的節奏可以彌補劇情50%的缺陷。當然,除了像《穆赫蘭道》這樣走意識流的,可以完全不考慮節奏的問題。
所以在觀影時,你的脈動完全被劇情牽動著。一個伏筆之后必然跟著一個小高潮,你的心剛落到肚子里,下一秒就又被揪到嗓子眼兒。你以為自己看到這一幕已經猜到了劇情,但下一幕又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即便你早就對結局了然于心,但仍然會充滿好奇地看到最后,并且意猶未盡。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
我很少這么夸一部電影,對我來說,懸疑片就應該這樣:如果你不能以超出普通人的智慧設定出讓人恍然大悟的劇情,那么請就以嫻熟的情緒感染力讓所有人置身其中。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常會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失望,同樣是去年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我這兒評價一點也不高。
阿婆的作品太過經典,每部作品的橋段都被其他影視作品“致敬”了很多回,劇情上實在難以創新。如果不能在“道”上有所精進,那么就苦練'術'吧。兩者都沒有,那就不能稱之為懸疑電影,該放到別的行列里去。
總而言之,我對《看不見的客人》的評價可歸納為兩個字:去看!!
然而作為一篇走心的影評,必須稍微介紹一下劇情。我想了很久,怎樣可以既不劇透,又說清楚故事,于是有了下面這樣看完之后更加云里霧里的介紹。
一、兇手不是兇手
故事的開場,就是一樁命案。
男主——艾德里安,一個正值事業巔峰的企業家。
然而他陷入了一樁密室殺人案件,目前正作為第一嫌疑人被取保候審。
好在手頭闊綽,有錢能使鬼推磨。男主請到了金牌律師——弗吉尼亞,三十年律師生涯中,她從未打過敗仗。
影片一開始,律師弗吉尼亞正在和男主準備辯詞,她言簡意賅,開場就表示時間不夠,并且給出了重要訊息:檢方已經找到了目擊證人,希望男主能夠誠實說出案發過程。
于是男主開始了他故作悲傷的敘述。
二、真話也是假話
密室中死去的女人名為勞拉,她和男主有一段見不得光的婚外情。
某天男主和勞拉接到勒索短信,讓他們來到酒店711房間。到了房間之后,男主被打暈,女主被殺害。
注意,以上都是男主的一面之辭。
天寒地凍,窗戶把手被卸掉,門被鎖死,通風口也出不去,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密室。
火眼金睛的律師自然也發現了男主避重就輕、漏洞百出的陳述,于是拋出一張報紙,挖出案中之案。
三、死者不止一個
一切始于三個月前發生的一場車禍。
男主和勞拉開車行駛在幽會的路上,不小心出了車禍,撞到了一個金發碧眼的帥哥。
兩個人并沒有報警救援,而是想要掩蓋此事。于是他們假裝各開一車,騙過了路過的司機,并趁機把帥哥塞進了后備箱。一人原地等待,一人沉車拋尸。
但請注意,這都是男主單方的說法,畢竟此刻勞拉已經死了。
誰開的車,誰出的主意,誰拋的尸,這都是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啊,劇情發展到這時,已經披露出許多疑點了。
然而,這只是懸疑的冰山一角。
四、死者原非死者
整部劇是以律師詢問男主來推動主線的,男主的回應和律師的假設穿插在一起,雙方對于案件細節的博弈才是整部電影最精彩的地方。
男主狡詐,他的信任并不這么容易獲取。律師必須通過不斷的詢問和應答,為男主創造出最完美的脫罪策略和脫罪辯詞,取得男主的信任,他才會將一切和盤托出。
畢竟此時男主手上握著最重要的線索——金發帥哥拋尸沉車的地點還未找到,而找不到尸體,就定不了罪。
如何讓男主在這兩個看似死局的案件里脫罪?
律師的方案是:將金發帥哥之死帥鍋給勞拉,將密室殺人案件甩鍋給金發帥哥的父母。
五、律師竟非律師
整個故事在敘事當中不斷反轉,而每一個反轉都有跡可循,精彩絕倫。
想想前面的“兇手不是兇手”、“真話也是假話”,你會開始糾結:
殺死金發帥哥的兇手究竟是勞拉還是男主?
密室殺人犯的兇手又究竟是誰?
哪個版本的故事才是真相?
“看不見的客人”究竟指誰?
影片里有大量的線索和證據,解密的樂趣,就留給各位讀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