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柱》
挪威首都奧斯陸維格朗公園雕塑作品是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維格朗(1875年-1948年)在1906-1943年間的雕塑作品組成,占地80公頃,按幾何圖形設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個浮雕。這些雕塑作品絕大部分為裸體,有石雕,也有銅雕。據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體雕塑公園。公園內有用石、銅、鐵、木雕塑成的150組群雕像,散布在公園 455畝的范圍內。反映的都是同一題材,即人生。因此又稱“人生公園”。
▲公園大門
第一部分是《生命之橋》——在一座跨河長橋上,豎有-座人物雕塑,描摹了從生到死各個年齡段、男女老少們的生活情狀,人物皆粗壯魁偉、姿態各異;
第二部分是《生命之樹》——這組雕塑由噴泉相伴,鮮花簇擁,描繪的是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依戀,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等各種情感真摯而純樸,令人感動;
第三部分是《生命之柱》——底座高米,散布著座群像石雕;主雕“生命之柱”,高17.3米,直徑 3.5米,重270噸的圓形石柱聳立在平臺的中央,直接青天,石雕上雕有120個人物,老人沉底,中青年在中部,頂部是小孩。象征著生命的代代相續,生生不息。
第四部分是《生命之環》,這是一座銅雕,由男女老少7人交錯擁纏,形成環狀,據說象征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息息相關,循環不止。
每一個看完雕塑的游客都能從中發現自己的人生軌跡。 男人、女人; 兒童、 成年、老年; 父母、孩子、 兄弟姐妹、戀人、夫妻。愛恨情仇。這里有人類最完整的喜怒哀樂的表情和不得不經歷的生老病死。每個雕塑里都有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故事。
▲《生命之橋》——在一座跨河長橋上,豎有-座人物雕塑,描摹了從生到死各個年齡段、男女老少們的生活情狀,人物皆粗壯魁偉、姿態各異;
▲《生命之柱》周圍散布著座群像石雕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
▲《生命之樹》——這組雕塑由噴泉相伴,鮮花簇擁,描繪的是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依戀,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等各種情感真摯而純樸,令人感動.
▲父母是孩子兒時的大馬
偉大的母愛
《父親》父親和四個子女在嬉戲。展示出健壯男人繁衍的能力,及生命延續在人生道路上必經的過程。
旺盛的生命
兄弟之愛
父親之愛
▲ 兒童,無憂的季節
▲ “憤怒的小孩”刻劃得很生動,將孩子由于愿望沒有得到滿足而發怒、大哭、揮拳、頓足的神態刻劃得維妙維肖。
▲ 少女需要嘰嘰喳喳的朋友
▲ 姐妹親密
▲ 少年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
▲ 和哥們在一起,沒有戀人,心里也是寂寞
▲ 羞澀的戀愛季節
▲ 歡樂的戀愛季節
▲ 海誓山盟
▲ 戀人也會有冷戰
▲ 相親相愛
▲ 親密纏綿
▲ 三角戀,不知該愛誰?
▲ 青年年華
▲ 愛的結晶
▲ 母親的愛,含辛茹苦,當牛做馬。
▲孩子是爸爸手中的玩具。
▲閨女是父母的小棉襖
▲ 父親追打不聽話的兒子
▲ 愛的親情
▲ 家庭暴力,夫妻矛盾
▲ 媳婦、婆婆、老公,關系該如何處理?
▲ 每個雕塑都有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故事。
▲ 少來夫妻老來伴
▲ 人類都是隔代親
▲ 爺爺給孫子講述自己的一生
▲凄凄慘慘,老伴先你而去
▲ 多少塵緣,聚散匆匆, 回首暮年,曾經的戀人也老態龍鐘
▲ 老弱多病,世事無常
▲ 生命的結果都是死亡
贊嘆:生命的結果都是死亡,萬物復蘇只是個生命的輪回,我們都將來于塵土歸于塵土。我們贊嘆生命的同時,也應該贊嘆自己會去天堂。。。。。
▲ 《生命之環》,這是一座銅雕,由男女老少7人交錯擁纏,形成環狀,它象征人生圓滿循環的過程,展現人類世代繁衍生存的軌跡,蘊含著人生的希望、再生的理念。這個環也寓意著女性。
▲ 人生之柱(Monolith)。高17.3米,直徑 3.5米,它包括了121個人形圖案。對于人生之柱人們有很多解釋:人類的復蘇,為存在而進行的努力,在精神領域的人類渴望,日常生活的卓越表現和循環重復。此柱由3名石匠根據作者塑造的模型,用14年時間雕刻而成。這個柱也寓意著男性。
▲ 看到這黃葉,感嘆生命短促,一歲一枯榮
▲ 每個生命都來到世上都不容易
▲ 生命始終是個輪回,都將來于塵土歸于塵土。
父愛也溫暖
▲ 有人說,“在這里,你暢懷吸納生命的氣息;在這里,你強烈感受生命的律動;在這里,你真切凝視生命的姿態,在這里,你深刻感悟生命的意義。”
▲ 古斯塔夫·維格朗(Gustav Vigeland)
古斯塔夫·維格朗所創作的所有雕塑作品全部根據真實尺寸完成,在創作過程中,他沒有借助學生或其他藝術家的任何幫助。而石刻和青銅鑄造工作則雇用了很多工匠完成。維格朗還進行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用廣袤的草坪和兩旁布滿楓樹的林蔭大道來妝點整片地區。公園的建設一直持續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