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成就都來自團隊協作
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三只小狼狗一同圍追一匹大斑馬。面對著身材高大的斑馬,三只兩尺多長的小狼狗一擁而上,一條小狼狗咬住斑馬的尾巴,一只小狼狗咬住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么掙扎反抗,這兩只小狼狗都死死咬住不放,當斑馬前后受敵、疼痛難忍時,一只小狼狗就開始啃它的腿,終于,斑馬支撐不住倒在了地上。一匹大斑馬就這樣被三只小狼狗吃掉了。
三只小狼狗之所以能夠擊敗大斑馬,不僅由于它們自身的優秀,還在于它們組成了一支優秀的團隊,并分工協作,致力于共同的目標。
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職場,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的。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能力與別人的能力結合起來,就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一個哲人曾說:你手上有一個蘋果,我手上也有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交換后,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能力,我也有一種能力,兩人交換的結果,就不再是一種能力了。
一加一等于二,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術題,可是用在人與人的團結合作上,所創造的業績就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可能是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了。
一個人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將直接關系到他的工作業績。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時,都十分注意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他們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和別人相處與協作,要比他個人的能力重要得多。
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人,即使個人工作干得再好也無濟于事。因為在這個講究合作的年代,真正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超人的能力、驕人的業績,更要具備團隊精神,為團隊整體業績的提升做出貢獻。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成功的基礎上的,只有團隊的績效獲得了提升,個人才會受到嘉獎。
所以作為公司的一員,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個公司之中,憑借整個團隊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問題解決好。當你來到一個新的公司,你的上司很可能會分配給你一個難以完成的工作。上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你的合作精神,他要知道的是你是否善于合作、善于溝通。如果你不言不語,一個人費勁地摸索,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明智且能獲得成功的捷徑就是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
一位專家指出:“現在年輕人在職場中普遍表現出的自負與自傲,使他們在融入工作環境方面表現得緩慢和困難。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項目都是自己做,不愿和同事一起想辦法,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結果,最后對公司一點用也沒有,而那些人也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績來。”
認清團隊精神,實現自我超越
在知識經濟時代,競爭已不再是單獨的個體之間的斗爭,而是團隊與團隊的競爭、組織與組織的競爭,任何困難的克服和挫折的平復,都不能僅憑一個人的勇敢和力量,而必須依靠整個團隊。
有一位英國科學家把一盤點燃的蟻香放進了蟻巢里。
開始,巢中的螞蟻驚慌萬狀,過了十幾分鐘后,便有螞蟻向火沖去,對著點燃的蟻香,噴射自己的蟻酸。由于一只螞蟻能射出的蟻酸量十分有限,所以很多“勇士”葬身火海。但是,“勇士”們的犧牲并沒有嚇退蟻群,相反,又有更多的螞蟻投入“戰斗”之中,它們前仆后繼,幾分鐘便將火撲滅了。活下來的螞蟻將戰友們的尸體移送到附近的一塊墓地,蓋上薄土安葬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位科學家又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到了那個蟻巢里。雖然這一次的“火災”更大,但是螞蟻已經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它們很快便協同在一起,有條不紊地作戰,不到一分鐘,燭火便被撲滅了,而螞蟻無一殉難。
從螞蟻撲火的實驗中可以看出,個體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則可以實現個人難以達成的目標。
人也是一樣。每一個公司都類似于一個大家庭,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僅僅是其中的一分子,每個人單獨可以做好的事情很少,而且效率和質量都極低。但如果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就可實現協同合作,從而使整個組織的戰斗力得以提高。所以,團隊精神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具備團隊精神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大的效益。每個人的價值也會因為團隊合作而變得更大,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有對團隊認真負責的人,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負責。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團隊精神呢?很多人認為團隊精神就是與別人一起去做某件事。事實上,這種認識太過膚淺和狹隘了。正是因為對團隊精神的膚淺理解,使得很多標榜自己善于與人合作的人并未取得真正的成功。團隊精神的核心是無私和奉獻精神,是主動負責的意識,是與人合諧相處、充分溝通、交流意見的智慧。它不是簡單地與人說話,與人共同做事,而是不計個人利益,只重團隊整體的奉獻精神。
最能體現團隊精神的真正內涵的莫過于登山運動。
在登山的過程中,登山運動員之間都以繩索相連,假如其中一個人失足了,其他隊員就會全力挽救。否則,整個團隊便無法繼續前進。但當所有隊員絞盡腦汁,試了所有的辦法仍不能使失足的隊員脫險的時候,只有割斷繩索,讓那個隊員墜入深谷,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其他隊員的性命。而此時,割斷繩索的常常是那名失足的隊員。這就是團隊精神。
所以,要想具備團隊精神,首先就要檢視自己的靈魂,只有高尚的、無私的、樂于奉獻的、勇于負責的靈魂,才能具備這一致勝的優點。
去掉愚蠢的“個人英雄主義”
個人英雄主義是團隊合作的大敵。如果你從不承認團隊對自己有幫助,即使接受過幫助也認為這是團隊的義務。你就必須拋棄這一愚蠢的態度,否則只會使自己的事業受阻。
亨利是一家營銷公司的一名營銷員。他所在的部門曾經因為團隊精神而創造過奇跡,而且部門中每一個人的業務成績都特別突出。
后來,這種和諧而又融洽的合作氛圍被亨利破壞了。
原來,公司的高層把一項重要的項目安排給亨利所在的部門,亨利的主管反復斟酌考慮,猶豫不決,最終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工作方案。而亨利則認為自己對這個項目有十分周詳而又容易操作的方案。為了表現自己,他沒有與主管商量,更沒有貢獻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過他,直接向總經理說明自己愿意承擔這項任務,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他的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部門經理,破壞了團隊精神。結果,當總經理安排他與部門經理共同操作這個項目時,兩個人在工作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導致團隊中出現分裂,項目最終流產了。
要想獲得成功,你就應該學會與人合作,而不是單獨行動。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團隊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融入團隊必須要有團隊意識,摒棄“獨行俠”的思想,和“狂妄”、“清高”、“剛愎自用”堅決作別,代之以“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團隊意識。
扮演好自己的團隊角色
與人合作的前提是找準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保證團隊工作的順利進行。若站錯位置,亂干工作,不但不會推進整體的工作進程,還會使整個團隊陷入混亂。
團隊要想創造并維持高績效,員工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關鍵也是根本,有時它甚至比專業知識更加重要。
要想扮演好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總讓團隊出頭做“好人”是扮演好團隊角色的首要原則。在工作中,不要直接否決團隊的決定,始終讓團隊作為與客戶打交道的主體。如果可能的話,也要讓團隊與上級打交道。如果你不得不插手,就公開支持自己的團隊。實在需要作出什么改動,那就同團隊成員私下解決,并把功勞讓給團隊。讓客戶覺得在你這兒得到的承諾,遠不如在團隊那兒得到的多,最好讓上級也產生同感,這樣,他們就會養成與團隊直接打交道的習慣。站在員工個人的角度來講,直接和團隊打交道可以使工作更加輕松;站在團隊的角度講,讓團隊成為主體可以使團隊的運作更有效率——真正的一舉兩得。
第二,要扮演好團隊隊員的角色,還應主動尋找團隊成員的積*質。在一個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你應積極尋找團隊中其他成員的優秀品質,并且向其學習,使自己的缺點和消*質在團體合作中減少以至消失。在提升自己的同時,提升團隊成員之間合作的默契程度,進而提升團隊執行力。團隊強調的是協同,較少有命令和指示,所以團隊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著團隊的工作效率。如果你積極尋找其他成員的積*質,那么你與團隊的協作就會變得更加順暢;你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會使團隊整體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第三,要時常檢查自己的缺點。改變工作角色之后,你應該時常檢查自己的缺點。比如自己是否依舊對人冷漠,或者依舊言辭鋒利。這是扮演好團隊成員角色的一大障礙。團隊工作需要成員之間不斷地進行互動和交流,如果你固執己見,難與他人達成一致,你的努力就得不到其他成員的理解和支持,這時,即使你的能力出類拔萃,也無法促使團隊創造出更高的業績。
如果你意識到了這些缺點,不妨通過交流坦誠地講出來,承認缺點,讓大家共同幫助你改進。不必擔心別人的嘲笑,你得到的只會是理解和幫助。
新一代的優秀員工必須樹立以大局為重的全局觀念,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將個人的追求融入到團隊的總體目標中去,從自發地遵從到自覺地培養,最終實現團隊的最佳整體效益。
2集思廣益,聽取他人的建議
工作中有個方向問題,向著正確的方向,就會事半功倍,而若向著錯誤的方向則會事倍功半。因此,找到正確的方向是相當重要的。但遺憾的是,單憑我們個人的能力和經驗,可能并不能迅速準確地找到正確的方向。因為當一項全新的、完全陌生的工作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常常會不知所措,找不到頭緒。即使曾經做過的工作,我們也不一定能找到最準確的方向,用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完成它。這時我們就需要別人的幫助,向那些能力更強、見解更獨到、經驗更豐富的同事請教,懷抱感恩之心熱情地對待同事的建議和批評——即使這些批評和建議十分不中聽,也要認真地加以對待。
在現代公司里,許多人恃才傲物不愿請教他人,不愿承認別人比自己懂得多,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心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他們勤學好問,對不知道、不清楚的事總要問個為什么。
美國電力公司的老板斯泰因麥茲說:“如果一個人不停止問問題,世上就沒有愚蠢的問題和愚蠢的人。”他不斷告訴他的員工:能真正從工作中成長起來的惟一方法便是發問。我們只學我們要學的,你之所以問一個問題便是因為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因為你想知道,于是便在心里牢記它。所以,一個時時產生問號的頭腦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它可以讓平庸者走出事業的低谷,讓成功者更加成功。
向專業人士請教自己不懂的問題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素質,它可以提升我們的能力,拓展我們的知識面,使我們的工作能力變得更強,更重要的是,請教別人還有利于我們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因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做個重要人物的沖動,請求同事幫忙,能使對*得自己很重要,而且也能為你贏得友誼和合作。
有時,我們并未主動請教,別人也會對我們的工作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千萬不要對這種意見產生反感,不管意見是對是錯,我們都要真誠地向對方道謝,并客觀地評價這些建議。這些建議通常都極其有價值,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嶄新的工作思路或為我們開辟出一段嶄新的職業生涯。
19世紀50年代,在美國舊金山掀起了一股淘金熱。有一個叫李威·施特勞斯的年輕人,放棄了自己的文職工作,隨著兩個哥哥來到舊金山,開了一家雜貨店。一天,有位淘金工人來店里購物,對李威說:“你的帆布包雖然適合我們用,但不如用帆布做成褲子更適合淘金工人穿。礦工們現在穿的工裝褲都是棉布做的,很容易磨破。若改用帆布,就結實耐用了。”
李威經過一夜的思考后,很快采用了這位淘金工人的建議,取出一塊帆布來到裁縫店做出了第一條工裝短褲。這種工裝褲誕生后,受到了許多礦工的喜愛。
不久,一位遠方的朋友來看望李威·施特勞斯。朋友看到工人們購買這種工裝褲的火爆情形后,建議他:“你應該投入一些資金,進行廣告宣傳;另外,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裁縫,把這種褲子重新設計一番,全面推向市場。”李威·施特勞斯聽從了朋友的建議。把這種工裝褲重新進行設計,推向了市場,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后來,他引進了設備,大批量生產,并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牛仔褲,大談“牛仔褲文化”。鋪天蓋地的宣傳,使牛仔褲深入人心。“西部牛仔”成了美國青年崇拜和模仿的對象。不少中老年人,連上層社會的人物也開始喜歡牛仔褲了,牛仔褲的市場越來越廣闊。現在,他的公司已經成為世界馳名的跨國公司,他的事業也傳到了他的第四代子孫身上。
善于傾聽別人對自己工作的建議,是一種對別人眼光、見識、經歷、智慧、創意的吸收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卻常常為此付出代價。
竹下君被公司委派去俄羅斯開發當地市場。在接到公司的工作安排后,他很快擬就了一份市場開發方案。開會研究時,他把自己的方案簡單地講解了一遍,就算通過了。他手下的業務精英當場提出一些疑問和合理建議,但他卻傲慢地說:“我負責開發各地市場這么多年了,難道不知道怎么做?我的方案是正確的,不用再討論了。”結果,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代價,卻未能提升當地的市場份額。公司只好對他進行降職處分,然后,重新安排一個人頂替他的職務,開發這片市場。
新安排的人名叫崎川一雄,他深知集合眾人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他一上任便安排業務員對當地市場開展調查,然后集合所有負責俄羅斯市場的員工討論。會上,他把自己設想的市場開發方案列舉出來,讓大家根據考察的情況來討論其可行性。業務員們都熱情高漲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崎川一雄從中選了一些好的建議記了下來,進一步完善方案,最后,擬訂出一個穩妥可行的方案。很快,公司就在俄羅斯的市場上取得了成功。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集思廣益,善于從別人的建議中汲取智慧,幫助自己取得工作上的進步。
作為工作團隊中的一員,你是不是從來不向上司或同事請教有關工作上的事,或是探討自身的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從今天起,你就應改變自己,
即使工作多年,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難題和困境也可以向其他同事和上司請教,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錯誤率,而且還有助于合作。
但值得一提的是,凡事有度。如果你遇事就去問別人,就會顯得你無能、缺乏主見,這樣的形象是很難獲得老板的賞識的。
3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
你知道一般人才與頂尖人才的真正區別在哪里嗎?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才能。那你就錯了。哈佛大學商學院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在事業有成的人士中,26%靠工作能力,5%靠關系,而人際關系好占了69%。
可見,要想成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不僅要提升你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拓展你的人脈,提升你的人脈競爭力,只有這樣,你才會脫穎而出,取得事業的成功。
豐富的人際資源可使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一個人在人際關系、人脈網絡上的優勢,就是人脈競爭力。哈佛大學為了解人際能力在一個人取得成就的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曾針對貝爾實驗室頂尖研究員作過調查。他們發現,被大家認同的專業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于“頂尖人才會采取不同的人脈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關系,在面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他們還發現,當一名表現平平的實驗員遇到棘手問題時,會去請教專家,卻往往因沒有回音而白白浪費時間;頂尖人才則很少碰到這種問題,因為他們在平時就建立了豐富的資源網,一旦前往請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柯力和維波都受雇于一家管理咨詢公司,這天,他們同時接受了一項任務,為一家生物公司寫一份管理報告,以獲得一份50萬美元的合同。正因為如此重要,公司才安排他們兩個人同時寫,以從中選優,或者把兩人的報告中的精華結合起來,打造一份出色的報告。
柯力接受任務后,表現得很輕松,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由于時間緊,柯力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到盡可能多的那家生物公司所使用的生物鑒定過程的信息。他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同事,她現在已去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工作,她應該認識負責生物公司產品鑒定的科學家。于是他馬上撥通了同事的電話。果然不出所料,同事把他介紹給了那位科學家。他虛心向科學家請教,對方也很樂意向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并立即通過互聯網傳給他。
僅僅通了兩個電話,僅僅一封電子郵件,柯力便獲得了報告中所需的關鍵信息。
而維波又是怎么做的呢?
維波接受任務后,發現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沒有著落,不免有些著急。想來想去,最后把問題交給了電子公告牌。結果第二天,有40位專家等著回答他的問題。這些專家們相互之間有些矛盾,答案自然也不相同。他不知道誰的答案正確,因為他無從判斷這些答案的質量。他被這些復雜的信息壓垮了,卻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東西。最后完成的報告自然不如柯力的優秀。
一個人一旦踏入職場,光有主動性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把事情做好,還必須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因為你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無法獨立完成所有任務,你必須知道誰懂得你未知的信息。即使優秀的工作者,也需要一個龐大的專家體系來幫助他完成工作。
職業受挫源于人脈競爭力太弱
在21世紀的今天,無論是保險、傳媒,還是金融、科技、證券等各個領域,人脈競爭力都是一個日漸重要的課題。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榮譽、成功之路的門票,只有擁有了這張門票,你的專業知識才能發揮作用。
在臺灣證券投資領域,楊耀宇可是個知名人士,他將人脈競爭力發揮到了極致。他曾是統一集團的副總,退出后做了一名財務顧問,并兼任五家電子公司的董事。根據推算,他的身價應該有5億元臺幣之高。為什么一個不起眼的鄉下小孩到臺北打拼能快速積累這么多財富?楊耀宇自己解釋說:“有時候,一個電話抵得上十份研究報告。我的人脈網絡遍及各個領域,上千萬條,數也數不清。”
如果不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你可能就會陷入勞而無功的境地。
小靜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她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展現出超人的工作能力,必然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獲得重用并步步高升。可是一年過去了,小靜雖表現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但調薪比例很低,并不比那些表現一般的同事高,職位也沒有得到晉升。小靜很不服氣,工作起來更加努力了。她認為總有一天上司會看到她的能力與才華,成功之日也離她不遠了。
但是,又一年過去了,小靜還是在原地停留。相反,與她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已經是獨當一面的主管了,薪水也比小靜高出許多。小靜終于忍不住,向公司里惟一與她要好的同事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然而,同事卻說:“不要抱怨了。你雖然工作非常出色,但與同事的關系沒處好,所以才一直得不到重用。”工作細心、處事粗心的小靜,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兩年來,只做了別人26%的工作,也難怪總是在不重要的職位上停留。
對于員工來說,人脈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建立起高質量的人脈網絡,在工作時才會實時得到幫助和支持。
成功建立關系網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人建立穩固的關系。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建立關系網時,不要盲目地去建,否則會使你整天為應付一些無關緊要的關系而叫苦連天。
在需要之前就建立網絡
在你需要時再去建立自己的網絡,就已經晚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所以,平時就應注意搜羅網絡中的專家,建立并不斷擴大你的網絡,一旦需要哪些專家幫助,立即就能受益。若平時不注意,當你需要獲得專家支持的時候,就會發現無法跟對方溝通。即使硬著頭皮給專家打電話,往往會遭到對方的婉言拒絕,此時只能從別的渠道搜集需要的信息,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搞到手的卻大多是些無用的信息,既貽誤了工作,又降低了工作質量。
創造機會事先就跟納入你網絡的專家建立聯系。可以利用聽某位專家演講的機會,在會后主動介紹自己,問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問題,收集他所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送出一份在研究中寫的相關的文章請專家指教,并告訴專家一些關于他最喜愛的活動的一些信息。當然,不要忘記遞上自己的名片。這樣,當幾個月后,你需要跟這位專家聯系時,就不會顯得尷尬了。
維持關系很重要。在一些特殊的有紀念的日子要給專家送一份禮物,給對方一個驚喜。禮物不一定很貴重,一束鮮花、一本他感興趣的書都可以,關鍵是表達你的一份祝福,給專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真正把你記在心里,當你再跟他聯系時,雙方首先感到的是一種親切感。只要你一提要求,他自然很樂意為你提供幫助。
此外還要經常跟網絡中的專家電話聯系,噓寒問暖,主動為對方幫忙,來維護你們的關系。若時間長了不聯系,感情自然就淡薄了,甚至對方已將你忘記了,那又得從頭做起。
不斷完善自我,增長個人魅力
素質高而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別人的接納,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要不斷完善自我,增長個人魅力。
在交往中要注意禮儀。這表現在你的著裝、談吐、一舉一動之中。謙謙君子比一般人更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窈窕淑女同樣更能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這關系到你能否順利打開對方的心靈之門。
還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信仰、生活習慣等,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可交往的人。彼得在結交一位專家時,發覺對方是一個很“花”的人,喜歡享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但是彼得不喜歡去那種場所。一次他請專家吃完飯后,對專家說一起去一個獨步全球精彩好玩的地方,而且還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專家的眼中立即現出渴望的光芒。然后他們一起搭上計程車,直奔當地最大的書店,專家自然很失望,但很快就隨遇而安,也高高興興地選了兩本書。后來專家就不再要求彼得去那些燈紅酒綠的地方了,但是對彼得的要求,比以前更樂意幫助。因為彼得給專家留足了面子,讓專家覺得彼得把他看做一個高尚的人。
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最好在某一方面小有成就,提高自己的檔次。因為人人都喜歡與優秀的人交往,渴望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才建立關系,專家也同樣,所以你的素質越高,他對你的熱情就越高;反之,即使他答應幫你忙,也許只是敷衍了事。
遵守信息互享的原則
你需要從專家那里獲得有用的信息,同樣,專家也需要獲得信息,如果你提供給專家的信息讓專家獲益匪淺,專家自然在心里感謝你,在你需要他幫助時,他肯定毫不猶豫地盡最大可能幫助你。這樣,你就和專家形成了信息互享的良性循環,成為彼此網絡里不可缺少的人。
在平時要注意發現那些能夠找到專家的人
有些人因為某種關系跟某些專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如果你能說動他們把你介紹給專家,那你就大大減少了結交專家所需花費的時間。當然,對于這些提供信息者,你除了表達你的謝意外,還應在必要時給他們幫助,使他們甘心把更多的信息提供給你。
只要你按照上面幾點去做,你將會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在你需要專家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時,就不會勞而無功。當然,有了自己的網絡,你的辦事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Whatyouknow(你知道什么),而在于Whomyouknow(你認識誰)。”職場人士,不要以為自己擁有卓越的才能就能獲得成功。學著去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吧。只有建立起了人脈網絡,你才會享受到人脈網絡給你帶來的好處,那時你才會深刻認識到:一般人才與頂尖人才的真正區別在于人脈,而非僅僅是才學和能力。
5做全公司最賺錢的職員
老板在自己的公司內,處理事情時往往是一言堂。他的閱歷比其他人豐富,自信心很強,總是認定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
因此,多數職員認為惟命是從、畢恭畢敬,就能討得老板的歡心,有些能力平庸的員工甚至以曲意逢迎來換取老板的賞識。
其實,乖乖聽話、俯首聽命的伙計,不一定能位極人臣,因為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慮的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高帽戴著再舒服也比不上企業利潤的增長,因此,老板心中最高分數的職員,一定是那些能讓公司最賺錢的職員。
所以每年“年尾花紅”的時候,那些業績好,利潤高的員工一定是表彰大會的主角。鮮花、美酒,當然豐厚的獎金也是少不了的。很多世界級企業,每到年終就會進行以業績為主的員工排位,排在前列的員工不用說一定會趾高氣揚,而排在后面的不但臉面無光,還隨時會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這當然怪不得老板,面對嚴峻的生存形勢,老板只能如此。時下許多企業都在實行員工末位淘汰制,以此來激勵員工。
所以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做老板的不大會遷就人,但他必定會為業績作出各種妥協,因為老板不會跟自己公司的錢包斗氣。
故而開展工作也好,服務于老板也好,必須把努力的目標放在如何幫助企業賺到錢和節省錢上,單做一個聽話的職員,在老板心中的印象一定無法達到最佳。
利潤至上
“利潤至上”是每個公司的原始推動力,至今仍然是,雖然這讓許多人產生了誤解,可這確是公司存在、發展乃至服務社會的根本。因此,老板們都希望員工頭腦中有一個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個公司的成員都有責任盡力幫助公司賺錢。一旦員工的頭腦中輸入這個概念,并習慣基于這個概念行事,一定會見到效果。
在一家業績卓著的金融機構,有一天老板讓秘書公告全公司,所有的紙都要兩面用完才能扔掉。表面看來老板極其吝嗇,一張紙上都要做文章,其實他解釋道:“讓文員和秘書知道這樣做可以使公司減少支出,相對地利潤增加,極其重要。”有了替公司賺錢的責任感,自然會付諸行動。
只要積極行動,就會有好結果
一個企業,不要以為只有生產人員和營銷人員才能爭取客戶、增加產出為公司賺錢,其實企業內所有的員工和部門都需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公司賺錢。
因為任何機構要有盈余,必須依仗開源和節流。不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人最低限度也應成為節流高手,否則浪費會使公司到手的利潤大打折扣。
如果你十分明確自己對公司盈虧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會很自然地留意到身邊的各種機會,而且只要積極行動就會有收獲。
一個從事雞蛋銷售的員工,進入公司不久,就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得到了老板的褒獎。他是這樣做的:
在售奶柜臺或冷飲柜臺前,顧客走過來要一杯麥乳混合飲料。
他微笑著對顧客說:“先生,你愿意在飲料中加入1個還是2個雞蛋呢?”
顧客:“哦,一個就夠了。”
這樣就多賣出1個雞蛋。在麥乳飲料中加1個雞蛋通常是要額外收錢的。
讓我們比較一下,上面那句話的作用有多大。
員工:“先生,你愿意在你的飲料中加1個雞蛋嗎?”
顧客:“哦,不,謝謝。”
可見,積極的行動和賺錢的責任感結合起來是多么重要。
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成為老板器重的人物,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請立即以此為目標動手改善你的工作。
6沒有自己私人的時間
因為時間觀念差而在職場上屢屢受控,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在老板眼中,下屬的所有時間都屬于公司,都屬于工作。遲到、早退、一加班就開始抱怨的人不可能干好工作,必須早點離開。
做一個嚴格守時的人
別以為沒有人注意你的出勤情況,也別以為老板經常不坐在辦公室內,實際上你在公司的一舉一動,老板都清清楚楚。因為所有的老板只有對兩方面的情況了解得清清楚楚,他們才能安心睡覺,一是公司的業績,二是員工的表現。
如果有一天,老板準時走進辦公室,看到其他同事正在埋頭工作,而你的座位空空如也,那么無論你如何開脫,也很難挽回惡劣影響了。在老板的眼里,你肯定是不喜歡目前的工作,隨時準備放棄,所以工作起來無法盡心盡力。
一位成功的職業人士這樣告誡他的后輩:“就算不能第一個到辦公室,也不做最后那個姍姍來遲的人。在星期一早上,如果你能比其他人都早到一些,即使只是趁別人還沒有進辦公室之前查查自己的電子郵件,或者整理一下辦公桌,都會讓自己提早進入一周的工作狀態。同時跟周圍的人比起來,你的精神顯得特別愉快,也絕對是當天最讓上司眼睛一亮的員工。
“就算不能最后一個下班,也不要在眾人都埋頭工作時揚長而去。你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別人的都高,那么應該去幫助顯然在今晚必須開夜車的人,問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幫忙的,就算你到頭來也沒有幫上什么,光是這點心意,就足以讓人感動并產生好感了。但切記一定要出自誠意,別忘記,整個團隊的成功,才能讓你的優秀表現更杰出;讓團隊里其他人顯得灰頭土臉,不但不會讓上司認為你的能力比其他人高強,反而會覺得你的工作是否過于輕松了,并且沒有團隊精神的概念。”
所以,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的員工總會比公司所規定的時間早到幾分鐘,利用這短短的幾分鐘,使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準備迎接一天工作的挑戰,而下班前注意整理桌面,重要文件歸檔、確認第二天的工作。
上班時間絲毫馬虎不得,要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工作效率,否則,你的工作常常落在別人后面,別說升職加薪,恐怕連下月的薪水都無處去領。
不要在上班時間跟他人閑扯,不要接聽冗長無聊的電話,更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想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或者家里的煲湯香濃濃,心猿意馬,魂不守舍。你應該做的是把全部的心思和精神都投注于自己手邊的工作上,有效地提高工作質量,提升工作效率。
永遠不要抱怨
占用下屬的私人時間已經是老板們司空見慣的事情,只要工作需要,他們不會有任何歉意,而且加班費少得可憐,所以很多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已經和家人計劃好周末的活動內容,卻在周五被老板臨時通知加班。沒辦法,只好一臉沮喪地打電話向家里人解釋,畢竟工作更重要。
漸漸地,不但老板樂此不疲,就是員工也習以為常,毫不介意。因為老板肯占用自己的時間,正好代表重用。
一般對喜愛和信任的員工,老板會下意識地認為,偏用他們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收買對方的全部時間。
一則在于成功人士必以事業為第一生命,富可敵國的比爾·蓋茨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將人比己,老板認為,有志向的員工也應隨時準備獻身事業。
二則身為老板,必然精打細算,任何支出必須爭取獲得超額回報,所以多數員工都會遇到老板要求免費奉獻的情況。如果這種事輪到你的頭上,你不要介意,仍要滿懷熱情地去工作,把這一切當作磨練,毫無抱怨。
有一位領取公司最高薪金的員工,曾經這樣對他的朋友說:“不要以為我獲得的最多。其實,老板從來沒有雇用過像我這樣便宜的員工,我一個星期工作7天,每天苦干16小時,平均計算,我的薪水還不如一般職員呢。”
所以,職場上打拼的成功者,都不會吝嗇自己的私人時間,只有這樣,才有前途可言。
7只有老板成功了,你才能夠成功
任何人都清楚,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成功之上的,沒有企業的快速增長和高額利潤,我們也不可能獲取豐厚的薪酬。
企業的成功意味著老板的成功,也意味著員工的成功,也就是說,你必須認識到,只有老板成功了,你才能夠成功。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認識到這一點,你很快就能在工作中贏得老板的青睞。
追隨老板的目標
你的使命是幫助你的老板完成他(或她)的現實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究竟是什么目標?有的時候,答案簡潔明了,可有時,你不得不做一點更深層的挖掘。
湯姆是一家紡織公司的銷售代表,對自己的銷售紀錄引以為豪。曾有幾次,他向他的老板瓊斯解釋說,他如何如何賣力工作,勸說一位服裝制造商向公司訂貨。可是,瓊斯只是點點頭,淡淡地表示贊同。
最后,湯姆鼓起勇氣,“我們的業務是銷售紡織品,不是嗎?”他問道,“難道您不喜歡我的客戶?”
瓊斯和他的態度一樣,直視著他,答道:“湯姆,你把精力放在一個小小的制造商身上,可他耗費了我們太大的精力。請把注意力盯在一次可訂3000碼貨物的大客戶身上!”
湯姆得到信息后,他把手中較小的客戶交給一位經紀人。雖然他只收到少量的傭金,但更重要的是:他正在努力實現他的目標——找到主要客戶。
人們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很容易忘卻最初的原因:老板認為你能為他(或她)的成功盡心盡力,做出貢獻。不少職場人員驗證了這一法則的價值所在。
一位負責家用電器連鎖店的副經理,她和她的老板都認為:如果擴大連鎖店的經營規模,生意便可擴大2倍。但老板還是有些猶疑不定,因為老板還難以確定經營管理的前景,即規模擴大能否帶來適當的回報。在一次地區銷售會上,這位副經理興奮地說:“工作開展得不錯,連鎖店生意興旺。多數經理們也許常常抱怨不能把所有商品和用戶塞進如此狹小的空間,而我們,上周幾乎把電視機直接從運貨車上賣掉。如果有更大的地方,我們的銷售額一定會增長,我們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全力以赴進行工作的。”
幾周之后,老板為她所在的連鎖店增加了一間側廳。正如預計的那樣,銷售量迅速增長,老板對她的杰出業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幫助老板成功
幫助老板獲取成功有許多方式,但不是拍馬屁。杰克是一位國際市場部總經理助理。他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根據老板的筆記,準備好業務進展曲線圖表。起草圖表時,他注意到老板寫道:“美元堅挺,則出口就會增加。”杰克知道,事實恰恰相反。于是,便通報老板,告知已經糾正了這一錯誤。
老板很感謝杰克發覺了他的疏忽。當第二天向上呈報未出絲毫弊漏后,老板對杰克做出的努力再次道謝,不久,杰克發現自己的薪酬有所增加。
老板并非全才,在工作中他會遇到許多難題。這些難題也許不是你的分內工作,可是這些難題的存在卻阻礙著團隊的前進,如果你能夠幫助老板解決這些難題,無疑,你在成功的路上會進展得更快。
卡爾是某學院的部門助理,他的老板羅格負責管理學生和教職員工。極其糟糕的簽到系統使學生們常常因還未上課就被記名,許多班級擁擠不堪,而另一些班級卻又太小,面臨被注銷的危險。意識到羅格承受著改進學生簽到系統的壓力,卡爾自告奮勇組織攻關,負責開發一個新的體系。老板高興地同意了他的意見,于是這個攻關小組開發出一個大有改進的系統。之后的一次組織機構改組中,羅格升任了主任,隨即,卡爾被提升為副主任。對卡爾開發并成功地完成了這套系統,羅格給予了高度贊揚。
一般說來,時刻和老板保持一致并幫助老板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最終會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自己也會成為令人艷羨的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