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前奏
不少著名的哲學家都說過:你只要認識了自己,也就認識了世界。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人與萬物都是由同樣的料子所做成,也由同一個原理所支配,如果你能夠領悟到自己存在與發展的原理,也就領悟了世界萬物存在與發展的原理。由于現代科學的畸形發展,自然內在的連續性和必然性已經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粒子性和偶然性,自然規律也被機械地認為是幾種死寂不變的顆粒,目前的不少科學家仍致力于發掘物質世界最小的顆粒,以求認識自然內在最終極的規律。可科學的不斷實踐告訴我們,穩定的最小顆粒是不存在的,萬物分解到最后都會變成一種東西,這就是能量。如果回歸能量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說萬物分解到最后都是同一種最基礎的物質,能量不過是這種基礎物質緊張程度的一種體現。
統一的物質是不可觀察的,科學家們所依賴的“精密儀器”也是由這種最基礎的物質所組成,而且它也不是非常客觀地向我們展示真實的世界,因為它本身就不斷和周圍連續的物質不斷發生著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特別是,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在永恒的運動中存在的,運動的本質就是不對稱,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在這樣的空間傳遞過程中就會發生失真和變形,如果我們不能客觀地考慮這種信息變形,得到的結論就是錯誤的。如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是建立在對稱的宇宙觀之上,本來光譜的紅移是物質空間的不對稱造成的,而我們卻站在對稱的基礎上得出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其實有點哲學頭腦的人都會反對這種與哲學格格不入的推論,在這個世界上,物質和能量是不可能無中生有的產生的,統一的物質世界也不會存在一個規律與其它事物完全不同的東西,包括這個巨大的宇宙整體。
現代科學中的謬誤是極多的,在現代物理學上,引力和電磁力仍被看作是不依賴連續物質相互作用而存在的超距作用,生物現象中本來存在一種特殊的力學現象,也由于暫時得不到理解而被看作是自然界的奇跡。在宇觀世界,引力得不到正確認識,宇宙也被描繪成一個大爆炸中產生的怪物,在宏觀世界,本來是依賴連續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傳遞的電磁波被誤解為粒子線性的運動,進而否定了科學之所以能夠稱之為科學的基礎――自然內在的必然性;在微觀世界,物質消失了,能量這個幽靈出現了,仿佛上帝在這個世界的重現。特別是在與人有關的領域,雖然關于我們自身的知識積累了不少,但我們卻驚奇地發現,這些知識并沒有增加我們多少對自己的認識,相反,我們對自身的認識越來越無知了。所有這些謬誤的產生,都有一個根源,那就是近現代科學的巨大成功已經使科學家們不再相信哲學對科學的指導作用,進而頻頻將時髦的哲學帶入思維,影響他們對未知現象的正確理解。
至今不少科學家還死抱著“觀察不到就不存在”的觀念不放,不肯承認觀察不到的物質現象。微觀決定宏觀,不承認更為微觀地這些連續物質的作用,就等于科學研究少了靈魂,而沒有靈魂的研究是沒有前途和出路的。如人體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不承認普遍聯系有連續的物質基礎,只相信觀測到的細胞或基因,那么生命的本質永遠是理解不了的,醫學的發展道路也黑暗重重。當然,要科學地認識隱藏在表象背后的物質世界,缺乏正確的哲學觀念引導是不可能的,而這種觀念就存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果能夠將這種哲學思想和西方現代科學相結合,一場更偉大的科學革命就誕生了。
事實上,現代科學的危機已經從很多方面顯示出來了,只是過去的輝煌還一時掩蓋著重重危機。最顯明的一點,就是現代科學對系統整體運動的規律和內在的普遍聯系還一無所知,自然是由無數系統組成的,沒有認識它們內在的運動規律,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有多少是真實的。即使在表面富麗堂皇的現代物理學中,科學家們對整個世界的理解也僅僅局限于眼前和表象,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由無數系統組成的,那么它們的空間就是不對稱的,信息在其中傳遞是會發生規律性變形的,而現代物理學卻站在對稱的觀念之上忽視了這種信息變形,造成我們對微觀的事物和宏觀的世界認識上產生很大的誤解。如我們把量子的非線性運動看成是粒子的線性運動,把太陽的發光認為是核劇變,把宇宙的產生看作是大爆炸等等,其實科學家們都忽視了它們和外在世界的普遍聯系,造成我們認識上的畸形。
對現有的科學家來講,許多人懼怕危機,甚至還要否定危機的根源,但對于自然科學的發展而言,危機就意味著變革和進步,如果我們不能正視這種危機,就會讓科學發展的步伐停止不前。目前,作為危機的總源頭――人體自身種種無法解釋的現象,已經不斷地證實現代科學的理論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學本身還需要發展。可少數人不肯承認科學的無知,他們總是試圖把人從自然界孤立出來,仿佛人有著自然萬物不同的規律,這樣就可以保持原有體系的尊嚴。但科學追求的是自然的客觀實在,人不過是自然的后來者,而且和其它自然萬物都是由同樣的東西所組成,它有什么理由逃脫自然最普遍規律的制約,人不能夠認識自己存在與發展的規律,其實就是對現代科學局限性的最大證明。
回顧以往,每一場科學的革命都有一個學科一枝獨秀,之后帶動了其它學科的同步發展。文藝復興運動以前,哲學在人類研究中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其它學科都依附哲學發展起來,傳統科學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文藝復興運動之后,一開始是力學、物理學,它對化學、天文學、生物科學等其它學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這場變革使我們對宏觀和微觀世界的客觀認識達到了歷史上的頂點;之后是生物科學,它促使了人類向深不可測的普遍聯系進軍,以此為基點,一系列新的學科應刃而生,如系統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混沌學等等,這些學科大大豐富了我們對自然本質的認識。顯然,帶頭學科在一個時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能夠為這個時代的整個科學知識體系提供框架,即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有了這些框架做支撐,其它學科就能依賴這些框架迅速構建自身的理論體系,從而促進整個人類認識的一次飛躍。那么,在新的時代,新的困難面前,又會是哪一個學科脫穎而出,成為整個自然科學的領頭羊呢?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純粹的哲學是難以擔當重任的,盡管它是提出一切原理的源泉,但由于它沒有科學實踐做驗證,理論就難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現代物理學,它從一開始就拋棄了“僅僅是思辨的知識”,片面追求事物的可觀察性,結果終極的原理沒有找到,而且連最基本的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也開始懷疑了。事實上,不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否能稱之為科學就是值得懷疑的。生物科學盡管走在與物理學與眾不同的另一條道路上,但它的研究仍然沒有擺脫物理濱基礎――純粹的還原分析方法,這使它的研究雖然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但仍最基本的生命現象都理解不了,這正是現代科學的可悲之處。在二十世紀,圍繞生物學中的種種與物理學對立的現象,一系列介于生物學與物理學之間的系統理論出現了,它試圖用空泛的普遍聯系來填合兩者之間的矛盾,但很快就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局面。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普遍聯系的物質基礎往往是不可觀察的,如果我們不承認它,或者沒有哲學的正確指導,我們就不可能對它有正確的認識。顯然,科學的突破不僅需要哲學來提出原理,而且還需要科學的證據來驗證和更新原理,因此介于哲學與科學之間的系統理論無疑是溝通兩者之間的橋梁,同時也是新世紀科學革命的領頭羊。
系統論專家錢學森曾經說過,如果我們對已有的系統知識加以綜合,那將引起一場21世紀新的科學革命,這也許是比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相對論更偉大的科學革命。的確,系統理論從它建立的一開始便強烈地預示了自然界的統一性,因為在自然界中,事物都是以開放系統的形式存在的,在可以涵蓋整個宇宙、各個星系、星體,小可以涵蓋各個分子、原子,甚至更微觀的粒子,中間則涵蓋人、生物、生物系統、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系統。如果我們揭示了存在于系統之中的普遍規律,那么就可以理解各個系統的存在,包括我們人的存在,這也將證實人們長久以來的信仰,自然是按照一個質樸的原理運行的。
盡管系統理論目前仍面臨著一些困難,但這些困難只是人們在時髦哲學的誤導下才形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那么這些困難就迎刃而解。就以最簡單的生命問題來說,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并不是問題,因為“氣一元論”早已告訴我們,緊張、反抗是物質是本性,有了這種本性,局部的物質就可以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中組織起來,形成各種各樣的生命系統,生命是物質固有的一種屬性,萬物都是生命之流的一種匯聚,只是我們的精密儀器觀察不到而已。不少人對系統論能否揭示自然最普遍的規律產生懷疑,其實,如果我們把自然看成是由同一種基礎物質組成的,那么自然界物質的力只有一種,那就是樸素的相互壓迫,物質的世界的運動只有一種模式,那就是組織,離散,再組織,再離散,簡而言之,就是系統的產生與滅亡,自然界的所有力學現象都是由連續物質的組織與離散表現出來的,局部無序的物質組織就對周圍產生吸引力,局部有序的物質離散就會對外表現出排斥力,系統的層次不同,力的層次也不同。由此可見,系統不僅能夠真正統一物理世界,而且還能對自然界的一切物質存在提出合理的解釋。
事實上,現代科學的一系列進展都已經無可辯駁地證實了自然界的統一性,但由于人類根深蒂固的以人為自然中心的時髦觀念所誤導,人們早已把人類從意識上脫離了自然規律的控制,特別是在物理學上,向來以冷靜著稱的物理學家早已騷動起來,他們不僅抱怨哲學家們對新現象的遲頓,而且一直咄咄逼人地想否定自然內在的必然性。科學存在的目的就是尋找自然界最為普遍的規律,從而使人們可能通過純推理認識自己和自然的存在,進而指導人們的生存。在這里,必然性是科學的靈魂,不過,這個靈魂是深藏在自然背后的,不可能用所謂的“精密儀器“觀察到,畢竟統一的物質是不可觀察的,它同時也主宰著“精密儀器”的存在,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它們的局限性,拒不承認連續在自然空間并且主宰萬物存在的基礎物質,那么本來充滿生命力的世界就被人類放飛了靈魂,成為一個死寂的骨架,而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更無知了。
總之,由于近現代科學長期以來對幾千年來思辨成果的拋棄,內部的“積怨”是很深的,單靠修修補補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對現代科學整體的發展進行反思,從而找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事實上,隨著物理學對自然認識的乏力,系統科學早已取代它成為科學革命的先導,與以往的科學革命的領頭羊――物理學相比,它不僅繼承了物理學的觀察和實驗方法,而且能夠吸納幾千年來哲學思辨的成就,這使科學的觀察和實驗揷上了翅膀,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今天,隨著人們對認識自我的強烈需求,科學的革命已經勢不可擋,借助于幾千年來的思辨成果和現代自然科學的成就,系統論這個時代的先鋒,已經具備了發動科學革命的所有條件。不用說,我們正面臨著最后的沖刺,這場革命將最終證實人和萬物一樣,都遵循著同一個自然原理,這也就是生命的原理,系統產生與發展的原理。通過這場革命,人們不再孤立于世界之外,人只是自然無限小的一部分,人順應社會就會事業成功,人順應自然就會身體健康,人類尋求與生存環境的和諧就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