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人生三境界感悟空間境界
(空間花園傻樂心,寫給我自己和來我空間朋友的感言)
------兔 小白
前言:這類文章也許有太多的人寫了,可能有點落入俗套,但還是想從另一個角度,表達自己瀏覽空間所產生的感嘆,就算是自己的一點感想和心聲吧!
眾所周知,王國維有人生三境界之說: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孔子也有人生三境界之說:
少年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中年血氣方剛,戒之在斗;老年血氣已衰,戒之在得。
佛門中也有人生三境界之說:
“忘記自己是誰,忘記此地是哪里,忘記還有生死這回事。”
其實水也有三境界之說:
“不污,不形,不滅。”
不怕同流合污,沒有固定形狀,生生不滅。
我想,空間也應該有三境界之說吧:
守禮,欣賞,吸收。
自從上網以來,
一直把空間看成百花園,很珍愛,很陶醉,也很感恩,
非常尊重所有來我空間的朋友,
陶醉這里的廣闊與自由,樂于在這里天馬行空,
信馬由韁,我行我素。也喜歡游逛朋友的空間,
會為看到的每一篇充滿詩意或重疊心靈的美文陶醉,
會在陶醉中深深震憾;
會為那些先進理念的文章而折服;
更為每一個放行讓我肆意游逛他空間的朋友而感恩。
感謝他們的大度和無聲的友好;
感謝他們的慧眼收藏和無私奉獻;
更感謝他們
能把自己挖掘的珍果及精華全部捧出與大眾分享的高尚靈魂。
空間是個人心靈棲居地,也是展示才藝的自由平臺,更是吸取精華的免費場所。
這是個不要帶鑰匙就能進入每家圣殿的天堂;
這是個不要征求意見就能各抒己見的桃源;
這是個沒有交通規則唯有心靈水準的秘密花園;
這是個不講文憑卻講素質的隱形戰場。
我想,
無規矩不成方圓,越是無拘無束就越要有素養,
我們中華民族是著名的禮儀之邦,
禮節是素質的根本,
禮節還是我們民族的魂啊!!
沒有禮節就談不上素質
沒有禮節也無從說修養
沒有禮節更無道德可言
沒有禮節難以教育孩子
沒有禮節不能自立于世界
沒有禮節愧稱文明之邦
朋友們
注重禮節吧。
它不僅僅是個人顏面的小事
還是你人格魅力的放大鏡哦!!!
作為愛空間的我們該達到基本的素質就是懂得-----守禮節。
網品如人品,足跡如心跡,
不管我們是否交往過,
既然來了,就該以禮待之,
沒能留下翩翩云彩那就留下一聲真誠祝福吧!
不能留下滿腔熱誠的話語,
那就送上一束免費的花吧!
如果送花也來不及那就留下一個微笑吧!!
總之我們不能悄悄的來了,
又偷偷的去了。
在人家瓜果滿地的菜園里盡情的采摘,
連一聲謝謝都不會說的朋友,我相信是越來越少了
因為知道你即使刪去了來訪信息,但還是會留下訪問過的痕跡的。
網上的細微禮節也照射了你生活中的禮節,
小小禮節就是你的基本素質的體現。
所以,
當我們的腳步踏入別人空間的時候,
這時的你,就是客,
就要守客禮,
客守禮,
還有別忘記同時也打開自己的家門,
讓主人也有機會回禮。
一個愛逛空間的人必定是一個有心靈素養的人
也肯定是一個懂欣賞的人。
空間是人性的一面魔鏡,
在你照別人時也照出了你自己的另一面。
生活是個萬花筒,空間是個景觀臺,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是大眾生活藝術的提煉,
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理念和信仰。
這里的真,善,美,純,還有夢,
是空間主人
內心能量的一種釋放,或者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還有就是用智慧的理念,成為人們的心靈探照燈。
空間的無限魅力緣于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本質內涵和風情韻味。
一個充滿青春氣息和生活熱忱之人的空間,
會讓你平淡而來笑意而去。
一個睿智豁達之人的空間,
他對人對事對物對欲總有獨到的見解,
讓你學到不少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常識,
會讓你空蕩而來滿載而去;
一個多愁善感之人的空間,
他的情愁緣短,那纖細文字或音樂或圖畫,
會讓你的心突然那么刺痛一下,
唏噓長嘆,清醒而來,沉醉不知歸也.........
總之,我們應該帶著欣賞的眼光去拜讀,
在文中與作者同喜同樂同提升。
我們應該摒棄世俗,帶著一顆本真的心或崇拜或感恩去拜讀、
去思考空間的主人們
怎么去用那支靈秀之筆勾畫一幅幅或悲或喜,或感性或理性的作品。
在帶著欣賞的眼光中,
你才會發現為什么68歲的席慕容還能寫出如18歲少女心情的文字,
也就更敬佩了為什么73歲的摩西奶奶還學繪畫,
且100歲能成名的博大好學精神。
也就明白了大師齊白石70歲還堅持描紅,對藝術追求的孜孜不倦的律已品格。
人都需要補充能量,
當踏入空間
讀就是吸收營養的最好方式。
它和練拳、打坐、站樁,
一樣類此及彼
都是在給自己補充能量。
讀的過程是在讀人家,
但是首先需要的是讀懂自己。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讀懂,即使入寶山來也難能滿載而歸的。
放眼滿山的圣果、仙桃,遍地的珠寶、美玉,
都可能會視而不見的。
所以,我們在讀的過程中,
不能庸俗,不能只知去捉摸
誰,誰,誰的什么網戀,或者桃花運,
等等生活隱私之類的一些無稽之談。
不在文章里讀作者,這是應該知道的常識。
一切形成文字的作品就是生活的藝術品,
我們就應該懂得欣賞,
欣賞作者的真,純,美,智 ,
還有他的豐富內心和對生活的細心品味與發現。
民族素質的提高有待于個人素質的提高,
個人素質的提升在于我們不斷的學習,
空間逛多了,感想多了,就把想法付諸于行動吧,
打開自己那扇潛藏靈魂深處會聯想的大門吧,
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把學到的東西再生長點自己的東西來。
不管篇長篇短,不管是好是壞,
在學習中提高就是好的,能吸收能消化就是長進。
或藝術或生活,或愛情或理念,
吸收了就是精華,能寫出來了就是成長。
本人向來喜歡簡單傻樂
崇尚純白寧靜,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一直素面朝天,我行我素,
我癡我癲,率性而為且淡泊淡定。
所以出來的文字也無章法理念,
或癡或狂的心情,或笑或哭的愛情,或理性或感性的人情,
但都是表達出一顆熱愛生活,觀察社會,感恩生活的心。
感謝那些不在文字里讀我的朋友,
感謝一直默默關注、支持、理解我的朋友們,
更感謝那些給我無限靈感的辛勤勞作的空間朋友們。
呵!!
同時也幸慶自己只是個小女人,
可以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信馬由韁任我行。
記得張小嫻在《一段愛情,兩個人成長》
有這么一段話:
“我寫愛情,是因為愛情讓我了解人生,
也是愛情讓我了知無常。
是我愛的人讓我看到愛情的千古荒涼卻也無法否認它的甜蜜,
是我愛的人撫慰了我孤單的靈魂,圓滿了我這一生的輪回 ”。
作家莫言
也說過:文學可以告訴我們很多,
我想通過作品告訴讀者:“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人不哭。”
所以,我想在這里說一聲:
當眾人都正常的時候,感謝你們能原諒我的癡癲,
我寫愛情,寫心情,
這些文字僅僅就是我所熱愛生活的心,
它能使我從愛情看到人生的另一部分,
如此而已。
空間就是一個神圣的家園,
每一個家園都蘊含了主人的品格和理念。
我會帶著美麗的笑容去打開自己的花園
來歡迎每一個來訪問的朋友;
更會邁著優雅的步伐去拜訪朋友們的美麗家園 。
留下我的微笑,
欣賞你的作品,
吸收你的精華。
是我拜訪您空間的基本標準,
不敢稱之為境界,卻是一種真誠的心界。
空間是個人心胸的展示地;
空間是朋友們的交流平臺;空間是心靈的桃花源。
耕耘空間吧!澆灌空間吧!
索取空間吧!奉獻空間吧!
熱愛空間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