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一婉約一豪放,而作為豪放派代表的辛棄疾更是有著'詞中之龍'這樣的稱呼,但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也是寫過不少婉約詞的,而且寫得不比他的豪放詞差就如最經典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讓多少人心動不已,而他的這首《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也同樣是其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被彈劾解官后隱居上饒時所作的,并且這首詞題下注明了'代人賦'也就是他代替一位女子所寫,這位女子剛送走了她的愛人,但時至今日已經無法查明該女子到底是誰了,不過從詞中的字里行間來看,這位女子此時內心中肯定充滿了離別愁緒就是了,讀慣了辛棄疾的豪放詞再來看看這首婉約詞的確也別有一番風味。
和大多數詩詞一樣,這首詞的上片同樣也是從寫景入手,'晚日''寒鴉'一來點明時間為傍晚,此時正是女主人公剛送走了其愛人歸來后的場景,二來則是為'一片愁'烘托氣氛,讓其不顯得突兀。寫完'愁'后,詞人卻筆鋒一轉,寫起了'溫柔','柳塘新綠'本是美好輕快之景,在這里卻被用作以樂景寫哀愁,表現了女主人公復雜的情感,而后的一句則是突出了'離恨'這種情緒,要不是眼下自己正處于離愁別恨之中,還真不會相信人世間竟有人因傷心而白頭。
下片則通過敘事以抒情,一個'重'字一來描寫了女主人公幾次三番的登上小樓遙望意中人,二來則表達了女主人公飽受濃濃相思情的折磨,明明知道望不見人影了還要屢次登樓遙望,而后的一句'情知已被山遮斷'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緊接的最后一句則將這種情感深化,并細致描寫了女主人公遙望遠方的細節,一個'頻'字與'重'字相映照,明知人影已經被重山所遮斷了,但她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凝望遠方。這首詞用平常的言語寫離恨,這樣的好處就是顯得更加情真意切,并且詞中的種種細節無不表明稼軒本人也感同身受,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這首詞是真的代人所寫還是假借'代人賦'來自寫情懷,就像蘇軾的《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那樣,畢竟詞中的女主人公是誰至今為沒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