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活日報》報道,法國國家醫學院網站的專家說,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保持人體滲透壓、酸堿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應該說,正常的鹽分攝入并不可怕。
不過,法國國家醫學院的一份調查顯示,法國人的飲食普遍偏咸,其中以他們最常吃的法式面包含鹽量最高,有的能達到25%-30%。其次,在熏肉、肉制品,以及奶酪中,含鹽量也相當高。而且,法國人還有愛用鹽水煮飯的習慣,這也大大增加了日常鹽分的攝入量。醫學專家提醒大家,吃鹽多不僅會造成高血壓,還會直接影響人的容貌。要想皮膚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多喝水,幫助皮膚排毒;另外,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摘自《香港商報》)
醫學研究發現,日常吃鹽過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要提倡低鹽飲食。另外,吃鹽過多,還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胃病和影響骨骼生長。
中國人高血壓和胃病發病率高都和吃鹽多有關。
據統計,我國人均耗鹽量居世界第一,而我們高血壓和胃病發病率高也和吃鹽多有關。我國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吃15克-18克的鹽,南方居民為10克-12克。
中國患高血壓的人起碼有1.6億,40歲以上的人42%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患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鹽吃得太多。如血液里的鹽分高,需保留一部分水分沖淡,以維持內環境穩定,從而增加了血液總量。一個人大概有4000毫升血,吃得咸的人,將增加到4400至4600毫升,血液過多增加心臟負擔,血壓隨之升高。
中國大概有20%的人得胃病,也和吃得太咸有關。胃靠什么保護自己?是胃分泌的黏液。從菜場買個豬肚回來,里面也有這層黏液,用鹽擦擦就掉了。人的胃也是一樣道理。
世界衛生組織以前建議每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現在把標準降到5克。
美國推行一項減鹽運動,美國現在每人每天的吃鹽量是3.2克-4.5克,健康學會要求減到2.3克以下。美國衛生部門認為在家里吃比在外面吃能更好地控制鹽的攝入。
這是有道理的,在家里吃飯,家常菜不會做得很辣、很咸,而且家里人吃飯人數有限,燒的菜有節制。如果到外面吃飯,各色的菜都有,醬的、腌的、辣的菜含鹽量比較高,而且在外面吃飯,大家講派頭往往點很多菜,又以葷菜為主,吃的主食少。這樣一來,大家就不知不覺吃了很多鹽了。
建議那些經常在外面吃飯的人,吃菜要有選擇性,紅燒的、辣的、腌的少吃,要知道20毫升醬油中含3克鹽,平時多吃香蕉、大豆等含鉀豐富的食物,能促進鈉的排出。在家吃飯時盡量清淡,平衡一下偏咸的飲食。
一點鹽不吃也不行,不吃鹽會沒力氣,而且,人體缺少了鹽也不行。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鈉和鉀是人體電解質主要成分,能讓人體保持水分和酸堿平衡,如果不吃鹽,人體的酸堿平衡打破,細胞里的液體就會跑到細胞外面來,造成人體缺水。鹽參與胃酸形成,促使分泌消化液,增進食欲。
如果鹽吃得太少,人會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有眩暈的感覺——就是老話說的沒力氣。特別是天熱和體力活動時出汗較多,汗液里排出鹽分增多,這個時候要適當補充鹽分,一般出汗1升補鹽3克。
鹽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少,所以要會聰明地吃鹽。把鹽撒在食物表面、燒菜時最后放鹽、不要讓鹽進入食物內部、吃菜不要喝剩下的菜湯,都可減少1/3的食鹽攝入量。
(摘自《北京娛樂信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