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和大海
小河每天嘩啦嘩啦不停的訴說自己的輝煌史。他認為世界上他最了不起。他比小路長,比池塘深,比溪水綠,又有多采多姿的魚群游來游去,偶爾還有帆影點點,使小河顯得更絢爛,也更迷人!
小河時常驕傲的說:「看我多偉大!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盡收我眼底;鳥兒為我歌唱,魚兒為我歡呼,來往的人群更是不斷的贊美我。我的生命多么燦爛,多么有意義呀!」
他得意揚揚的活在自己的理想國度里,不停的炫耀自己,直到夜幕低垂,才沉沉睡去。
大海每天默默的迎送往來的船只,默默的看著日出日落。他覺得在浩瀚的宇宙里,自己眇小得有如一粒米。他羨慕的凝視美麗的珊瑚,欣賞魚群的游姿,仰望空中自在翱翔的海鷗。他每天默默的欣賞大地,默默的贊美造物主的神奇。
有一天,小河遇見大海,小河說:「你看我多么偉大呀!」
大海說:「欸!我覺得我自己好眇小!」
短評:「淺水潺潺,深水無聲」,一部好的機器運作起來,不會發出擾人的聲響,一部差的機器卻吵得人不得安寧。如果你經常像小河一樣炫耀自己,從現在起,要學學大海了!
重擔
有一個老婆婆挑了兩擔生姜,準備挑到市場去賣。生姜很重,她一路走,一路喘,還不時的坐下來休息。就這樣,走走停停,也趕了一段山路。
「叭!」遠遠駛來一部小卡車,車上滿載著雞群。車子開得飛快,雞群在車上顛簸著,叫得很兇。
「叭!」車子像一陣風似的從老婆婆身旁飛馳而過,突然來個緊急煞車,聲音非常刺耳,老婆婆嚇了一跳。
從車窗內探出一個人頭,問老婆婆說:「老婆婆,去哪兒?」
「市場。」老太太一邊喘氣一邊說。
「順路。上車吧!我載你!」車上的年輕人笑咪咪的招呼著。
「喔!」老婆婆驚喜萬分,馬上挑了生姜爬上車,跟雞群并排坐在一起。
車子飛快的開往市場,在崎嶇的山路上顛動不已。雞群又叫又跳,老婆婆不時的揮著汗,臉色越來越難看。
「年輕人,拜托拜托,停一停!」老婆婆終于忍不住,向前面的司機喊話。
「我要下車,我受不了了!」老婆婆揉揉肩膀,表情痛苦萬分的說。
原來老婆婆在車上仍然挑著生姜,車子在山路上不停的顛動,她的肩膀被扁擔不斷敲擊,疼痛不已!
「你在車上怎么還挑著生姜呢?為什么不把姜放在車上?」
「啊!年輕人,我很感謝你的好意。你讓我上車,我怎么好意思再把生姜放在你車上呢?」
短評:很多人一生挑著重擔,至死都不曾卸下,而這些重擔有些是自找的,就像老婆婆一樣。如果我們能試著放下身邊的一些擔子,不但我們感覺輕松,別人也會其樂融融呢!
生氣
有一個小精靈,名叫「生氣」。他的脾氣很壞,一點兒小事就讓他暴跳如雷。可是他每生一次氣,身體就矮一截,頭發也會白幾根,令他痛苦不堪。盡管如此,他的老毛病依然不改,還是天天生氣。
「生氣」不大合群,因為他不喜歡跟別人在一起。他看見人家比他高大,會生氣;看見人家比他快樂,也生氣;當然,他看見人家得意,就更生氣。因此,只要他和任何人在一起,他都會矮幾截,白發也多幾根,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生氣」平常很孤單,他住在一間高大而空洞的房子里。這房子本來住起來恰恰好,可是因為他不停的生氣,身體越變越小,房子自然顯得大啦!
有一天,「生氣」覺得很悶,就跑出去溜達溜達。外頭剛下過雨,「生氣」一個不留神,摔了個四腳朝天,忍不住大聲咒罵老天爺,接著怒氣沖沖的跑去買雨傘。挑了半天,總算找到一把還算滿意的。一打開,手指頭被夾到了,他痛得大叫:「哎呀!」拿起傘猛往地上摔。店員要他賠,他卻指著店員的鼻子大罵。
「生氣」跑到街上,發現行人都用嘲笑的眼光盯著他看,他非常生氣,撿起地上的石頭就往行人身上丟。丟哇丟的,怎么石頭越來越大,越來越重了?他幾乎搬不動了!
再抬頭一看,啊!眼前盡是一個個的巨人!「生氣」必須左閃右閃,才能閃開巨人的踐踏。原來他一路上不停的生氣,身體越縮越小,小得幾乎看不見了!他非常驚慌,趕緊跑回家。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敢亂發脾氣了。
短評:有人說:「生氣是無知的人藉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是最愚蠢的行為。如果你經常無緣無故亂發脾氣,小心像小精靈一樣,有一天會莫名其妙的從世上消失呢!
成長
開學了,小明還是坐第一排,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放學回家,小明氣呼呼的對媽媽說:「你騙我,說什么吃有營養的東西,多喝鮮奶,不偏食,就會長高。騙人!」
「你不是長高了嗎?」
「我還是坐在第一排!」小明很不服氣。
「哦!慢慢來呀!沒有人一天就長高的。」媽媽拍拍小明的肩膀。
當天晚上,小明自己量身高,并且在墻上作記號。
第二天,小明又量,他很失望,因為他沒有長高。他又在墻上作記號。
第三天,他再量,還是沒長高,他更失望了。他又作了記號。
接連一個星期,小明都做同樣的動作。最后他絕望了──墻壁上的記號并沒有往上移動!
從此,小明開始厭食,精神委靡不振,功課也退步了。
媽媽發覺情形不妙,心里很急,馬上打電話給奶奶,因為奶奶最疼小明。
奶奶接到電話馬上趕過來。
剛進門,奶奶一看見小明就說:「小明長得好高哇!」
「才不呢,奶奶瞎說。」
「怎么不?你看,去年你只到奶奶這兒,現在已經躥到這兒了!」奶奶指指自己的胳臂。
「真的嗎?奶奶,我真的長高了?那……為什么我每天量身高,結果都一樣呢?」
「傻孩子,成長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哪有人一天就長高的?」
「哦!」小明開心的笑了!
短評:「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沒有人一天長一寸,當然也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如果你曾經努力過,卻看不見成果,不要灰心。果樹從開花、結果到成熟絕不只是一朝一夕的時間。只要肯努力,最后的成功必定屬于你。
爬山
有一則故事是這么說的。
在一幢大廈里,住著一對恩愛夫妻。妻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每天不辭勞苦的為家庭忙碌。先生因為沒有后顧之憂,把所有的心力都投注在事業上。不久,他們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過了十年,妻子溫柔賢淑依舊,為家庭,為父子倆,她奉獻心力真是不遺余力。先生事業飛黃騰達,社會地位日漸提升;可是卻開始晚歸,人也不像從前那般開朗。夫妻兩個人難得有時間聚在一起,最后,幾乎連開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了。妻子心里很難過,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差錯。回想十年來,她一直盡心呵護這個家,而十年前和十年后,先生卻判若兩人。她感到手足無措,時常躲在房里偷偷掉淚。
有一次,九歲大的兒子實在忍不住了,就問爸爸說:「爸爸,媽媽那么好,您為什么老是不理她呢?」
做父親的低頭想了很久,然后對兒子說:「當初我和你媽媽一起爬山,我們爬到半山腰,你媽媽覺得累了,想休息,我只好一個人繼續往上爬。現在,我在山頂上,她還在半山腰,我怎么跟她說話呢?」
短評:時代的巨輪不斷在進步,每個人都要隨時鞭策自己,跟隨時代的腳步往前邁進。如果不上進,就會被淘汰。故事里的妻子就是很好的例子。她雖然盡本分,但是跟不上先生的腳步,結果兩個人距離越拉越遠,最后無言以對。我們讀書求學也是一樣,學問是無止境的,不進則退。如果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努力做社會的棟梁。如果你現在還在半山腰,那么,努力往上爬吧!
一朵小花
山坡上長滿了一朵朵的小紅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笑臉迎人。秋風拂過,花兒搖曳生姿,為山坡增添幾許嫵媚。小紅花的生命非常短暫,有的日出開花,日落凋謝,但是它們從不為短暫的生命嘆息,也不為光陰的流逝悲傷。它們掌握最美麗的剎那,盡情綻放,讓來往的行人,空中的飛鳥,享受片刻的芬芳。它的生命就是這樣充滿意義,即使只活一天,也活得非常踏實。
街道上,三三兩兩的清道夫邊打掃街道,邊哼小調。天還沒亮,他們就為來往的行人服務。一袋袋的垃圾,摻進一滴滴的汗珠。他們每天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奉獻自己微薄的心力。只要能讓清晨的街道恢復清新的面貌,他們生命的小花就能快樂的綻放。
短評:在這個花團錦簇的彩色世界里,也許我們只是一朵不被青睞的小花。但是,只要我們肯定自己,充實自己,掌握短暫的片刻,讓生命的小花盡情綻放。那么,即使只是一朵小花,不也是一樣芬芳滿人間嗎?
抓沙
海灘上筑滿了沙塔,堆滿了沙球,一群小孩子正在追逐海浪嬉戲。一陣陣的海浪打過來,沙球溶化在海浪里,沙塔被海水沖散,又被孩子堆起來,一次又一次。孩子們樂此不疲,嬉笑的聲浪響徹云霄。
「喂,我們來玩游戲,每人各抓一把沙,看誰手上的沙最多。」小明跑過來興致勃勃的說。
「挺新鮮的,來吧!」
十幾只手掌伸向沙灘,大家拼命抓,盡可能多抓一點兒沙在手上。小華五指張開,想多抓一些,結果,沙從他張開的指縫間很快的滑落了。
小英怕沙掉下去,五指用力一握,結果沙也從她的指縫間滲出來。
其他的小孩手上的沙也都不自覺的從指縫間流失。
小明慢條斯理的伸出手掌,輕松的捧起一把沙,既不用力,也沒放松。一把沙好像沉睡中的寶寶一般,乖巧的停留在他的手掌心,沒有從他的指縫間滑落。
「我贏了,我手上的沙最多。」小明高興的說。
「怎么會這樣?」小華和小英都噘著嘴,看著小明手上的沙。
短評:很多父母管教子女十分嚴苛,結果子女往往無法達成父母的期望;有的父母太放縱,子女缺乏約束力,到頭來也未必盡如人意。這和抓沙的道理是一樣的。只要你一松手,沙必定留不住;如果抓得太緊,沙也會滲出來。最好像小明一樣,把沙捧在手里,不松不緊。這樣,沙就會留在你手掌心,任你掌握。
在我們的周遭,每個人都要面對不同的考驗。如果你能像抓沙一般,松緊合宜,拿捏得當,在人生的旅途中,你必定是個大贏家!
頭和腳
「頭」得天獨厚,生長在身體最上頭,充滿智慧,能思考,能創造,能分辨是非善惡,又擁有靈魂之窗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不但能看,能聞,能聽,能想,也能說,令人羨慕極了!
「腳」天生命苦,長在身體的最底下,不但得支撐全身的重量,而且必須天天接觸地面。有的命好生活在都市,踩的是地毯、地板或大理石地;有的命苦生活在鄉下,得踩石子路、黃泥巴地;甚至踩到牛糞、狗屎,臭氣熏天,令人作嘔。幸好人們給腳發明了鞋,腳才免了許多苦難。可是有利有弊,鞋穿久了,不透氣,得了香港腳,得長期醫治。腳又得天天與膏藥為伍,實在苦不堪言。
有一天,腳要求頭說:「我被壓在底下很久了,什么也看不見;你天生尊貴,見多識廣,讓我們換一換位置好不好?我想坐在上頭過過癮!」
頭哈哈大笑說:「你不但模樣兒長得奇怪,又沒有大腦,不能想,不能看,不能聞,不能聽,也不能說,怎么配做身體的主宰呢?你還是安分點兒吧!」
腳苦苦哀求,頭始終不答應。
要考試了,頭每天背呀念的,腦袋都快爆了。明明已經睏得要命,眼皮都快睜不開了,還得挑燈夜戰,絲毫不敢松懈。眼看頭累得快撐不住了,腳卻在底下優閑的打盹兒。這時候,他覺得無事一身輕,真好!
短評:我們時常羨慕別人所擁有的,總認為自己的少了那么一點點,因此成天夢想,想奢求更多。事實上,當我們得到更多的時候,也許快樂也跟著遠離了。如果每個人都能安分守己,不苛求,不妄想,不但自己感覺快樂,人世間也不會有那么多的紛爭。
借口
學校要每個班級制作母親節的板報,同學們推舉小英為板報總管。小英說:「不行,我的合唱團要練唱,還得學鋼琴,我沒空。」
大家只好去找小華,小華說:「我更忙,我要拉小提琴,學珠算,學計算機,我更沒空。」
大伙兒商量的結果,決定板報由小明負責設計。小明帶著板報紙,趕著去上數學。
小英回到家里,寫完作業以后,一邊吃點心,一邊看電視,直到節目沒了,才被媽媽催上床。
小華和小王相約去打籃球,兩個人都打得筋疲力盡,一回到家,早早就上床睡覺了。
小明上完數學回到家已經七點多了,他匆匆忙忙吃過飯,寫好作業,又做完數學題,才拿起板報紙開始設計。
他請媽媽做參謀長,希望能突破以往制作板報的模式,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讓所有的母親共享這分榮耀和喜悅。
小明和媽媽忙到深夜十二點多,板報總算完成了。
短評:人時常為自己找借口來推托一些不愿意做的事,其實說穿了也就是「懶惰」,而「忙」就是懶惰最好的借口。
因為「忙」,小英可以無憂無慮的看電視;因為「忙」,小華可以肆無忌憚的打籃球;而小明沒有用「忙」做偷懶的借口,所以他和媽媽一同完成了板報。
其實任何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做」或「不做」,而不是「能」或「不能」。還沒有嘗試以前,任何人都無法判定能或不能;但是不想嘗試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絞盡腦汁為自己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我們常看見很多人堅持己見,卻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擇善,而對于別人的堅持,卻毫不留情的指責人家「固執」。好像一般人對自己都很寬厚,對別人卻很刻薄。其實「擇善」或「固執」都只是堅持己見的借口。如果我們能夠實事求是,客觀的判斷是與非,徹底消除人我之間的嫌隙,相信人跟人之間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齟齬,而我們的周遭,也必定充滿了歡笑。
顧此失彼
有一個鐵匠,成天作發財夢,總希望在打鐵的時候,從火花中迸出黃金來,或者有財神爺找上門,付給他一筆可觀的打造費。可是想歸想,始終沒有實現的一天,而自己又不肯努力去打鐵,所以收入越來越稀少,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有一天,他懶散的坐在店里看著逐漸生銹的工具,心想再這樣下去,連度日都成問題,于是他勉強打起精神,準備從頭開始。
就在他專心打鐵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仔細一看,一塊亮晶晶的金子出現在眼前。他喜出望外,趕緊抓起金子,如獲至寶似的緊握在手中。
從此,他每天抓著那塊金子,不打鐵,不干活,整天幻想怎么過舒服的日子。
漸漸的,所有的工具都生銹了,他坐吃山空,只好變賣金子,但是一塊金子維持不了多久。因為他始終無法腳踏實地,最后終于活活餓死了。
短評:一個人如果手里老抓著一塊金子,他這只手等于廢了,根本不可能分身去做別的事情;同樣的,如果充滿野心,成天盤算著如何去算計別人,也不可能有心思去開創一番事業。因此,當一個人的心被某些欲望填滿的時候,絕不可能有突出的創造力。欲望會斲傷一個人的才華,使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見未來。結果顧此失彼,到最后,失去的一定比得到的多。就像鐵匠,為了一塊金子,失去所有,不是很不劃算嗎?
我們都知道鐵匠的行為愚昧無知,但是請問:你是不是另一個打鐵匠?
再生力
每個人都知道,蚯蚓有很強的再生力,即使把牠砍成只剩一小段,牠還是活得好好的。只要有一線生機,蚯蚓一定會活得非常有活力,非常完美。
除了蚯蚓之外,花草樹木也是一樣。秋風蕭瑟,草木跟著枯黃,等嚴冬一到,黃葉落盡,枝干枯萎,萬物好像奄奄一息,了無生趣。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所有的生命又悄悄復活,樹上冒出嫩嫩的新芽,草木也生意盎然,一切都顯出欣欣向榮的樣子。
大地萬物是如此,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時常看見有人因為失學、失業、失敗而面貌憔悴,失去生活的樂趣;或者因為嚴重的病痛和心靈的創傷失去生機。人在意志消沉的時候,常常忘了自己還有再生的能力,任由病痛斲傷自己,甚至自暴自棄,懦弱的接受失敗的命運。
人為萬物之靈,連蚯蚓都有那么強的再生力,我們難道沒有?只要拿出信心和勇氣,重新面對一切,必定能夠克服惡劣的環境,重新站起來。這種再生的力量,會使我們變得格外堅強。
短評:枯葉落盡以后,緊接而來的是更新、更綠、更茂盛的生命,在備受打擊和創痛之后,新生的必定是一股堅強不可摧毀的力量。我們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再生力,千萬不要抹殺生命的奇跡!
播種
老陳有事要出遠門,拿了兩袋稻子去找老王和老李,說好一年以后再取回,請老王和老李代為保管。
老王把稻子放在谷倉里,避免陽光直射,盡量保持谷倉的干燥,以免稻子生蟲或腐爛。他不厭其煩的每天翻檢稻子,盡心盡力做好老陳托付的事。
老李拿到稻子就開始播種、插秧、除草、施肥,不論刮風下雨,炎陽烈日,他都守著那片稻田,盡心盡力去照顧老陳的稻子。
過了一年,老陳來取回稻子,發現老王那袋稻子已經腐壞一大半,老李的卻大豐收,稻子增加了好幾倍。
老陳問老王和老李,老王說:「我不讓陽光曝曬稻子,盡量避免潮溼,我已經盡力了。」
老李說:「我覺得稻子放著可惜,就試著播種,幸好是豐收,這幾袋稻子請你點收吧!」
老陳取回一袋稻子,其余的全部送給老李,然后轉身對老王說:「謝謝你為我這么盡心盡力。」
短評:論語上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知道變通,不然就像老王一樣,雖然盡了心,到頭來仍然一無所獲;如果能夠嘗試活用身邊的資源,也許你會發現,世上的一切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也是如此,你越熱愛它,它就越能散發潛力。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像老王一樣,還守著那袋稻子,那么從現在起,試著播種吧!
學步
寶寶滿周歲了,大伙兒都很高興。
不久,寶寶開始學走路。起初,他只能站起來一下下,馬上就摔倒了,寶寶疼得哇哇叫。哭完,噙著眼淚站起來后,又跌倒了,他還是大哭。哭完又站起來。就這樣兩個星期下來,寶寶終于站穩了。他試著邁步。才跨出一步就摔倒,這回很嚴重,寶寶摔得鼻青臉腫,哭得好傷心,鼻涕都流到嘴巴里了。媽媽哄了好久,寶寶才不哭。然后他又站起來,又邁步,走了兩步又跌倒,他哭得更傷心了!媽媽哄了又哄。就這樣,寶寶每天學步,每天摔跤,每天哭。終于有一天,寶寶學會走路了!從客廳走到臥室,走了很多步,又從臥室走回客廳,都沒跌跤。寶寶笑得好開心,媽媽也很高興,寶寶終于學會走路了!
短評:「跌倒了再爬起來,就是成功之道。」很多人摔跤后,就心灰意冷,失去斗志,不敢再嘗試,結果注定失敗。寶寶學步,如果因為摔跤而不再嘗試,那么他必定終身坐輪椅。哪一個寶寶沒有經歷這個艱辛的階段?哪一個寶寶甘愿終身坐輪椅?一兩歲的寶寶尚且如此,親愛的讀者,你的斗志呢?你是不是曾經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氣餒?如果是這樣,幸運之神永遠不會來找你;想要成功,就要試著從挫折中站起來!
創新
有一位作曲家,為了突破音樂光盤銷售的瓶頸,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翻譯世界上最熱門的歌曲,邀請最具知名度的歌星來演唱,結果都不滿意。后來他咬緊牙關,打算敗中求勝,在錄音里試著加上大量的旁白。
以往,這是唱片界的大忌,錄音室里面一向不許有任何雜音,只要稍微有一點瑕疵,就得重新錄制。現在,他大膽的把旁白,工作人員的對話,甚至錄音進行的過程全部錄進去,實際上歌曲所占的部分不到整張光盤的一半,現場的工作人員都極力反對,認為穩賠,而且會賠得很慘。作曲家內心也很擔憂,但是不作新的嘗試,永遠不可能有所突破,于是他毅然推出這張光盤。
新推出的音樂光盤掀起一股熱潮,在聽眾看來,這可是新鮮事,大家爭相搶購;在唱片界,這是創舉,因此不到兩個星期,全部銷售一空,作曲家在唱片界又創下另一高峰。
短評:羅曼羅蘭說:「生命的第一個行動是創造的行動。」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必須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才能順應社會潮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你在奮斗過程,覺得事情老是不順暢,道路老是窒礙難行,不妨學學這位作曲家,動動腦筋,試著突破,試著創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