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自覺癥狀
「沒有癥狀就是癥狀」這句話意謂著,在不知不覺中,患者的腦、心臟、腎臟都已經遭到破壞。難怪高血壓亦稱為「沉默的殺手」(Quietkiller)。
■ 莫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大部分的高血壓都是慢慢地出現癥狀,即便你覺得身體已經不太舒服,卻未見有明顯的癥狀。像頭部昏沉、抽痛似地頭痛、后腦勺痛、肩膀痠痛、顏面泛紅等癥狀尚屬輕微,或者是有時會出現、有時卻又沒什么感覺,很容易讓人忽略它的嚴重性,導致「偶爾量血壓會偏高」的例子頗為常見。
雖說血壓在沒有飆高的情況下,不太容易察覺癥狀;但等到長期出現強烈的癥狀時,已經常是腦部、心臟、腎臟的血管受損,也增加了之后治療的困難度。所以,即使血壓數值沒有飆得很高,若已經屬于具高血壓風險的族群,長期來看都是不利健康的事,應該盡早加以因應。
■ 短時間內血壓疑似急速上升,要即刻接受檢查
若極短時間內出現心悸、喘不過氣、胸痛等癥狀,有可能是肺臟、心臟或荷爾蒙方面出了問題;除此之外,也可能是血壓突然上升所引發的癥狀。這時應該盡快送醫院接受診治。其中很多都是透過手術即可根治的高血壓,所以,一定要做詳細的檢查。
再者,眩暈、耳鳴等也是常見的癥狀,大都是耳朵方面的問題,只要治好耳疾,血壓也會趨于平穩。
如何自行在家里測量血壓?
在家也可以像量體重一樣,定期量血壓,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自己的血壓當作健康的指標,做好每一天的健康管理。
◇ 血壓計種類與注意事項
在日益重視養生的今日,血壓計似乎也逐漸跟體重計一樣,已成為家中必備的健康器材。一般醫院采用水銀血壓計,雖說使用上比較麻煩,但只要用法正確,即可測出最準確的血壓。
另一種常見的是全自動電子血壓計,可針對上臂的肱動脈測量出正確的血壓,用法簡便。盡管如此,電子血壓計的故障率比較高,為確保仍可使用,偶爾可到醫院測量,將數據比對。其他還有簡易的手腕或手指電子血壓計,但因準確率較低不建議使用。
◇ 全自動電子血壓計的正確血壓測量法
量血壓時,先坐在安靜的地方;手肘微微打直與胸口齊高,再用固定壓脈帶纏繞上臂。這時要讓固定壓脈帶上的感應區接觸手肘凹陷處附近的動脈,壓脈帶不宜纏太緊,準備好以后按下開始鍵。
◇ 每天于相同時間測量血壓1~2次
像家庭主婦或自營業者,可選早晨起床、上午工作告一段落、午后休息、傍晚、晚餐后或睡覺前等時間測量血壓。
至于上班族受限于工作的關系,可選擇午休或下午茶休息時間測量血壓。若測量血壓的時間點不固定,血壓的數據也可能受影響,這樣就不適合作為觀察每天的測量結果。所以,請記得選擇相同時間量血壓。一般來說,早上起床以后,或者是晚餐后到就寢前,都是比較適合測量血壓的時間點,可一天測量1~2次。
如果正服用高血壓治療藥物的人,加上每天的自我血壓管理,就可以了解服用的藥物是否發揮效果,亦可當作醫師調整藥量或換藥等重要的依據來源。血壓持續無法下降的人、長期接受治療的人、腦部、心臟或腎臟等有異常的人,最好選擇上午的時段來測量血壓。
有數據顯示,腦溢血或心肌梗塞等疾病死亡者,常發生于起床到上午這段時間。這是因為從睡眠這種安靜狀態準備起床活動時,因突然活動身體,但血液此時是比較容易凝結的狀態,或者血液需要突然大量流向腦部或心臟,或血管急遽收縮導致的后果。萬一吃了藥卻沒有發揮良好的藥效,引發這類疾病的風險更大,要多加留意。
◇ 家庭血壓的正常值為135/80mmHg
到目前為止都以醫院測量的血壓為基準,說明高血壓可能引起的問題或疾病;但實際狀況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平時在家中的血壓正常值為何。最近隨著全自動電子血壓計的普及,人們也逐漸了解單靠醫院測量血壓還不夠。
可是,家庭血壓的標準值還是沒有清楚的規范。那么,在家測量血壓的標準值應該多少比較好呢?在這之前有幾個國外的機構,曾提出這項標準值的測試報告。報告表示,標準值約在收縮壓125~140mmHg,舒張壓約在75~85mmHg的范圍。若再根據患者長期測量的調查結果,建議收縮壓約135mmHg,舒張壓約80mmHg以下。而這個數值也接近醫院所得的正常血壓值。
一般來說,家庭血壓測量的數值會稍低于醫院所量的血壓值,但若考慮所有的平均數據,其實兩者并無太大的差異。
摘自 富田公夫、成田和子/高血壓食療事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