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視線與對方等高,直視對方雙眼
表達拒絕時,應確認視線與對方等高,眼神柔和直視對方雙眼,避免眼球來回轉動,透露出猶豫不決的心情。
通常一段時間后,對方就會感到不自在,提出請求的氣勢會自然削弱,讓你說「不」的勇氣隨之提升。
音調與嘴型:語調緩慢,再提出拒絕
無論對方請求有多急促,也要以緩慢的語調說話,拖住談話語速后再提出拒絕。
如果你感到緊張或害怕,可以先深呼吸調整情緒,保持音調平穩。美國前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經常在受訪前用「well」做為緩沖,再開始說話。若是對方請求讓你感到為難,可以緊閉嘴唇不發一語,再提出拒絕。
身體:保持穩定,向后微傾
如果擔心對方因被拒絕而產生厭惡感,就先屏除可能被討厭的因素。確認自己外表保持整潔,確保他人不會因為外表而產生排斥。
至于說「不」時,則應保持全身穩定,顯示專注和堅定感。身體可向后微傾,并將身體、膝蓋、手等部位放在背離對方的方向,暗示你即將說「不」,拒絕后,可以鞠躬表示歉意。
手勢:交叉抱胸,避免放入口袋
手勢和動作都有加強語言力道、表達情緒的功能。
在談話過程中,應避免將手放入口袋,那通常表示你十分緊張,想要有所躲藏,并想藉由口袋的溫暖得到內心的補償。你可以搭配平常使用的手勢,降低緊張情緒,讓對方感覺你很鎮定,或是把手交叉抱在胸口,給人居高臨下、不被支配的氣勢。
3個運用肢體語言的提醒
語言溝通與肢體動作不可分離,除了觀察肢體表現,還要考量語言因素。
人是復雜的動物,需運用綜合觀察才能猜測與談者的情緒,千萬別因單一表情或眼神而下結論。
手勢、語氣、肢體的使用和每個人文化背景有關,在說「不」時,要把文化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考慮在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