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概況
一、基本情況 黑龍江省位于東北地區最北部,面積45.39萬平方公里。全省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境內江河湖泊主要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綏芬河5大水系,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等。該省屬大陸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溫較快,易發生早霜危害。年平均降水量400—700毫米,其中百分之六十集中在6—8月,易發生春旱夏澇,全年無霜期100—140天。全省行政區劃設置為,地級單位14個,縣級單位68個,鄉鎮1156個。1995年末總人口3576.8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76.68萬人,占總人口的55.3%。
二、農村經濟情況 1995年全省耕地面積13493萬畝,其中水田1303.2萬畝,旱地12189.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64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12.2%;人均耕地3.77.5萬畝。 全省農作物播種面積12971.1,其中糧食11250.3萬畝,油料220.9萬畝,甜菜492.7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機械1226.14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79356臺。 1995年糧食產量510.4億斤,油料產量20.1萬噸,糖料產量500.8萬噸,肉類和水產品產量分別為106.5萬噸和25.3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1766元。 1996年糧食總產量609.3億斤,油料產量16.6萬噸,糖料產量436萬噸,肉類和水產品產量分別為106.5萬噸和25.3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1766元。 2000年農業發展目標為:糧食總產量650億斤,油料產量20萬噸,糖料產量720萬噸,肉類產量180萬噸,水產品產量32萬噸。
三、農業生產特點 黑龍江省的農業生產在我國占有特殊位置,該省在農業方面有六項第一,即耕地面積全國第一,人均耕地全國第一,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全國第一,大豆產量全國第一,甜菜產量全國第一,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全國第一。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約900萬噸。近年稻谷生產發展很快,面積已占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的15%,產量占20%。黑龍江省是我國主要春小麥產區,近年引進加拿大春小麥品種,使春小麥單產、產量有了很大提高。黑龍江山地森林茂密,是我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木材蓄積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居全國首位。主要樹種為紅松和落葉松,伊春為我國著名的林業城市之一。 農墾系統在黑龍江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共有9個農場管理局,人口156.6萬人。土地面積5.53萬平方公里,墾區耕地面積2900萬畝,牧地草原1500萬畝。糧食總產414.4萬頓,提供商品糧350萬頓,墾區主要集中在東部的佳木斯地區 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潛力大,一是土地后備資源豐富,現有宜農荒地2000多萬畝,占全國同類土地面積的10%;二是地勢平坦,人均占有耕地多,適于大中型農業機械聯合作業,發展農業機械化很有潛力;三是中低產田較多,提高單產的潛力大。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水利設施不足,防洪排澇能力低;二是大中型拖拉機超期服役嚴重,更新緩慢,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三是受氣候條件制約,種植結構_比較單一。 -- 有過挫折,愈挫愈奮:有過成功,尚待成功: 飲酒,現在不行了;吸煙,現在厲害了; 學的是中文,進的是林業,干的是中藥,賣的是真菌,想的是山菜...... E-mail:nnptc178@china.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